公告:
全站搜索:
记叙散文/
  • 用兵网的风枪,凿开思绪的坚岩。愿美文佳作,似列车电驰雷鸣。
    责任编辑:  丁芳            2022-12-22
  •  继续唱响兵歌兵曲,写身边事,绘万里钢铁彩虹,忆夕阳下不老情。
    责任编辑:  春伢子            2022-12-21
  • 无忧无虑的童年,留给我太多美好的记忆,和雪有关的趣事更是至今记忆犹新。 我的老家在祁连山东麓一个名叫秦王川的山间盆地,这里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冬天,来自北方和青藏高原两个方向的冷空气对流碰撞,所以雪量充沛,常常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童年时,一到冬天便特别盼望下雪,不仅仅是因为瑞雪兆丰年...
    责任编辑:  郑建军            2022-12-19
  • “书为至宝一生用 德是良田万世耕”,这是父亲魏武宁经常书写的经典对联,不仅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父亲为我们树立的良好家风。 父亲从小天资聪颖,4岁半上小学,10岁上初中至16岁高中毕业。据父亲的高中同学回忆,他们的同届同学普遍年长父亲三四岁,最大的比父亲大了十岁。因为实在太小,父亲参加小学集体...
    责任编辑:  燕子            2022-12-16
  • 学生十连副连长黄汉林口述张力记叙 学生十连的战友们又来看我了。还带来一个好消息:将三线学兵的故事汇聚成册。这当口,他们没有忘记我这个老朽,还清楚记得“噻俩噻滴挡抱及,叶俩基滴典衣弯”。(注:三两三的糖包子,一两七的甜稀饭)他们没有嫌弃我的平庸与无为,带来的敬重与关怀让我受宠若惊。开启了尘封五十余载的历历往事...
    责任编辑:  燕子            2022-12-16
  • 离开三线50余载,难以忘怀的往事仍历历在目挥之不去。1970年8月21日学校开完欢送会,数辆军用卡车满载着带着大红花单纯稚嫩的初中生奔赴三线建设。车辆在秦岭山脉陡峭的路上缓缓前行,同学们心情格外兴奋、车箱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歌声,在那个年代能成为一名不穿军装的三线建设者是何等荣幸和自豪。对我来说第一次走出家...
    责任编辑:  燕子            2022-12-16
  •   1961年入伍铁道兵五师的重庆工矿企业的老战友,他们被称为铁道兵的第一批城市兵,经历了执行国际援助老挝抢建公路、投入贵昆铁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的修建,战斗在山山水水的艰难困苦中,大熔炉旳熬炼造就了许许多多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  丁芳            2022-12-15
  • 远方是刘胜的笔名。我俩都是铁八师40团1973年的兵,他来自辽宁开原,我是江西老表,同时调进团报道组,同过寝室和办公室。他比我成熟、沉稳、智慧,所以入党最快,当报道组长、提排长最快,还是同年兵率先升任正连职的干部。
    责任编辑:  春伢子            2022-12-13
  • 你就这样走了?!走的那么义无反顾,走的那么干脆利落。 最后,愿你在另一个世界,长点心眼,别立危墙之下,寻一方净土,路择淑人,协同前行,继续让思想驰骋、让思绪纷飞,让才情恣意挥洒吧!
    责任编辑:  沙海驼铃            2022-12-10
  • (一) 那年,不到十七岁的我,参加了修建襄渝铁路建设,刚到连队不久被分配在勤杂班当卫生员。 公路刚通车的一天,我正在汉江边和同学们一起洗衣服,突然连长派人来叫我,说家里来亲人了。原来是老爸来了,我好激动,离开家才短短几个月,十分想念家人,见到爸爸我忍不住泪流满面。老爸他们是代表陕西省慰问团,给铁...
    责任编辑:  燕子            2022-12-09
  • 这张照片中的年青人英姿勃发,聪慧而不失腼腆,他的笑容永远定格在了二十岁。他,就是我的好朋友,好战友安彦斌同学,如今已经离开我们整整 49个年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深深的怀念着他……。
    责任编辑:  丁芳            2022-12-08
  • 每晚临睡前都要再刷一下手机的朋友圈,生怕漏掉什么重要信息。昨晚(12月6日),一条最不愿意看到的黑色信息突入眼帘:曾正贤不幸英年早逝! 
    责任编辑:  丁芳            2022-12-08
  • 1992年9月1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民办学校——光亚学校,在成都都江堰胥家镇高桥村隆重开学。这在当时整齐划一波澜不兴的教育领域,犹如一枝出墙红杏,立即惊艳了杏坛,震惊了世界,引来众多媒体围观。全国政协受国务院和李鹏总理委托,派出由五名教育专家组成的视察团,专题考察这枝“出墙红杏”。向来敏感的美国华盛顿邮报嗅到了不...
    责任编辑:  丁芳            2022-12-08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面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强调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老年人休闲在家,对家庭的学习与教育也要尽力而为。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因此,形成学习型社会,必须从家庭——这个社会基本单位入手,大力创建学习型家...
    责任编辑:  郑建军            2022-12-05
  • 人的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事, 许多事都成为过眼烟云,但有的事却令人刻骨铭心。
    责任编辑:  沙海驼铃            2022-12-03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