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学兵战友/

追忆“学兵连汇报团”

作者:李翠荣(5808部队学生14连)贾小平(5809部队学生17连) 发布时间:2022-11-19 点击数: 稿件来源:徐国伟 推荐 责任编辑:郑建军

多年来,纪念学兵奋战襄渝线的文章、视频、诗词、歌赋浩如烟海,灿若繁星。战友们从多层面、多角度记述了在陕南那二年零八个月的艰苦生活和火热的施工场面,向社会全景立体式地展现了当年一大批有为青年为国家建设流血流汗、舍身忘死的一幅幅壮美画卷,既是对学兵自己血色青春的祭奠,又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然而,战友们忽略了一个不大不小,却极有份量的事件。它是波澜壮阔的学兵战襄渝洪

   多年来,纪念原铁道兵所属三线学兵奋战襄渝线的文章、视频、诗、词、歌、赋浩如烟海、灿若繁星。战友们从多层面、多角度,生动记述了在陕南那两年零八个月的艰苦生活和火热的施工场面,向社会全景、立体式展现了当年一大批有为青年为国家建设流血流汗、舍身忘死的一幅幅壮美画卷。既是对学兵自己血色青春的祭奠,也是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然而,战友们忽略了一个不大不小,却极有份量的事件。它是波澜壮阔的学兵奋战襄渝线洪流中一朵闪亮的小浪花,是众多筑路悲壮战歌中的一段很短的小插曲,但它所产生的能量、意义却是极大的——这就是铁二师组织的“学兵连汇报团”及其所开展的一系列汇报活动。作为这个活动的参与者,我们有责任把当年的情景记录下来,以求得整个学兵连筑路历史的完整。因为年代久远,且年事已高,只有勉力将点滴片段记忆付诸文字,不到之处,请学兵战友们莫怪!

         一九七零年末,学兵连进驻襄渝铁路建设工地近四个月。在经过了艰辛的上山伐木背柴、来回上百里山路背粮、背施工物资、深山挖煤、下河拉纤、修建营房、开凿施工便道等磨炼后,基本上过了生活大关,身体和思想都逐渐向一名真正的三线战士过渡。但部分学兵战友思想、情绪仍不太稳定,个别连队还出现过学兵离队出走的现象。更重要的是,由于通讯渠道不畅,学兵们的整体情况很难被外界系统了解。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下,会给很多学兵家长、学校、区(),乃至社会带来一些不安和负面影响。有鉴于此,铁二师适时的组织了一个学兵连汇报团,抽调部分学兵连骨干回西安汇报——汇报近四个月的生活施工情况,请家长乃至社会各方面放心。

       汇报团由来自学兵五连的王凤兰、十连费建新、十四连李翠荣、十六连张来宝、十七连贾小平、二十连万勇及带队的师部领导和两位学兵连军代表十余人组成。

        出发前一天我们集中在紫阳县城铁二师师部招待所。当晚部队首长反复介绍了这次组团的目的、意义和任务,并殷殷嘱托我们:通过汇报,要大力宣传三线襄渝铁路建设的伟大意义和学兵入场后的情况,请万千家长放心,并希冀更多的后来者积极参与到襄渝铁路建设的大军中。作为汇报团的每个成员深感责任重大,纷纷表示要坚决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出发那天,我们分乘一辆吉普车和一辆不大的面包车,向西安方向疾驰。一路上我们看到长满高大树木和灌木丛的巴山、蜿蜒崎岖的简易公路与八月份进山时没啥两样,迅速改变山区面貌的心情更加迫切。因为大家毕竟是战友,从彼此不认识到很快热络,从不敢说话到畅所欲言,加上十连费建新这个活跃分子,一路上歌声不断,特别是他有超强的文艺细胞,唱样板戏、诵戏中词,给大家带来了欢乐,抵消了路途的疲劳。师领导和军代表一路保驾护航,周到安排生活住宿,两天的长途奔袭大家竟没感到累。

         当时,二师的办事处就设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门口一幢宿舍楼里,在这里我们住了十天左右。

         汇报团回西安后,受到了广大家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和热情欢迎。汇报团成员顾不上洗去征尘,也顾不上先去探望父母家人,立即开展了汇报宣讲活动。短短一周时间,汇报团先后在市二中、交大附中、铁一中、民主剧院等处举办汇报会十多场(),听众近万人;相关区()、学校领导亲临会场聆听报告;汇报时台上台下互动交流,会场气氛十分热烈。通过汇报团成员分别从修建襄渝铁路的重要战略意义、学兵连如何适应艰苦环境、学兵的居住生活状况、学兵怎样克服困难学会施工、如何克服想家思亲情绪、部队军代表关心关爱和加强对学兵连的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详细介绍和汇报,使家长们比较系统的了解了学兵当时的状况,整日悬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每场汇报结束后,家长们争相围住汇报团成员们问长问短,久久不愿离去,汇报团成员有问必答,耐心回复。当看到汇报团成员们因为一周来没干体力活儿,且伙食又比较丰盛,乃至迅速胖起来的脸庞和个个精神抖擞的样子,给家长们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及彼,数月来搅动在他们心里的担忧、牵挂、焦灼都不知不觉释然了许多。我们的汇报和现身说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沟通交流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西安市委府对这项活动十分重视,除指示相关区()、单位搞好接待和组织好汇报活动外,还拨冗专门听取了汇报团专题汇报并宴请了汇报团成员,给了汇报团很大的鼓舞和鞭策。活动结束后,汇报团成员急急回连,纷纷在紧张的施工间隙及时召开全连大会,介绍了这次活动的整个情况,带回了家乡和亲人们的嘱托和期望。

          铁二师的此项举措,意义重大,作用显著,大大减轻了很多学兵家长和亲人们的焦虑,宣扬了学兵战友战天斗地、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也较好地安抚了学兵战友们的情绪,进一步稳定了军心,坚定了“战友们扎根三线战襄渝,为国奉献建功勋”的意志和决心。同时也给即将奔赴三线战场的七零级学弟学妹们起到了动员、引导作用。在汇报团离开后不久的一九七一年三四月份,西安及陕西关中各地市又有一万五千多名学生进入筑路工地。从此,陕西省两万五千八百余名学生兵组成的生力军、突击队,同军工、民工并肩苦战襄渝线,演奏了一曲雄浑大气、感天动地的筑路战歌,给我国铁路建设史、陕西青运史均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学兵连值得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中,学兵连汇报团功不可没!

                                                                               

                                                                                                                              O二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校对:谨愚)

(责任编辑:郑建军)
上一篇:深山夜行
下一篇:当通信员的日子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