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生修得到梅花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竹、菊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不仅有药用、观赏等实用价值,更有坚强、高雅和忠贞的品格,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坚贞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在文学艺术史上,咏梅的诗词、写梅的文章、画梅的丹青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古人认为梅花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国人赏梅花,不仅欣赏梅花的外表,更欣赏梅花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梅花是闲云野鹤、淡泊名利的隐士。宋代的林和靖是最典型的代表,他孤高自好、性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以湖山为伴,二十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林和靖终生不仕、不娶、无子,唯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他见鹤必棹舟归来,时人多仰慕其风采。其《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花的清丽淡雅,寄托了他“妻梅子鹤”的隐逸情趣。
梅花具有冰清玉洁、傲然不屈的品质。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形象的象征。其《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笔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零落”两句,更揭示出梅花的真性,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品格的形象写照。
梅花具有不畏寒冬、傲雪先开的精神。“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两次辞相后退居钟山所作的诗。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梅花是清正刚直、忠贞不贰的象征。晚清著名军事家彭玉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于军事之暇,喜绘画,以画梅名世,他画的梅花老干繁枝,粼粼万玉,身姿虬曲,铁骨铮铮,古拙苍劲,被称为“兵家梅花”。据称他的画梅、咏梅之作是思念梅姑的爱情之物。梅姑本是彭玉麟外祖母的养女,按辈分彭玉麟称她“姑姑”,两人青梅竹马,情愫渐生,私许终身,终未成婚配,后来梅姑嫁到别家,死于难产。彭玉麟闻讯,身心俱裂,发誓要画万幅梅花以纪念两人之情。他画了整整四十年,才完成了以万幅梅花纪念梅姑的承诺。他每画成一幅,必盖一章曰“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彭玉麟一生标举“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的志向。他先后六辞官职,践行了自己立下的“不慕名利、不避权贵、不治私产、不御姬妾”的誓言,给腐败污浊的晚清官场注入了一股清流。
梅花具有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气节。1936年,南方游击战争到了最艰难的阶段,陈毅带领战友们转战在深山密林中,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被敌人围困在梅岭二十多天,敌人用四个营的兵力每天搜山,陈毅以伤病之身伏梅林丛莽中,他自料难免牺牲,写了有绝笔性质的诗篇《梅岭三章》以表明心志。其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写得大气磅礴、大义凛然,表现了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梅花具有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梅花既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开放的花,而又是来年春天第一个盛开的花,既是寒冬的斗士,又是报春的使者。1961年,“大跃进”遭受挫折后,中国又连续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重重困难之中,而国际上也掀起了一股反华浪潮,中国人民正在经历一次严峻的考验。此时,毛主席填了一首《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毛主席借咏梅来言志,鼓舞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敢于蔑视困难,最终战胜困难。
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是精神的寄托、是人格的象征、是意趣的指向。在污浊的环境中、在困难的条件下,许多人都以梅花自期、自励、自警……从而完善了人格、振奋了精神、顶住了压力、克服了困难、成就了人生……前身应是明月,几生修到梅花?
作者简介:陈巽之,名家顺,原铁二师,供职中铁十二局,退居西安,著有长篇小说《几度秋凉》,出版诗集《鸿爪雪泥集》、散文集《苔花米小牡丹开》。
校对:张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