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战友风采/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

作者:大树作笔 发布时间:2019-08-17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 学兵修铁路共和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 危机关头的特殊抉择 上世纪60年代,世界处于中、美、苏三方对立的冷战时期,美国扬言用远程导弹轰炸中国的中心城市,前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并已经在中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1)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
   
学兵修铁路——共和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

 
  危机关头的特殊抉择

  上世纪60年代,世界处于中、美、苏三方对立的冷战时期,美国扬言用远程导弹轰炸中国的中心城市,前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并已经在中苏边境的“珍宝岛”与中国打了一仗。
  新的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中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1969年,珍宝岛保卫战为了备战和保护军工产业,中国把沿海及中心城市的军工企业迁往被划为中国三线地带的西北、西南地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
  横穿川、陕、鄂三省的襄渝铁路是三线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工程。
  由于当时修铁路依赖人海战术,襄渝铁路需要建设人员100万人,除铁道兵、民工外,人员还有很大缺口。危机关头,从陕西抽调25000名十六七岁的中学生,编入铁道兵建制,被称为“学兵”。
  由此,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就有了一支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共和国历史上也有了一个危机关头特殊抉择、而后不可能再有的空前绝后的奇迹!

  创造人间奇迹的少年奇兵

  襄渝铁路工程之艰巨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是罕见的。
  出于当时战备的需要,主干线隐蔽在茫茫大山中,地质情况极为复杂。要在这种条件下开挖亿万立方土石,掘通405孔隧道,修筑716座桥梁。
  隧道掘进全靠人持风枪、大锤和钢钎,耗损体力,布满风险。一个2000米左右的隧道需要上万人三年多的艰苦劳作。而今天在同样的地理条件下掘进18公里的秦岭隧道仅用300人,1365天,联合凿岩机包揽一切,安全科学,无任何人员死亡。
  两相比较,可想当年建设者付出的是何等艰辛巨大的劳动。
  学兵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走进隧道。
  
  打风枪的学兵(右图)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2)  岚河隧道,一条3681米的地下长城。
  其长度在整个襄渝铁路的隧道中排行第三,也是学兵参与掘进的最长隧道。当时铁道兵、民工、学兵共投入兵力44个连,一万余人。是铁道兵10师,乃至全线的重点工程。
  52团学兵20连独立掘进这个隧道的上道坑。
  此前,铁道兵52团17连曾在这里掘进,他们的战绩是月进度200米,据说这是全团乃至全师最快的进度了。好胜的学兵一出手就想打破这个纪录。他们走进已经十分熟悉的隧道,没有盲目开战,仔细观察一番后,拟定出分头并进,广泛布兵的战术。
  他们沿山体间隔50米向隧道中心线敲开4个横洞,然后各朝左右打开两个掌子面,这样就可以在8个掌子面上同时掘进。人员照此分布,不但避免了窝工,也激发起相互比赛的竞争态势。这样怎能不提高效率,增强每个人的积极性呢?月底一丈量,营部统计员大为震惊:学兵20连上道坑月进度400米,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铁道兵师傅!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3)学兵在隧道内排险(左图)
  营房曾被烧光的52团6连也在这个隧道里。灾难似乎一直纠缠着他们,多次遇险,多次死里逃生。一次大塌方把一个班的人活活地捂在隧道里,幸亏斗车挡住大石,才没有伤亡。塌方后,几十个小时的清理,接着是几十个小时的打隧道的边墙。累得他们想出一个绝招:上好闹钟,先15分钟一换班,然后10分钟,最后5分钟。在这短短的5分钟内,接班的人竟能踏踏实实地睡一觉……
  笑星郭达当年也曾在这个隧道里洒过血流过汗,而且,他那富有底蕴的笑声还是从这里开始的。战友们忘不了,当年郭达初学打风枪,震得眼冒金星,四肢麻木,浑身颤抖,哇哇大叫。虽然败下阵来,他依然不减幽默,对着洞壁哈哈大笑……
 
  在隧道里推斗车的学兵(右图)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4)  两年多的艰苦战斗里,学兵几乎打遍了襄渝铁路陕西段的所有隧道,建造了诸多桥梁,用他们的勇猛战胜了阻拦工程进度的“水帘洞”、“风化石”等等障碍;用他们的知识与好学成为过硬的技术兵,乃至担当一场战役的总指挥。
  铁道兵喜欢这些调皮而又精灵的学生,民工愿意和学兵并肩作战,首长们更是偏爱这些像自己孩子一样的年轻人。每逢会战必将最硬的骨头交给他们啃,每逢胜利都给予大会表彰和物质奖励。
  1972年,当阻拦襄渝铁路按时通车的卡脖子工程——西沟梁隧道的斜井被学兵攻克后,铁道兵11师51团团长在千人大会上宣读铁道兵总部的贺电:“西沟梁斜井在两个多月的时间打通,这不仅是襄渝铁路的盛举,也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创造奇迹的学兵将永远载入铁路建设的史册!”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5)

  令人惊叹的女学兵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学兵队伍中还有6000多名十六七岁的女学兵。
  她们曾经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到了三线建设工地后,她们要扛起大于她们体重的水泥袋, 要完成每人每天四立方米的砂石量。为了赶进度,也受女孩子好胜心的驱使,她们经常18小时、24小时、48小时地连轴转……
  隧道所需要的砂石都在的汉江滩上,这里夏天如火烤,冬天寒风吹。在那个“革命加拼命,有命不革命,要命有啥用”的年代里,女孩子都忘了自己的年龄,自己的身体,乃至月经来时也要跳进河里挖沙 。
  由于她们年令相同,月经几乎一起来,这个期间若在河里捞沙,水被染红,就像一条血河……
  
  即使如此,女学兵还主动要求进隧道,修大桥,成为建设工地上一道悲壮而凄美的风景。
  1972年8月,咽喉工程月河隧道进度吃紧,月河岸边的两个女子连共同进入她们企盼已久的主战场。
  狭路相逢,两个对手的竟争趋向白热化。1连一个工班运40车渣,3连就鼓着劲达到50车。为了加快速度,她们把簸箕往腿上一靠,几耙子就装满,然后头都不抬地接着向扔来的空簸箕里扒……
        扒渣难决胜负,她们就向女性的禁区挑战:打风枪。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6)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7)

在河滩挑砂石的女学兵           在隧道里施工的女学兵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8)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9)

打风枪的女学兵

 
  按规定不充许女学兵打风枪,但每天与风枪手近在咫尺,看着眼馋啊!女学兵1连大个头康选民和杜新平乘风枪手休息时,相互示个眼色,跑到掌子面前,抱着风枪比试。男学兵本来就喜欢与女学兵在一起干活,不但不干涉,还手把手地言传身教。好像有一种心理感应,男学兵略加指点,女学兵就学会了。尽管是两个人抱着一杆风枪,总算揭开了女学兵打掘进的序幕。

 
  学兵程金娥的风枪技术绝对能与男学兵媲美。

  别的女孩子两人打一杆风枪,程金娥一人操作一杆。第一天震得五脏六腑翻江倒海,笫二天就凭着她的力气和技巧把风枪制服得老老实实。掌子面的中心能打,下面能打,高处也能举起风枪打出两米多深的炮眼。
  那滋味真不好受。落下的石渣眯住眼睛、堵住鼻孔、塞满耳朵、飘拂全身。下工后,除了牙是白的外,整个人俨然一块岩石。
 
  更今人惊叹的是,当年女学兵还登高修桥,成为世界建桥史上第一代女桥工。
  53团女学兵3连首先获此殊荣,参与建造了全线排行第三的月河大桥。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10)

女桥工

 
  除技术活外,女学兵承担了修桥的全部工序。灌浆所用的水泥、沙石是她们一车车送进搅拌机。那活儿极其紧张,必须一口气顺着45度的斜坡把沙石推到上料口。女孩子劲儿小,她们就用胸顶、用肩扛,用吃奶的力气拼,几十车下来,热汗畅流。如此循环,即使铁打的人也得趴下。
  浇铸桥墩的模型板用14组丝杠向上搅动。这项工作由14名高个子女学兵担任,每人一组,如驾驶一个千斤顶。随着哨音,她们有节奏地前后搅动。拉,整个身子向后倒;推,头仰、胸顶、脚蹬。那形象在蓝天的衬托下,真像一群年轻的水手在大海里荡桨。
 
  捣固水泥是最辛苦的工序。纤秀的脚穿着长筒胶鞋往灰浆里一站,先把不整的灰浆抹平,再接手持捣固棒不停地戳弄。巨大的震动使她们眼冒金星,浑身酥软,飞溅的灰浆凝固了她们的头发,腐蚀了她们的睑颊,灌进脖子,布满全身。
  安装桥架极其壮观,先把钢梁在与桥墩平行的山上焊接好,再用大型卷扬机向桥面牵引。女学兵手持钢管,负责钢梁滚动。当嘹亮的哨音响起,几台卷扬机一起工作,女学兵前后跑动,抽穿钢管,气势恢弘博大……
 
  

        女学兵参与建造的铁路大桥

  40多后年后,一群女学兵乘车在襄渝铁路上重游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每到一处,她们都禁不住大声疾呼:“我们参加了这条铁路的建设!”
  全车人一阵惊愕……

 
  今日襄渝铁路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11)

  永远的十八岁

  自学兵踏上三线建设工地,死神就时时刻刻伴随着他们,两万五千名学兵多有历险的遭遇,多留下终身残疾或抹不掉的伤痕。
  而且,死亡来得那么突然、那么频繁、那么猝不及防。牺牲的学兵的生命定格在“永远的18岁”。
  进入隧道和桥梁的施工后,死神、风险像一张张血盆大口,吞噬着学兵的生命,危险程度更大,死伤人数更多。筑路人所说的:“修铁路就是与死神打交道”的行话让十六、七岁的孩子过早体会到了。
 
  当年十六七岁的学兵(右图)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12)  按规定,在隧道的上坑道掘进中,每5米应在中槽炸开一个漏斗状的洞,以朝下道坑倒石渣,但学兵都抢进度,不到影响施工的时候,是不愿做这种事的。46团学兵4连4排上工后,发现石渣堆得无法打炮眼,就安排廉国强等人炸漏斗。中槽有一米左右厚,仅在上层置炮,战果很小,爱动脑筋的廉国强就采取了上下夹击炮的办法,即中槽上下都放置炸药。当他们熟练地点完炮后,撤离现场。“轰、轰”连响两炮后,他们放心地前去处理,廉国强刚扒了一下,未响的炮突然爆炸,顿时炸倒4人。
  事后得知,在下道坑打掘进的连队也同时点炮,这里的学兵误认为自己的两个炮都响了,这一误听,使一人死亡,一人双目失明,两人重伤……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13)当年担任建设材料运输的学兵(左图)
  艰苦生活和超负荷劳动的修炼,学兵逐步成熟和理智了。他们尽可能地避免无谓的伤亡,但在难以避免和需要的死亡面前,他们就是自觉的殉道者。正如泰戈尔咏叹的那样:“当我对祖国的热爱变得无比明显的时候,它会使我献出财富和生命,血液和骨髓,刹那之间就能凭着一股翻腾的洪流冲过生死的界限。”
  烈士吴南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1972年6月17日,安康枫树哑隧道。
  已经打通的300米坑道烟尘弥漫,掌子面上风枪隆隆,一辆辆斗车来回穿梭。突然,一辆斗车卡在轨道上不动了,即使用撬扛撬了几个回合,都不奏效。领班的排长吴南见状,立即跑过来,鼓足力气也没推动。五辆急待倒渣的斗车都被堵住了,争分夺秒的出渣只得停下来。吴南难免焦急,这个月要为“七一”献礼,每个班必须抢进度,这一停不得了啊!
  道轨堵塞是由于民工炸中槽时落下的石渣所致,再撞动就可能震动中槽,造成危险,自己后退半步,完全可以轻易地离开险区,但推车的人由于注意力集中,对险情浑然不知。吴南上前一步,抓住斗车,想添一把劲推开斗车,使大家共同脱离危险。此刻,震动欲裂的中层塌下了,吴南猛地一掌推开身旁的战友孙玉民,自己与学兵冯建民、陈明亮被压在大石之下。
  经过紧张激烈的抢救,冯建民、陈明亮安全脱险,吴南伤势太重,以身殉职……
  
  烈士吴南事迹宣传画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14)  当年,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命名学兵吴南为烈士。
  吴南是死去的114个学兵中唯有的一个烈士。但可以无愧地说,牺牲的学兵都是好汉、是猛士、是征服死亡的英雄!正如高尔基所说“英雄就是不顾死活去创造生命的人,去战胜死亡的人。”
  牺牲的学兵永垂不朽!
  共和国这段空前绝后的奇迹彪炳史册!




【致敬161】“学兵”: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年轻、最特殊的团队!(图15)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