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战友风采/

【致敬149】陈文和:蚕儿不食千张叶,安能吐出万丈丝

作者:52团尤兴益 发布时间:2019-07-17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致敬149】陈文和:蚕儿不食千张叶,安能吐出万丈丝一一记原铁道兵战友陈文和教授 他是一个当代的传奇,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历史教授,没有读过研的硕士生导师;他是一位励志的榜样,因文革中断学业,当了5年铁道兵,从军营出来的历史学家;他满腹经纶、著
【致敬149】陈文和:蚕儿不食千张叶,安能吐出万丈丝(图1)

【致敬149】陈文和:蚕儿不食千张叶,安能吐出万丈丝
 
 一一记原铁道兵战友陈文和教授

 
     【致敬149】陈文和:蚕儿不食千张叶,安能吐出万丈丝(图2)他是一个当代的传奇,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历史教授,没有读过“研”的硕士生导师;他是一位励志的榜样,因“文革”中断学业,当了5年铁道兵,从军营出来的历史学家;他满腹经纶、著作等身,却从不恃才傲物,和昔日的战友聚会、打牌、逗笑,浑然如一名普通的退伍“老铁”。他最大的爱好是看书,特别是史书,“手不释卷”这个词用在他身上最恰当。《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这些在一般人眼中看来枯燥无味的“大部头”书籍,他读起来却甘之若饴。上世纪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他在部队当兵到回地方工作的不足10年时间内,仅“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套20本的《资治通鉴》,他就反复研读了8遍。
  让我们回顾一下陈文和所走过的路:半个世纪前的1968年春,铁道兵部队在江苏扬州征兵。当时“文革”尚在进行,大学已停止招生,于是出现了铁道兵征兵史上罕见的大批高中生应征入伍的现象。陈文和也是其中一员,他出生于1946年,本该在1966年就由扬州中学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由于全国大学停止招生,打碎了他的大学梦。他不愿意参加当时那种“今天我斗你、明天你打我”,无休无止的派性恶斗;躲在家里埋头看书,又会被指责为“不关心国家大事的逍遥派”。就在他感到进退两难之时,征兵工作开始了。他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参军既可以报效祖国,又能避开社会上的纷争。而且当时人们都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个“大学校”,是革命的大熔炉。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报名应征,并如愿以偿地加入了铁道兵的行列。
  到扬州征兵的铁道兵52团政治处干事张纪中,从走访调查中知道陈文和是一个好学肯钻,文笔不错的高中毕业生。所以新兵训练结束分到连队不久,陈文和就被借调到团宣传股通讯报道组驻勤。部队领导十分重视培养人才。1972年左右,我国重新出版了一批中国和世界名著,部队每个团都分到了几套。团领导让文艺创作组和通讯报道组的人先传阅。这对于酷爱看书的陈文和来说,真是如获至宝,他像蚕食桑叶一般 ,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看完了一本又一本。领导和同志们对他读书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及超强的记忆力都交口称赞。别人需要10来天才能读完的一本书,他只要三五天就能读完,而且还能清楚地说出书中哪一页用了一个什么典故、写了一段什么精彩的文字,大家对他谈的读书体会个个赞叹不已。团首长经常去看望我们文艺创作组和通讯报道组的同志们。我记得政委赵广校曾经对我们说:“看到你们在认真看书,我心里就高兴。”由于陈文和各方面表现都很好,1970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致敬149】陈文和:蚕儿不食千张叶,安能吐出万丈丝(图3)  那时我们还经常下连队体验生活,采风采访。由于原来去扬州带兵的张纪中干事,担任了52团二营5连指导员,所以5连就成了陈文和体验生活的“点”。他经常和5连的指战员们同吃、同住、同施工,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直到现在,他还常常参加原来5连在扬州的铁道兵战友聚会。战友们都戏称他是“我们老5连的编外战友”。由于他年纪最大、学问最深,言谈举止有长者风度,战友们又戏称他为我们的“老大”。可是他从来不以“老大”自居,对每一个战友,不管是贫是富,是官是民,文化高低,都同样对待,常跟大家说笑、逗乐,外人根本看不出他是位满腹经纶的大学教授。战友们结伴外出旅游时,都喜欢围在他的身旁,听他讲名人典故,把他当成了义务导游。
  陈文和是如何从一名退伍战士成为历史教授、硕士生导师的,还得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说起。1973年4月,陈文和退伍回到扬州。被安排在扬州市“二轻局”工作,从部队到地方,生活环境改变了,可是他刻苦自学、手不释卷的习惯没有变。那几年,他几乎读遍了当时所能找到的一切古今史籍资料。他喜欢与从司马迁、司马光,到冯友兰这些先贤大儒在心灵上的交流。
  【致敬149】陈文和:蚕儿不食千张叶,安能吐出万丈丝(图4)有句名言说得好:“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1978年,山东大学历史教授王仲荦先生要招收研究生,陈文和初试顺利过关了,在去山东大学参加复试时,有一位招生负责人提出:“我们这次招研究生,主要是为了培养历史教师,陈文和普通话说得不够好,会影响将来的教学效果”,于是陈文和“名落孙山”了。但是,王仲荦教授觉得,陈文和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能就此给埋没了。他就给扬州师范学院的祁龙威教授写了一封推荐信。当时受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从事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人才奇缺。时任扬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的成克坚同志知道陈文和的情况后,当即同意与扬州市“二轻局”联系,将陈文和调入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让他先担任团支部书记兼班主任。
  1982年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陈乐素先生要编纂一部史书,到处物色助手,有人把陈文和推荐给了他,这为陈文和以后的发展打开了通路。陈乐素教授是我国史学界有名的学者。在协助陈教授编纂史籍的一年时间里,陈文和学会了“如何做学问”和“功夫该用在何处”。1983年,陈文和结束了协助陈乐素教授编纂史籍的任务后不久,上海嘉定区有关部门要编纂本地两位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和王鸣盛的著作全集。已经转业回到上海嘉定的张纪中指导员,向领导上推荐了陈文和。于是由陈文和担任主编,经过近15年的艰苦努力,先后编纂出版了《嘉定钱大昕全集》(十一冊),和《嘉定王鳴盛全集》(十一冊)。这段时间中,陈文和又撰写了《中国古代的易占》一书,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后供不应求,又有“九州出版社”再版发行。有句格言说:“天才加勤奋,等于成功”。陈文和博览群书,记忆超凡,其中有“天才”的成分。但他的勤奋努力,确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他开始写作时,家用电脑尚未普及,写稿全靠一个字一个字地“爬格子”;查阅资料全靠跑图书馆、藏书楼,搞摘录、做笔记。他每天不是看书就是写稿,忙得不可开交。有种说法:“老蚕吐丝休打扰,文思泉涌需宁静”。一般常写作的人都习惯熬夜,陈文和原来也常带晚写作。他的夫人看着心疼,十分担心他的身体。他自己也发现,虽然晚上安静,利于集中精力写文章,但一旦动笔,往往就会忘了时间,等感觉到困倦,搁笔休息时,却怎么也睡不实在,兴奋的脑神经常常搅得他彻夜难眠,第2天就会昏头昏脑,没有精神。长此以往,身体肯定会吃不消,于是他就改带晚写为起早写。晚上9点多按时睡觉,到凌晨4点醒来后再开始写作,一直写到中午,饭后再睡个午觉,下午可以继续工作。有一天,一位当中学教师的邻居问他:“陈教授,你每天夜里不睡觉吗?我天天起来做早饭,都看到你书房的灯还亮着。”他笑笑说:“那是我休息好了,又起来干活了。”
  还记得25年前,一次陈文和托我女儿给她捎稿子给南京某出版社的情形。那是1994年夏天,我在南京读大学的女儿放假回来,要返校时,陈文和打电话给我说,要托她把南京某出版社急等要用的稿子带去。我和女儿到他家时,他将二、三百页抄写得工工整整的稿纸,急忙编好页码,装进一个简易的方便袋中交给了我女儿。那可都是他心血的结晶啊,我再三嘱咐女儿要当心,一到南京就先把它送到出版社去。这二、三百页稿纸,光一个字一个字地誊抄,也得几十个小时吧。从1995 年起,陈文和用上了电脑,写稿打字和搜索资料,既方便又快捷,他很快又完成了一部号称清朝乾隆年间扬州生活百科全书的《扬州画舫录校注》,并由“广陵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致敬149】陈文和:蚕儿不食千张叶,安能吐出万丈丝(图5)
  2004年,我国开始了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编纂《清史》。这是一项本应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就要完成的历史任务。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只弄出个“清史稿”就“搁浅”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把《清史》中“朴学志”部分的编纂任务交给了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杨师院”成立了以祁龙威教授为首、陈文和副教授参加的、四人编纂小组。从2004年至2010年,用陈文和自己的话说,是他“一生中最辛苦的时间”。一个朝代的“正史”是由“本纪”、“纪传”、“志”、“表”等组成的。“志”又包含“职宜志”、“礼乐志”、“朴学志”等,其中“朴学志”为清代新创的考据学。《清史-朴学志》送审稿看上去也就四十万字,但可以说每个字都不能缺少,当然也没有一个是多余的字。志书要求语言简洁而准确,即所谓“言简意赅”,几乎将汉语的妙用发挥到了极致。因为这是“正史”,所记的事和所用的语言,都必须准确无误。尽管现在有了互联网,查阅资料很方便,可是遇到一些冷僻的知识,还必须要到馆藏丰富的大图书馆去,从瀚如烟海的古籍和文献资料中去搜寻。陈文和在编撰《清史-朴学志》过程中,就遇到一条引文,几种资料记载文字互有异同,为了核实其准确含义,他专门到北京国家图书馆去查找原始文本。费尽周章,终于被他找到了这段文字的出处。正是由于他和他的同事们的这种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他们编纂的《清史-朴学志》在评审中获得了学者专家们的好评。
  陈文和今年73岁,已退休多年了,但他仍然笔耕不辍。《清史-朴学志》编纂工作结束后,又投入了以他为主编的《陈文述全集》编纂工作。陈文述是浙江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著名诗人学者,一生著作颇丰。《陈文述全集》约250万字,现已完成八、九成。在编纂史籍的同时,陈文和还经常应邀回校,给大学生、研究生讲课。我们衷心祝愿陈文和教授老当益壮,如饱食桑叶后成熟的老蚕,绵绵不断地吐出五彩蚕丝,织出更多的斑斓锦缎,为丰富中华历史文库奉献更多的文化瑰宝。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