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学兵战友/
  •  在各种聚会如春潮涌动的季节,我们也有一次不同寻常的聚会——原鉄道兵二师八团学生十四连的同学在分别几十年后,2017年4月23日与居住在北京的军代表重新聚首,共同回顾青春岁月,畅叙人生感悟。
    责任编辑:  春伢子            2022-11-29
  • 五十年前为修筑襄渝铁路,我们来到大竹园。   在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连队安排我们一班,上山背茅草。因路途遥远,每人揣两馒头,一壶水,拿着一根竹扁担,跟着带队的司务长就出发了。我们出了连队,下了山坡,从白岩寨山旁边山谷进去,沿着山涧弯曲起伏的羊肠小道,一字跟上,慢慢上山了。
    责任编辑:  春伢子            2022-11-29
  • 五十二年前,西安有两万五千名初中毕业生根据国家的需要,充实到陕西省安康地区参加襄渝铁路建设。按照部队建制被分配到铁道兵部队的师团,军代表就在那个年代出现了。当时部队从师团营连分批次抽调了不少优秀的指战员及医院医护人员,到各个学兵连参与连队建设和管理。我在二师医院工作,有幸选派到八团学生女子十四连担任军代表。刚到...
    责任编辑:  郑建军            2022-11-28
  • 大道河月池沟到了,我们的驻地到了! 经过一夜的夜行军和一夜的人困马乏,一夜的疲惫忽然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兴奋又回到了姑娘们的身上。脚下是涓涓流淌的山涧小溪,抬眼望去远处是波涛滚滚的汉江水和郁郁葱葱的群山,空气新鲜无比。大家暂时还陶醉在山清水秀中,嬉戏在河沟中,憧憬着即将开始火热的军旅生活,梦想着建功立业的战斗岁月...
    责任编辑:  郑建军            2022-11-28
  • 当年我们学生十四连的驻地叫“月池沟”,那里留有我青春的足迹。时隔半个世纪,我的思绪常常回到月池沟那静谧而恬美的夜晚,点点滴滴的往事如潺潺溪水,在青青的竹林边缓缓流动…… 一、争当学兵 1970年8月,我们这些初六九级学生面临毕业分配,我很彷徨,因为父母还在“牛棚”,我这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将面临...
    责任编辑:  郑建军            2022-11-28
  • 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那是一段不平凡的经历,那是一生自我锤练的里程。 一九七一年“五一”节过后,我接受了一项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奉命带领新兵张新华,前往八团女子学生十四连当军代表。这突如其来命令,让我一时不知所措,心里像揣了十五只小兔子——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我深知压在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沉重,责任是多...
    责任编辑:  郑建军            2022-11-26
  • 江门,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江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坐拥青山翠岭,旅游资源丰富奇趣,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融高山湖泊森林于一身。
    责任编辑:  丁芳            2022-11-24
  •   襄渝铁路建设中,根据施工的需要,我们学生14连组成了一个女子木工班,成员有钱红莲,苏春花,祁明珍,史兰珍等。部队派来三位同志进行具体指导,其中有陈班长,还有一位姓秦的和一位姓刘的战士负责教我们一些木工的基本技能。
    责任编辑:  丁芳            2022-11-24
  • 年近7旬,经历了人生的各个阶段,普通而平凡。但青春年少时修建襄渝线的两年零八个月,却对我的一生有着非凡的意义。  
    责任编辑:  丁芳            2022-11-24
  • 1970年8月,5808部队学兵12连的一百六十多人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岚皋县大道河的山沟里。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大家连续两个多月没有吃过肉了。连长为了改善大家的伙食,从当地老乡家里买了一头猪。为了吃上肉,连长通过当地老乡请来了杀猪师傅。师傅讲,当地的行情是:杀一头猪要价是五元人民币,外加所有的猪下水,包...
    责任编辑:  飞扬            2022-11-22
  • 漫长的襄渝铁路线上,有一个叫“蓼叶沟”的隧道,它的名称朴实平凡,五十多年的光阴里,它默默无言屹立在秦巴山中,注视着日夜过往飞驶的列车,有谁在意它的生前身后往事?又有谁知道它诞生过程的痛苦经历?它——却是我们学生十连战友心中的丰碑。
    责任编辑:  春伢子            2022-11-22
  • 往事如烟,但珍藏于心中的一件小事,却时时温暖着我饱经风霜的心田。 1970年8月刚到三线,肆虐的蚊虫给了我们第一道考验。8月底的陕南,正是蚊子和一种小黑虫俗称“小咬”,(学名为“蠓”)最多的季节。开始被蚊子和蠓咬后会出现红点或红斑,觉得奇痒,而且越抓越痒,就会出现丘疹性荨麻疹。夜间不由自主地抓...
    责任编辑:  飞扬            2022-11-22
  • 我是原一排二班副班长。记得是1970年初冬时节,连里的营建已基本完工。山坡上层层叠叠,矗立着我们几个月的劳动成果:几层依山而建的简易干打垒墙,油毛毡屋面营房,结束了我们住帐蓬的日子。 炊事班坐落在山坡最下面一层,她们的任务很繁重,每天要做全连170多人的三餐饭。团里在当时还未在江边设立抽水站...
    责任编辑:  飞扬            2022-11-22
  •  说一个在三线自已经历的事情吧,至于它算不算有意隐瞒事故,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我不知道,我只能说它是真实的。是一次至今想起来都有些后怕,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事故苗头。为此五十年后的今天 ,我仍感到庆幸,同时也感叹那时的我们同学之间虽然年少,却能在没有任何商量的前题下配合得:那么默契到位,那么步调一致,以致于这个“事故”...
    责任编辑:  春伢子            2022-11-22
  • 每当我看着已发黄、当年的连干部和勤杂班人员合影,就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在学生十四连当通信员的那段日子,心中真的是五味杂陈,艰苦生活的酸甜苦辣全部涌上心头。那个年代要想干好通信员这个角色,不光要晚睡早起,吃苦耐劳,还要能默默付出且受得了委屈。在十四连,连部是最高管理机关。连队除了抓好学兵们的思想教育、施工劳动这些...
    责任编辑:  郑建军            2022-11-19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