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难忘征文/

【难忘征文】 难忘的三天

作者:胡泽润 发布时间:2018-07-21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左为作者胡泽润 在我的铁道兵生涯中,有那么三天,我始终难以忘怀。 1968年8月8号下午4点,闷罐军列把我们推进了一个叫下石的战备仓库。在那里,我们全体脱下五、六式军装,换上浅灰色的专用便服。上衣,只有三个口袋,没有帽徽领章,上下级看不出任何区别。

【难忘征文】 难忘的三天(图1)
左为作者胡泽润
 
       在我的铁道兵生涯中,有那么三天,我始终难以忘怀。
       1968年8月8号下午4点,“闷罐军列”把我们推进了一个叫下石的战备仓库。在那里,我们全体脱下“五、六”式军装,换上浅灰色的专用便服。上衣,只有三个口袋,没有帽徽领章,上下级看不出任何区别。换好服装后,按班长指定的车辆换乘搭有迷彩棚顶的解放牌汽车,大约17:30到达友谊关关口,整队集体面向祖国宣誓,誓毕。走向停在边防线上的汽车,上车后很快就进入了越南境内(两国的边防检查站相距只有一公里)。
       汽车在越北3号公路向南缓缓行进。跟车的排长向我们介绍,为了避开美机轰炸,汽车运输大多数在夜间进行,行驶中不开大灯,只开雾灯,车上人不唱歌,不发出较大的声音,所以叫大家在车内保持安静。
       天渐渐黑定,我们以好奇的心情,睁大着眼睛,极力的向车棚尾部外探望,寻觅哪儿有与友谊关内不同的风景。但,望来的都是失望,失望在进行中不断滋生着渴望,失望、渴望随着汽车摇晃。大约走了两个多小时,汽车停下,排长指挥大家下车,不带行装,排成双排,两两牵手向前走。排长号令:“直准向前看,不准往下看,请大家一步一步走稳。”
       我还是忍不住向下看了看,看见一排轨道枕木均匀的铺在钢索上(有几根钢索看不清楚)搭起了临时的便桥,便桥面两侧没有栏杆,清晰可见脚下有哗哗的流水声。夜静、水流、桥玄使人尤然而生一股胆寒。
        “拉紧手,不要左顾右盼,往前走”后面排长在喊。
       30多个人行走在悬空的吊桥上,桥面像波浪微微的上下颤动,由于几十人同在桥上,脚步落下的重力不齐,致使桥面左右微微摆动,好在桥并不是很长,大家的惊慌还没有到达高潮,就已经到了桥的对岸。过了桥,排长指挥我们分站两边,等待汽车过桥。
       便桥上的每根枕木约2米5长,它的长度就是桥的宽度,汽车后轮外侧的宽度几乎与它同宽。副驾驶先过桥,在前方做导向,只见汽车缓缓驶向桥面,钢索立即发出,轻微沉闷的,咔、咔、咔的响声。此时我的心比那钢索绷得还紧,三十几个人鸦鹊无声,只见那两个前轮压住枕木的两端,一根、一根、一根的缓缓前进。
       那一刻,我的双手捏得好紧,好紧。“过来啦!”“过来啦!”我们众口同声。我用右手按在心脏的位置,似乎只有这样紧张的气氛才能舒缓,急跳的心室才能慢慢恢复正常。
       车过桥后我们继续前进,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不断的自我发问,哪里是战场?钢索桥是战场的象征,桥被美机炸断了,必须迅速抢修恢复,因为后勤保障一刻也不能停。
       我是一个兵,我正向战场前进。
       汽车在不宽的沙子路上左右摇摆颠簸爬行。车后的路面上,可辨认出无数个大坑小坑,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我们也不知走到了哪里。
       天色渐渐破晓。
       汽车停在一个简陋的篮球场上,一些人早就站在那里迎接我们。扶我们下车接我们的行装,有位年长些的高个子挥手向我们打招呼,欢迎新同志到来到七连。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我们的连首长黄维禄指导员。各班长拿着点名册点收本班的兵。我被叫到11班班长卢中琪的帐下,听他的指挥背上背包直奔营房。
       我们三排有五个班,都住在离连队较远的地方。到了目的地,老同志们早为我们准备好了早饭。红烧牛肉罐头烩粉丝、花生米、空心菜。新同志第一次在老连队与老兵共进早餐,十几个人围着挑饭的盆桶蹲着围成一圈吃着自助餐。连队吃饭有纪律,不要拖延,不许声张。吃过早饭,我们正准备打开背包睡觉,只听班长召集大家,笑着讲道:“对不起了,新同志们,我们要开个班会”。班长对班内人员相互做了介绍,班长帮我们老带新结成一对红,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学习。对对红了,我们全班就红了。班长接着说:“新同志们,大家在路上辛苦了,我也想要大家休息,但美国佬不答应,他们随时都可能来轰炸,你们必须在老兵的帮助下,每人挖一个藏生的猫耳洞。现在多流汗,轰炸少流血,请同志们理解”。
       挖猫耳洞的要求:第一、上面有植被遮掩,最好在竹根下。第二,洞高不能小于一米,宽不能小于0.6米,洞深挖1.5米后转折90度,向侧面再挖1.5米深。第三、洞口干净,进出方便。第四、要求注意安全,今天必须挖完。
       我自言自语的说道:“妈呀!还没有见到敌人,就这么紧张,真干起来还不知怎样,军令如山,说挖就挖”。那天除了吃喝拉撒,就是不停的挖。老兵帮助很大,他们有用力的技巧,有挖洞的办法,天没黑就挖完了。
班长依次验收“都合格。小李子的最好”。
       班长早早帮把我们的洗澡水打好了,我们正在洗澡。排长过来问:“同志们,你们挖了一天挖的什么呀?”“猫耳洞”。排长接着说:“名字叫猫耳洞,但到时候可就是保命的洞哦!大家表现很好,这就是打仗!敌人不允许我们休息,我们若只顾舒服,那就可能要丢命了”。
        8月10号清早,起床号刚响,只听见一阵铺板声,我还没反应过来,老兵们已经站在巷道中等着我们做早请示了。约五分钟后,我们新同志才穿好衣物,站进队伍里。请示完毕,班长安排一对红整理内务,一对红去打早饭,剩下的十来个人在树林里跑步出操。
       早饭后班长主持讲连史,介绍连队的光荣连史、先烈的英雄事迹、战友中的模范故事。教育我们爱连队、学英雄、建功勋。
       下午,开展一对红活动,主要课题是熟知整理内务的要领,并能熟练操作。老兵们教我们睡觉时枪放在左手边,衣服怎么摆放第二天一早才能稳、准、快的穿上,确保20秒钟内必须下床。老兵们反复讲、反复示范,我们反复听、反复练习。
       大约下午4点钟左右,集合号骤然响起。全排立即集合在小树林里。排长宣布,接连部命令全排除值班人员留下,其余全部到多福车站卸石渣。
       全排以班为单位,班与班保持30米以上的距离,一路小跑到车站。车皮已经一个一个有间隔的停放在那里,排长分配,每个班一节车皮,限时一个小时,要求石渣只准卸在轨道外侧。话音刚落,各班迅速就位。60吨的车皮,一个小时卸完平均每人五吨,每人必须在12分钟卸完一吨。整个车站瞬间只听见钉耙与石子的撞击声和哗哗地石子落地声。   
       排长在车下来回走动,不定时地喊到“13班下完一半了!”“十一班只剩1/3了!”“还有十分钟,各班长检查轨道内有没有石渣,迅速清理干净,不能影响列车运行”。
       完成任务的班长主动到排长面前汇报:“报告!11班完成任务,请指示。”
       排长指示:“带队返回!到树林里集合点评”。
       很快,五个班都回到小树林。
       排长发布口令:“同志们,你们辛苦了!流了很多汗,但是没有流血,我们都平安的回来了,这就是第一大胜利。我们按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火车是越南司机开的他们必须按调度指令,我们没有影响发车的时间,这是第二大胜利。第三、新战友刚到部队就表现得很出色,应该表扬、更应该发扬。我们现在是处在战区,我们这是与越南同志合作完成同一项任务,绝对不能因为我们而影响全局!我们是战无不胜的军队!我们的一切任务都要以战斗的姿态完成!”
       “我们三排的作风是讲话要简、行动要快、纪律要严、对战友要亲,请各位新战友继承发扬优良作风。点评完毕,请各班带回”
        排长的点评铿锵有力,有气氛、有情谊。回到班里,大家像泄了气的皮球显得松软无力,个个身上湿漉漉的,汗水夹带着灰尘顺着衣角往下滴。简单的洗漱后,倒床就睡个个沉睡如泥。
        小时候我们做梦都在打仗,敌我双方打的不可开交,互不相让。现在白天我们战斗,晚上时间觉得很仓促,我们在努力完成任务,努力学习技能,尽量减少伤亡。我们现在的生活就仿佛在那童年的梦一样。
        离开祖国三天了,这三天的经历与国内决然不同,紧张、团结、守纪、关爱,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地八字方针活学活用的落实在行动上。这三天,是我从老百姓到军人的一个快速转变;是我从一个新兵离开祖国成为国际主义战士的开端;是对和平与战争差距的真实体验。我始终难忘这三天。
 
【难忘征文】 难忘的三天(图2)
 
(作者:原铁道兵二师七团战友)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