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资料库/

一位铁道兵新管处军职工三十年的足迹

作者:王景安,白鸽 发布时间:2018-12-24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铁道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别工程兵种,从建军到撤军,曾有几十年的光辉历史。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建立过不朽的功勋。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东海之滨、巴山蜀水、戈壁高原,无不留下铁道兵的血迹与足
  铁道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别工程兵种,从建军到撤军,曾有几十年的光辉历史。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建立过不朽的功勋。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东海之滨、巴山蜀水、戈壁高原,无不留下铁道兵的血迹与足印。
  一位铁道兵新管处军职工三十年的足迹(图1)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不能放弃,总有一种使命让我们始终前行。如梭的岁月里,带走了数不清的记忆,但却带不走心中最深沉的使命和信仰。
  铁道兵的脚步是在磨砺中前行,铁道兵的青春是在使命的推动下绽放。三十多年的日日夜夜过去,经历了数百次月夜的阴晴圆缺,扛过了无数次艰辛挑战,有些记忆如疾风吹散天边的残云一般,了无痕迹。但那份老铁道兵的初心,却始终烙印在心间,铭记在脑海,岁月抹不去也带不走,自始至终埋在心底,成为铁道兵不服老、不惧老去的前行力量。
  2018年8月2日,我在微信上收到铁道兵第一新管处机务三队老队长王景安发来的照片和简短介绍,文字叙述很简单,如同填写的个人简历;老照片尽管颜色已经泛黄,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生动质朴、英姿勃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我1958年3月份调到新管处,1987年6月调到辽宁省绥中县教师进修学校。在新管处包兰线、清绿线、湘黔线、成昆线、襄渝线、南疆线、北疆线等,在新管处30年,也算为新建铁路事业尽了微簿之力。也为新管处事业贡献了我的前半生。这也是铁道兵新管处人的胸怀,是我们的骄傲。
一位铁道兵新管处军职工三十年的足迹(图2)  我在新管处干过机车付司机,机车司机,机务值班员,机车调度,机务连付连长,新管处办公室安全助理员,新疆新管处办公室安全参谋,机辆科机务工程师等职务。  王景安
  寥寥数字,看似简单,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平凡的铁道兵一员,但是在平凡的工作上体现出了不平凡的价值,当我看到这如同简历的人生记载,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这是一位老铁道兵新管处军职工的传奇人生,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渤海之滨“秦皇岛”、来到了包兰线“铁道兵第一军新管处”。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从热血青年到两鬓斑白,从包兰线、清绿线、湘黔线、成昆线、襄渝线、南疆线、到北疆等线,牵引铁龙奔驰在万里运输线上,南征北战,战天斗地,为配合部队修建铁路架桥,铺轨、运输、新线管理;担负铁道兵向铁道部移交新线之前的试运、管理和养护任务。 铁道兵新管处是劈山开路的铁道兵钢铁形象后面的无名英雄,他们曾把毛泽东题写的“铁道兵”三个大字嵌在每一台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的头上,牵引着铺轨机、架桥机,把一条条轨排、一片片桥梁拼成了祖国一万二千多公里的铁道线。
  铁道兵新管处在茫茫草原、大漠深处、深山老林、天山戈壁、青藏高原拉响第一声汽笛,向世人宣告“这里通铁路了”。他们始发出每条新线的第一列客、货车,从此,边远地区的老乡才知道什么叫火车。
  铁道兵新管处所有的军职人员,是如此的默默无闻又是如此的平凡,但是每个人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实现最普通的价值,那么无数个平凡就成就了伟大,无数个普通就成就了非凡。铁道兵新管处为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沿着王景安前辈的足迹,我在中国地图上勾画了张图,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锦州铁路局到包兰铁路、酒泉(清绿专线)、湘黔铁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南疆铁路。(1958-1987)
  一、包兰铁路  穿越腾格里沙漠
一位铁道兵新管处军职工三十年的足迹(图3)  1951年锦卅铁路技术学校机务班毕业后,分山海关机务段,干过机、车、钳工,机车司炉、机车付司机。
  1958年3月从锦卅铁路局山海关机务段,调到铁道兵第一军8561部队新管处机务段,修建“包兰铁路”,新管处在包头,机务段在临河。
  包兰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也是铁道兵修建的第一条北方重要铁路干线。
  包兰铁路横贯内蒙古、宁夏、甘肃三省区,起自内蒙古包头,经五原、巴颜高勒、乌海、石咀山、银川、中卫、狄家台至甘肃兰州。全长989.7公里。东段92公里、西段464公里由铁道部工程局施工。中段公庙子至银川434公里,由铁道兵第一军组织指挥第二、七、九师和独立桥梁团建设,工程于1957年3月开工,1957年4月铁道兵第一军新管处接管公庙子至银川段的新线管理。1958年8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
  修建包兰线时期,铁道兵第一军新管处的广大军职工在全国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号召鼓舞下,经受风沙、严寒的考验,同大自然抗争,向困难挑战,忘我劳动,提前155天完成配合部队铺垫和运营管理。
  铁道兵第一军新线管理处8561部队临河机务段3号机车包乘组1958.5.21.在包头留影。李洪文,赵宏生,李久荣,王景安,李风祥,冷作敏,杨龙根,李和欣……等。
  1958年7月,铁道兵第一军新管处配合部队铺轨进入后期。为保证“八一”铺轨到银川,新管处接受了铁道部第一工程局铺轨队的挑战,处党委向全处军职工提出了“坚决领先到银川”的倡议。
  铁道兵第一军新管处铺轨队,战风沙、斗严寒,挺进桌子山下。
  在处党委的号召下,新管处的军职工铺轨进度越来越快,记录一天天刷新,由每天6.5公里速度上升到7.3公里,最后到10.455公里记录。以惊人的速度,直驶银川。
  贺兰山下古战场,铁道兵第一军新管处铺轨队铺路忙。
  铁道兵第一军新管处铺轨队在沙漠地带铺轨时,沿线筑起的防沙栏。
  1958年7月25日9时37分,铺架队在贺兰山下钉下最后一颗道钉。至此,铁道兵第一军新管处圆满完成配合部队铺架任务。8月1日,新管处与铁道部第一工程局同时开办了包头——银川间的客货运输营业。全线接轨5天内开办客货运营,在新线管理上属首例。
  1958年,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穿越腾格里沙漠胜利通车。
  列车行驶在包兰线上
  “火车过来啦”!草原人民盼望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列车通过沙坡头
  全线铺通后,铁道兵第一军新管处又在五天之内与铁道部第一工程局同时开办客货运营,并与优质热情的服务受到人们的称赞。
  二、修国防科委甘肃酒泉清绿专用铁路
一位铁道兵新管处军职工三十年的足迹(图4)  1958年8月由铁道兵第一军8561部队新管处,调一个机车包乘组到甘肃酒泉8510部队(铁10师)新管科,甘肃酒泉国防科委修建原子弹基地专用铁路(清绿专线)。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铁路专用线“铁道兵”
  1958年2月,铁道兵接受命令,决定调在浙江执行铁路施工任务的第10师承担,并组织勘测队实地勘测设计。 面对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的严峻形势,为充实施工力量,5月14日,总参谋部将志愿军第6道路营、广州军区第2道路营调归铁道兵,改称铁道兵第10师独立1营、2营。5月24日,又将志愿军后勤部辎重团调归铁道兵,改称第10师独立团。这就是铁道兵历史上数次将野战部队整编为铁道兵的一种特有现象。另外,铁道兵还从第3、第6师,各调1个土方机械连参加施工。全线施工高潮时,投入兵力达到6300余人,配备土方机械共80余台。
  1958年2月,8510部队(10师)挥师北上,驻防甘肃省酒泉地区,在荒无人烟、飞沙走石的大漠里,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修建清绿军事专用线。该线正线长 240.4公里,站线25公里,岔线82公里。6月12日开工,1960年1月18日验交。
  1958年5月23日,清绿铁路正式开工。全线共划分4个区段,自南向北依次由第49、第47、第46、第48团承担,独立团、两个独立营配属各团施工。
  铁道兵8510部队(铁10师)修国防科委甘肃酒泉清绿专用铁路时留影。李洪文,赵宏生,王景安,冷作敏等。
  1958年8月由铁道兵第一军8561部队新管处,调一个机车包乘组到甘肃酒泉8510部队(铁10师)新管科,甘肃酒泉国防科委修建原子弹基地专用铁路(清绿专线)。
  清绿铁路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铁路专用线。中国有四个卫星发射中心,其中铁道兵修建了西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条铁路专用线。
  清绿铁路起于甘肃省内的河西走廊兰新铁路的清水站,由南向北止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绿园(现名酒泉基地),全长 240.4公里,是一条永久性的军事专用线。整个铁路工程于1958 年5月23日正式开工,1960年1月16日正式移交国防科委20基地管理。这条铁路的建成,对于加强祖国的国防工程建设,发展现代化技术装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绿铁路黑河大桥施工
  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军管铁路,清绿铁路在一次次将火箭、飞船和试验导弹运往发射塔架的同时,还承担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数万官兵的生活保障物品运输任务。
  清绿专线-——甘肃清水到东风航天城发射基地这条铁路建于1958年,由铁10师负责修建,建成后的30年一直不为外人所知,地图上都没有标记,在保密30年后,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它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1999年开始见诸媒体,渐渐广为人知。
  铁十师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修建正线全长240公里的清绿军事专用线
  通往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公路未通车前,铁路是到达发射中心的唯一途径。过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需的生活用品等物资,几乎全通过这条铁路运输进来。现在这条铁路除了保障沿线官兵生活,最神圣的使命就是担负着发射中心航天发射所需火箭、卫星的运输任务。
  三、湘黔铁路
  1960年3月由铁道兵8510部队(10师)新管科,调至铁道兵8502部队(铁2师)第二新管处,处机关在湘潭,机辆段在娄底,修湘黔铁路。
  湘黔铁路东起于湖南株洲,经湘潭、湘乡、娄底、涟源、冷水江、新化、溆浦、怀化、芷江、新晃进入贵州,再经玉屏、镇远、凯里、贵定、龙里等市、县,西止于贵州贵阳,全长 902公里,其中贵定至贵阳段与黔桂线并轨,贵州境内大龙至贵定段长 276.3公里,设30个车站。湘黔铁路蜿蜒于武陵山和苗岭的群峰深谷中,贵州境内大龙至贵定段有隧道及明洞185座,总延长71800米,大中小桥梁183座,总延长28780米。
  铁道兵第二新管处1559机车包乘组全体合影。1961.8.1.于长沙。周荣卿,李相龙,王景安,于龙光,白福生,李成华……等同志。
一位铁道兵新管处军职工三十年的足迹(图5)  铁道兵第二新管处乘务员在娄底:机车前合影。祁王珊,王景安……等。
一位铁道兵新管处军职工三十年的足迹(图6)  湘黔铁路在湖南怀化与枝柳铁路交叉,在娄底与洛湛铁路交叉,在株洲与京广、淅赣铁路相接。
  铁道兵第二新管处业余文艺宣传队部份同志合影。
  第二新管处业余文艺宣传队部分队员在毛泽东主席故居前留念。
  1972年10月,湘黔铁路全线接轨场面
  四、成昆铁路
  1966年4月,二师(8502)部队新管处奉铁道兵命令,与一师(8501部队)新管处合编修建成昆铁路,并隆重举行了一、二处合编大会。
  一位铁道兵新管处军职工三十年的足迹(图7)第二新管处迁至云南昆明并入第一新管处,修建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起始四川省成都市,经彭山、眉山、夹江、峨嵋、峨边、甘洛、喜德、西昌、德昌、米易、元谋、安宁至云南省昆明市,全长1080.3公里。铁路北与宝成、成渝铁路相接,南与贵昆、昆河铁路相通,是西南地区铁路网中的重要干线,为国家1级干线,设计正线数目为单线,限制坡度6‰。最小曲线半径一般为600米,困难地段为400米,到发线有效长度:近期650米,远期850米,区段站一次建成850米。牵引种类:近期内燃、远期电力机车。闭塞方法:调度集中自动闭塞。运输能力:1200万吨至1300万吨。
  第一新管处一直担负新线管理,开站运营工作,从未搞过新线施工,进住成昆线后,由于下部基础工程正在施工中,新管处没有新线运营管理。因此也投入到下部基础施工的大会战中。
  第一新管处铺架队开始自昆明西站铺架,为争取铺轨时间,在没有铺轨机的情况下,釆取人工铺轨,一班制作业,预铺所有车站靠近铺轨方向的道岔,站线一般在正线铺轨后,8小时内抢铺达到会车程度,初期,人工铺轨速度每小时50.08米,一天铺轨1.202公里。
  铺架队采用预架拆装梁和人工预铺轨等赶工应急措施,加快了铺架进度。成昆铁路于1970年6月底在四川西昌礼州全线接轨。
  王景安在昆明铁道兵278成品厂调挢梁机车宿行车前留念。
  庆祝通车的列车驶过全线最长、海拔最高的沙木拉达隧道。
  1970年12月2日一一14日国家建委、交通部、铁道兵组成验收工作组,进行成昆线路验收交接,最后以"主体工程质量是好的,已基本具备正式运营条件"的验收结果,于1971年1月1日正式交付国家使用。
  至此,铁道兵一师新管处圆满完成成昆线铺架、新管任务,随即奉命赴四川渠县,接管襄渝线的新管。
  五、襄渝铁路
一位铁道兵新管处军职工三十年的足迹(图8)  1970年成昆铁路交路后,第一新管处搬迁的四川达县修襄渝铁路,处机关达县,机辆段在达县。
  襄渝铁路是继成昆铁路之后修建的另一条重要铁路联络线。襄渝线东起襄樊西至重庆,全程915.6公里。其中有隧道四百多个,桥梁有七百多座。
  襄渝铁路是连结中南、西南地区的重要干线,在铁路网中占有重要地位。铁路经莫家营、谷城、十堰、白河、旬阳、安康、紫阳、万源、达县 、 渠县 、前锋(广安)、铜罐驿 。紫阳以西至铜罐驿由第一新管处临管,东段莫家营至紫阳,由第四新管处临管,其中第一新管处四营调给第四新管处,两个处并肩战斗,密切合作,统一归铁道兵西南指挥部(520)领导。
  铁道兵第一新管处机务十七连(机务三队)领导班子研究工作。连长王代德,指导员刘炳罗,付连长王景安,付指导员周王学。
  机务三队驻地(花楼坝站),襄渝线大巴山腹地一个四等小站。
  张长安来花楼埧与王景安,李成华合影留念。
  1973年,襄渝线安康至达县段修通后,给陕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1973年10月2日,新管处第三路、第四路铺架队南溪沟至达县段在南溪沟接轨;19日,第一路、第二路铺架队胡家营至棕溪接轨,至此,新管处圆满地完成了襄渝线配合部队铺架任务,开始进入了新线全面管理阶段。
  第一新管处机务11连(机务2队)在渠县96号机车前留影。李焕珍,刘锡山,张东瀛,王景安……等。
  第一新管处机务二队职工和子女在渠县机车前合影。
  铁道兵第一新管处达县火车站留影。
  第一新管处办公室通讯摩托车在送文件。
  1971年8月1日,襄渝铁路铺轨到达县火车站(今日的达州)。
  六、南疆铁路  北疆铁路
一位铁道兵新管处军职工三十年的足迹(图9)  1977年,第一新管处部分军职工奉命调南疆线新管处,在南疆铁路通车到库尔勒后搬迁到乌鲁木齐西站修建北疆铁路,1987年由南疆线新管处调到辽宁绥中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作,1996年退休。
  (一)南疆线概况
  1973年,为了彻底改变新疆交通极为落后的状态,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修建南疆铁路。
  南疆铁路自吐鲁番西行,穿过三十里大风区到达鱼儿沟,便进入天山山区,从鱼儿沟车站开始一直在千分之二十二的坡度爬升至海拔3000米的奎先隧道,再顺坡而下经胜利桥、巴伦台、和静、焉耆、库尔勒、库车、阿克苏、阿图什到达喀什市,全长1445公里。由于当时正值文革动乱年代,国家贫穷,物质奇缺,因此决定先修吐库段。
  南疆铁路吐库段全长457公里,其中200公里是山区铁路,50公里是沼泽翻浆地带,共有隧道29座,桥梁463座,由于工程浩大,施工难度大。为此决定,调铁道兵三个师进疆,新疆建设兵团抽调15000人配合施工,要求在1980年必须辅架通车到库尔勒。
  南疆铁路吐库段全长476.5公里,其中200公里是山区铁路,50公里是沼泽翻浆地带,共有隧道29座,桥梁463座,由于工程浩大,施工难度大。为此决定,调铁道兵三个师进疆,新疆建设兵团抽调15000人配合施工,要求在1980年必须辅架通车到库尔勒。
  1974年4月,铁道兵第一新管处接铁道兵命令派员参加南疆铁路铺架,之前铁道兵五师二十一团已担任鱼儿沟至库尔勒段,三十三公里的铺架,第一新管处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增加了一定的动力和技术力量。
  南疆线新管处正在配合铁五师在哈尔戈哈特大桥铺架,是南疆铁路线最长、半径最小的曲线桥。
  一位铁道兵新管处军职工三十年的足迹(图10)南疆线鱼儿沟至库尔勒全长343公里,有240公里为千分之二十二的连续长大坡道。从鱼儿沟进入天山,翻越奎先隧道到和静县南山口的200公里,是南疆铁路全线海拔最高、最艰难的区段。山高坡陡,地势险要,线路11次横跨水流湍急的阿拉沟河和乌拉斯台河,高桥林立,隧道一个接着一个。从鱼儿沟至奎先达坂的高差达3000米,于是多条长大隧道只能采用螺旋套线展开设计,即火车从下洞口钻进去,在山体隧道内以千分之二十二的坡度盘旋行驶二三千米后,再从上洞口钻出来。此处的上下洞口处于同一垂线,但火车已爬升了几千米。
     1978年4月1日,南疆线吐鲁番一鱼儿沟段胜利通车典礼大会在吐鲁番大河沿站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汪锋参加大会,并为通车剪彩。大会结束后,全体与会代表乘坐由东风4型内燃机车牵引的客车来到鱼儿沟,受到了鱼儿沟地区军民的热烈欢迎。
  通车典礼结束后,新疆政府为修建南疆铁路做出贡献的铁道兵部队每人发放半斤葡萄干,以示慰问,礼轻意重,表达了新疆人民对子弟兵的关爱。
  铁道兵,在中国的军史中,占有不可未灭的地位。在她35年的历史里,脚步遍及祖国天南地北,留下了无比的辉煌与梦想!
  永远的背影,不散的军魂,让我们记住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铁道兵精神与山河同在,铁道兵情谊与日月同辉,她永远激励和鼓动着我们勤奋进取,克坚攻难,勇往直前!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