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援越抗美/

揭开援越抗美战争的神密面纱 与参战老兵的期盼诉求

作者:李传吉 发布时间:2019-11-11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笔者作为六十年代中期铁道兵58团援越抗美的一兵,参加了历时三年零六个月的援越抗美战争。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政府从未向全世界公开出兵越南,帮助越南人民抗美救国的战争。因而,援越抗美战争一直是一场公开的秘密。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未曾公开的秘密?
   揭开援越抗美战争的神密面纱 与参战老兵的期盼诉求(图1)
       笔者作为六十年代中期铁道兵58团援越抗美的一兵,参加了历时三年零六个月的援越抗美战争。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政府从未向全世界公开出兵越南,帮助越南人民抗美救国的战争。因而,援越抗美战争一直是一场公开的秘密。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未曾公开的秘密?笔者有如下的浮浅见解。
      新中国成立后,曾两次派出军队跨出国门支援邻邦,分别是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不同的是,抗美援朝作战是以志愿军的名义与联合国军公开作战;而援越抗美则提法不同,是中国军队以工程队的名义以支援越南修筑道路等工程为主,以着便装秘密方式跨出国门,不是直接与美帝国主义作战,尽管美方当年已心知肚明,因为中国政府一直未对世界公开,所以美国政府也不在公开场合提及中国军队援越抗美之事。
 揭开援越抗美战争的神密面纱 与参战老兵的期盼诉求(图2)
        一、何时能揭开援越抗美战争的神密面纱?
         不知是社会另有隐情还是越战老兵特别能包容?半个世纪前援越抗美战争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至今未能完全向世人公开。本是堂堂正正,为什么遮遮掩掩?本是正大光明,为什么讳莫如深?这虽不至于是起冤案、错案,也应算起悬案。长此以往,有“阉割”历史、愧对英烈、冷落幸存者之嫌。
        1964 年 8 月,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出动大批飞机对越南北方实施轰炸。危急时刻,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秘密来到中国,他直奔湖南长沙,拜会了正在那里视察工作的毛泽东主席,说明来意,请求中国援助。毛泽东爽快地答应了。1965 年 4 月,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率党政代表团访问中国,请求中国扩大援助并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队。随后,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亲自签署了“调高炮部以入越轮战”的命令。
         1965年6月开始,中国入越军队改穿越南军服秘密出关,大批开赴越南,也由炮兵托展到铁道兵、工程兵、后勤保障等多兵种以抢修铁路,新建改建道路为主,完善了越南北方的交通设施,中国援越抗美先后达 11 年之久,投入总兵力达 32 万余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一直是保密的。直到中越自卫反击战前夕,即 1979 年 11 月 20 日,《人民日报》才首次报道:在越南抗美救国斗争时期,“中国向越南派出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等支援部队总计达 32 万余人”,从而揭开了尘封 15 年之久的援越抗美作战的秘密。
          据《瞭望东方周刊》披露:1965 年至 1975 年“在越南战场上,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 1100 多人阵亡,4200 多人负伤。
在那五年的战斗生涯中,这支部队肩负“五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履行祖国的庄严承诺,用青春和生命,用鲜血和汗水,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为越南人民取得民族解放和祖国统一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优秀的中华儿女履行国际主义的牺牲精神,赢得了包括越南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认同。没有我国派兵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就不可能有越南战争的全面胜利。
         不仅如此,通过援越抗美战争的洗礼,我国打破了敌人的“铁幕”封锁,改写了国际战略格局,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个世界”的理论。援越抗美功勋卓著,应彪炳史册:越战老兵劳苦功高,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可是,时至今日,社会不可思议地保持缄默;媒体出人意料地表现冷漠,越战老兵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包容与等待。它宛如一首雄浑壮丽的胜利歌莫名其妙地被偃旗息鼓,成了低回悲壮的“咏叹调"。
       然而,树欲静风不止。真相是捂不住的。就在社会若无其事的时候,网络上推出了援越抗美平台,地下有关援越抗美内容的出版物悄然面世,香港凤凰卫视也作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大有大白于天下之势。且不说对这些林林总总相关内容的真与伪、虚与实、是与非作为社会主流媒体有跟进引导之必要,就是从对历史负责的角度出发,也应披露其真相,还它以公正。遗憾的是仍然回避历史,不吭不哼,毫无作为。
        社会为什么不愿公开承认?掩盖这段历史背后藏匿着什么隐情?越战老兵私下作过某些猜测。猜测一:当年部队走出国门,对敌作战是秘而不宣,部队改装,番号变更,非兵非民,抖去昔日的神秘有可能犯忌;猜测二:当年与之交恶的敌人现在是两个大国关系,翻这陈年老帐,不利发展友好关系;猜测三:如今社会主流是和平发展,追忆昨日的战争对现实主流没有积极的意义……。
       由于缺乏依据,他们又作了否定;秘而不宣是斗争策略,古往今来兵不厌诈’,出奇制胜,它何忌之有;纵观大干世界,不外对立统一,分与合,敌与友,没有永久不变,都以国家、民族利益而定;追忆战争同珍爱和平并不矛盾,更何况还需居安思危,安则存。这些猜测是否有谱?否定是否在理?作为平头老百姓很难也不可能做到立论有据,否定无隙,它只是反映了越战老兵的心声——呼吁社会承认。
            二、援越抗美是毛主席对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形势判断的英明决策。
 
         进入上个世纪 60 年代,由于中苏关系破裂,尽管当时舆论上仍把“美帝国主义”当作中国的主要敌人,但实际上“最主要的敌人”已发生了变化。1965 年开始,苏联便逐步加强苏中边界地区的驻军。毛泽东主席开始明确提出要提防苏联进攻中国问题,把苏联作为中国安全的现实威胁,珍宝岛战争后,中国对内对外作了许多战略调整,在国内大搞“三线”建设,各在“山”、“散”、“硐”上作文章。
          毛泽东对苏联的现实威胁的估计,也深刻影响了他对国内形势的判断。更深层的忧虑,在于他担心中国的最高领导权被修正主义分子所篡夺。这时,他已开始酝酿发动“文化大革命”,以解决内忧问题。而解决内扰问题的同时必须防备外患,于是他重新分析世界格局,并开始考虑调整中国对外战略。
             三、中美双方都在寻求某种默契。
 
           中美为缓和关系,都在通过第三方来向对方传递有关信息,以实现双方之间最大克制,同时也在寻求某种默契。这也是中国秘密出兵越南的一个重要原因。
           1965 年 2 月初,美国开始对北越实施重点目标空袭,随着越战逐步升级,美国飞机不断入侵中国领空,并轰炸中越边境等地区。与此同时,美国在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中声明:美国绝无意同中国作战。期间,英国也得到美国的确认:绝不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针对美国传来的信息,周恩来总理请即将访美的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向美国总统约翰逊转达中国方面的几点意见:“一、中国不会主动挑起对美国的战争;二、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三、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美方分析家认为,周恩来传递过来的几句话“出奇的温和”,它是要表明“中共不想直接介入战争”,为此“告诫美国应避免进行反对中国的行动”。在越南战争不断升级的敏感时期,中美双方紧锣密鼓地互发信号,反映了两国都在谨慎克制行事,竭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通过美方反馈的信息,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中国方面实际上是心中有数的。此后,美国明知中国在大规模援越,其中包括支援部队在越作战,从打下来的飞机,被俘飞行员,及缴获的资料,美国对中国出兵援越是心知肚明的。
           四、中国该不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援越抗美。

          在美国记述和讨论越战的书籍多达 12000 多本,在好莱坞,“越战片”甚至成了一种专门的电影样式。但在中国,和抗美援越有关的学术专著少得可怜。由于援越抗美期间国内正在搞“文化大革命”,甚至波及到军以上单位,故没有战地记者现身,所以没有援越抗美的相关史料,偶尔能见到的也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回忆文章,读起来往往还有伤痕文学的霉味。主流媒体对中国援越抗美战争的评说都发生在 1979 年底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评价倾向貶低这场战争,不把它看成是中美继抗美援朝战争后的另一次战略较量,甚至不把它正式算成另一次中国的对外战争,更不想想这场战争赢得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与安宁,赢得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时间。
         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援越抗美胜利之后,中越关系迅速恶化了,中美关系反而日益密切。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越南是一只白眼狼”。“白眼狼”论由于符合人们的直觉,而被许多人接受,但我认为是错误的,是非历史主义的,在方法论上是形而上学的,甚至是用心险恶的。把越南说成是“白眼狼”,等于暗示毛泽东、周恩来支持越南人民抗法、抗美斗争的策略是错误的,是一种识人不明、一厢情愿的“傻逼”行为,这种说法还堵死了未来中越关系改善的可能性,同时也预先取消了中国未来可能的支持弱小国家与民族反抗侵略行为的正当性。
        “白眼狠”论还被类推到今天朝鲜半岛,误导舆论对朝鲜做了有罪推定,实际上也压缩了对朝政策的选择空间。
中越关系的恶化,并不能由此逆推当初中国进行的援越抗美战争就是错误的,因为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问题,需要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重新调整政策。中国如果说有什么错误的话,那就是随着援越抗美战争的胜利,美国被赶走之后,中南半岛出现了“秩序真空”,中国应该积极参与战后秩序的重建,并确保自己的主导权,而不是放任越南来填补这个真空。但当时的情况是毛泽东、周恩来相继去世,后面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等到发现中南半岛上可能出现中国不能接受的情况时,就只剩下战争这一种可能性了。
          五、如何理解和评价援越抗美战爭。
 
          我认为,援越抗美战争,是新中国打破美国围堵的收官之战。通过援越抗美,中国作为越南的坚强后盾,既打败了美国,赶出了越南,又形成了美国必须要借助中国的帮助才能走出泥潭的局面,美国也由此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平等地位,在中国提出的条件下恢复与中国的关系。
          援越抗美战争半个世纪回头看,毛泽东主席对援越抗美的指导,达到了辩证法的最高境界。从局部的角度看,中国必须把美国赶出越南,乃整个印度支那,无论是为了中国的安全利益,还是处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这一仗都势在必打。但是从全球宏观格局来看,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短时间内难以撼动,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也很难被新的世界秩序所取代,中国要打破围堵,获得正常的国际环境,同时抗衡苏联的威胁,也需要改善中美关系的改善。援越抗美战争的胜利,使这两个看似不能兼容的目标同时实现。
         和在朝鲜战场上中国直接派出志愿军同美军作战不同,在越南战场上,毛主席选择了向越南人民军提供武器装备和后勤支援,派出高射炮兵、铁道兵、工程兵、扫雷部队等参与后方保障,但不派一线部队直接和美军作战(当然,前提条件是美国地面部队不得越过北纬 17 度线)的方式,这就使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处于一种舒适从容的地位,美国也畏惧中国派出一线部队作战,未敢突破北纬 17 度线。所以才会出现让人看似难以理解的画面: 一端,中国的高炮部队在湄公河畔击落一架又一架美国飞机、越南人民军在丛林中手持中国制造的半自动步枪向美国大兵射击;另一端,美国总统、美军总司会尼克松带着一种雀跃的心情,笑容满面的走进中南海毛泽东主席的书房。从军事角看,援越抗美可谓抗美援朝的升级版,中国付出的代价以远低于抗美援朝的战争成本,获得了并不逊于抗美援朝的胜利成果。
        据统计,为了帮助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中国先后派出支援部队共计 32 万余人,其中 1070 人牺牲,4200 人负伤。同时,还向越南无偿提供了总量达 94 万多吨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包括:飞机 179 架,舰船 145 艘,坦克、装甲车、履带牵引车 1044 辆,汽车 16333 辆,火炮 37500 余门,枪支 216 万余支(挺),炮弹 128887 万发,压缩饼干、副食品 15.3 万余吨,以及大量的工兵、通信、防化器材、装备零件、军需被装等物资,按当时价值约 200 亿美元。
        但 美国越战的损失则极为惊人。在整个越战期间,美军死亡 5.6 万余人,受伤 30 多万人,耗资 4000 多亿美元,是中国的 20 倍。在北越美国飞机有近 2600 架固定翼被击落,另有 1608 架被击伤。虽然中国付出的战争成本仅为美国的 5%,但中国达到了自己的双重战略目标:既把美国赶出了中南半岛,打破了美国的战略围堵,又实现了中美和解。而美国则失去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与抗美援朝战争一样,援越抗美战争也是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完美结合。
 揭开援越抗美战争的神密面纱 与参战老兵的期盼诉求(图3)
            六、中美建交,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撤军越南。

         1969 年 1 月 20 日,尼克松赢得了反战情绪日益高涨的美国民众的选票,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的第 37 任总统。在其就职演说中,尼克松含蓄地向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改善双边关系的信号,同时表示“尽快并且尽可能体面地结束战争。”
        尼克松边说边做。1969 年 7 月,美国放宽对本国公民去中国旅行的限制。同年底,又宣布允许美国拥有的国外子公司向中国出售非战略物资,部分取消对中国的贸易禁运。
        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二十六屆联合国大会在美国召开,以压倒多数票的绝对优势,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政府,并正式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1972 年 2 月 21 日至 28 日,美国总统访华,毛主席与尼克松会谈不久,美越谈判便进入了关键阶段。1973 年 1 月23 日,尼克松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巴黎和谈已达成协议,越南停火将于 1 月 27 日开始。3 月 19 日,美军全部撤出了越南国土。至此,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历时 12 年零 26 天的侵越战争宣告结束。
       中美和解,双方都是有条件的。美国希望能够从越南体面撤退,这一点中国慷慨同意了。中国要求美国解除对中国的封锁和围堵,不阻碍中国重返联合国,断绝和台湾国民党的官方关系,即断交、废约、撤军等,这是战争胜利者才能开出的条件,尼克松都逐一照单全收。
         美军不仅撤出了越南,也撤出了柬埔寨、老挝,撤出了整个印度支那(直到 2004 年美国重返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美军实际上撤过了南海,中美关系也有了历史性的改善。
 
        七、揭开援越抗美神密面纱,恢复历史真相。

         援越抗美战争已过去半个世纪,国家从未正式公布或宣传过,年轻人通过影视剧或新闻谋体知道抗美援朝战争,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把志愿军称为“最可爱的人”,因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援越抗美战争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又是秘密出兵援助,没有战地记者跟踪釆访报道,更无援越抗美战争的影视作品,国家没有出版此类读物,目前所见到的,都是个人编写回忆录一类的自费印刷的书籍。
         今天,援越老兵已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半个世纪前,他们受命援越抗美,不穿军装,秘密参战,血火腥风,战绩卓著,令强敌胆颤。尽管有的牺牲,有的负伤,且回国后没有掌声和鲜花,整整半个世纪都不能公开提及。但他们义无反顾,无怨无悔,至今依然笑傲着艰辛和伤痛……他们说,如果祖国需要,我们明天还可以出征!
           我觉得封沉半个多世纪的军事历史应该真相大白,历史唯物主义者讲的是实事求是,公开这一历史事实起码有以下意义。
           首先我党军事斗争史不可缺失。
          援越抗美战争是毛主席、中央军委的决定,在我军历史上是不可缺失的重要一页;是不畏强敌,克敌制胜的英雄史;是扶匡正义,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的战斗史;是越战将士忠于祖国,为国争光的光荣史。它是经过实战,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以史为鉴,可以兴邦。不公开承认不仅抹煞了它教育今人、启迪后人的价值,还会造成珍贵史料的缺失。因为,援越抗美从一开始到战争结束都是“静悄悄”的,静得连一首歌曲都没留下来,更别说有什么专著。随着时间的推移,“死的档案”有可能会保留下来,“活的档案”正走向“死亡期”,如果现在还不立即着手进行抢救整理,造成历史缺憾将永远无法弥补。
           其次,牺牲英烈不再无名分。
           中国援越部队和越南人民并肩战斗,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越南北方的领空,保障了越南南北方的交通线,解除了越南人民军的后顾之忧,为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有1100多名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以身报国,英年早逝,可歌可泣,本应芳名千古。
           在越南的我军烈士陵园原有50多座,比较分散,后来合并为40座,由于异国他乡,路途遥远,烈士遗属很难前往祭奠。他们长眠于异邦还遭到了名不符实的尴尬。据高炮部队的一位战友说,那是离越战37年后的一个初冬,有位二等功臣、烈士的弟弟几经周折,前往越南朗拿中国烈士陵园为哥哥扫墓。他来来回回,寻寻觅觅,找遍了所埋整个坟莹就是不见踪迹,正当他无奈之际,无意中发现了一处与哥哥同姓名却有一字之差的碑文,“这很可能是译误造成的”。他自圆其说,自我解脱,将将就就进行了祭奠。无独有偶,同去扫墓祭祀英烈的战友还发现了另一处张冠李戴的错误。
           我以此说事并无心将它扩大化的想法。可我要禀告的是在越战期间,敌机狂轰乱炸造成了一大批人员壮烈牺牲,紧张的战争环境不可能为每位献身在战场者建墓立碑,并且,偶然间一枚炸弹击中一处阵地,几十号人顿时血肉溅飞,身首分离,要做到完整地对号入穴是不容易的,一般都是就近挖坑,随葬在铁道、公路沿线的荒芜之地。越方为中国烈士修建多处陵园,按地域相对集中那是越战稍稍平息之后的事。至如是否所有的中国烈士的遗骸都迁移到为之修建的烈士陵园?是否所移入陵园中的遗骸在立碑时都名实相符?都因我援越抗美保密,没有相应的部门进行清理核实,其结果无从查证。“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这个优良传统,无须感情用事。不过,能做到正名不去正名,能做到纠误不去纠误,这未免有悖情理吧?“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跨境清理,纠误正名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政务,这是逝者亲友所无法为之的。社会不缺位,把这当回事,尴尬就不会延续。
          再是,公开承认还幸存者应有的公道。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援越抗美战争也不例外。它不同于天安门前走正步,也不同于“沙场点兵’’。越南战争与朝鲜战争相比,其残酷性有过之而无不及,突出的一点是“南打北炸",突如其来,不分昼夜,不受气候条件限制。那个期间,敌机对北越特别是河内以北空袭达到10.77万次,投掷炸弹258万吨。平均每平方公里16.2吨。投弹密度远远超出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使用了包括朝鲜战争未曾使用过的对人员极具杀伤性的“菠萝弹”、“石榴弹”、延时弹、气浪弹。我参战部队指战员不畏敌机丧心病狂的轰炸,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共作战2153次胜利地完成了祖国交给的各项任务,击落敌机1707架、击伤1608架,俘美军飞行员42名。一次次粉碎了敌人罪恶阴谋,再创了钢铁运输线炸不断,摧不跨的辉煌。越战幸存者回顾这段经历,内心仍充满自豪。
     
           八、参战老兵的期盼与诉求。
   
        援越抗美战争历时五年时间。这五年,紧张的战斗一波接一波,艰苦的生活一年复一年。越战老兵奉献了青春、奉献了心血、奉献了健康,这所有的奉献都体现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50余年过去了,他们高风亮节,无怨无悔。惟独不理解的是社会若无其事,把幸存者边缘化。他们本为奉献骄傲却因被社会虚化而困惑:他们本为奉献欣慰却因被社会冷漠而委屈:他们本为奉献无憾却被社会不屑一顾而无奈。
         当年的热血青年,现在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的近入耄耋之年,还有不少战友离开人世。即使幸存者,留给他们的时间也不多了,生命进入倒计时。在有生之年他们有五盼:
          一盼不再困惑: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大规模地长时间地抗御外敌,不外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这“三抗”所取得的伟大胜利的意义虽有所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即在不同时代的战争特征中,我军意志坚定,英勇善战,机动灵活,忠贞不渝。其他“两抗”不说,惟独援越抗美战争既不被宣扬也不被认可;诺大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从来未为援越抗美战争僻出一席地,为后人所知;浩翰的军事大百科全书没有编撰援越抗美战例,让人得到启迪;文学艺术视援越抗美战争为“禁区”,从不涉猎那动人心魄的内容;就连权威的中央电视台《时代先锋》栏目,播发各个时代英雄模范时单单撇开援越抗美英雄,使他们未能上得银屏。难道援越抗美战争不值得大书特书?所涌现的英雄模范不能与其他时代英模比肩?一大批英烈功臣,他们象其他时代英雄一样,同样是英武超群,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奋不顾身,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社会轻视援越抗美战争,冷落援越抗美英雄,这只会使人感到困惑还能感到什么?
           二盼不再委曲:叱咤风云的援越抗美战争,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抹掉它在幸存者心中的烙印。在援越抗美40周年之际,武汉荆州籍原铁道兵十三师援越抗美老兵张金春自费50余万元创办援越抗美博物馆,收集陈列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实物及史料,编写了《铁军雄风》一书,还两次赴越为牺牲战友扫墓祭奠。天津籍战友高俊玉以回忆录形式编写40余篇耳熟能详的真实故事《战地回忆录》,自费印刷并以史料形式邮递军事博物馆存照。部分越战老兵分别举行了纪念、联谊活动,缅怀当年事,追忆当年志,怀念作古人,交流战友情,旨在铭记昨日,珍惜今日,保持晚节,风流毕生。按说举行这样的活动是宏扬主旋律,崇尚好传统,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结果不仅没有被社会热捧,反而受到种种限制。纪念标语不让挂在会场外,公职人员、媒体不介入,活动经费社会不买单,全由与会者凑份子。纪念活动场面低调,会场气氛凝重。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啊!想当年在越战前线,那正是用人之际,越战指战员头上罩着一道道金灿灿的光环,被包装得五彩缤纷:什么“五个伟大"的代表、什么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什么国际主义的坚强战士、什么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不一而足。越战胜利结束,一切如过眼烟云,连50年后搞个纪念活动,社会都不愿领情,这不深感委屈还能感到什么?
            三盼不再无奈:半个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当年参加援越抗美的幸存者命运如何呢?为数不少的人伤病缠身,生活堪扰,精神压抑。回顾一下他们的生活轨迹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越战老兵从前线归来,复、退、转安置办法是从那里来到那里去,在回“那里去”的哪个时候文化大革命还未结束,公职人员都自顾不暇,也不可能为他们谋得什么好去处,一般情况是不务农便务工。再后来,改革开放,企业改制,他们正属满头白发,体弱多病,下岗、退休、离职,沦为了边缘化一族。昔日在战争环境所造成的伤病,年轻时还扛得住,人到晚年,由于少钱又得不到好的医治,则沉疴压身。生活窘迫,风烛残年,靠低保金维持生计大有人在。 
           四盼援越抗美参战认证,发一纸参战书或参战记念章,这是他们期盼的政治荣誉。不错,社会对参战老兵有优抚政策,但各地执行情况不统一,民政扶贫式补助是主流。而参加援越抗美的老兵有话无处诉。如江苏省政府[2017]12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向部分“两参”退役人员发放专项慰问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每年八一、春节分别对部分退役人员每人2000元,本来是惠及“两参”老兵的利好政策,但执行起来难住了老兵,由于部分参战老兵档案里没有记载,战友证明又不予釆信,使他们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欲哭无泪,至今有的战友也未能享受此专项待遇。本应由组织出面审核认定的事,非要这些拖着残躯的老人自己查找证据,这些老兵心里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机关事业单位“两参”退役人员享受不了,他们认了。但同为企退“两参”老兵,却因本人拿不出证据而拒之门外,这到底为何我们很难理解。揭开援越抗美战争的神密面纱 与参战老兵的期盼诉求(图4)
          上述种种疑难,说到底都卡在社会不予公开承认的缘故。所以给援越抗美老兵参战认定已刻不容缓。
所谓社会公开承认资格认证是个“通天”的大课题。我们这孱弱的呼吁想改变这个现实不仅很难,甚至还有可能被视为“另类”,鄙为不谐之音。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不惜余力发出这样的“哀鸣”呢?其援越抗美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地位不被社会正视反被扭曲,使我们无法保持沉默;是那些越战幸存者抚今追昔,他们被边缘化后寄企公正,促使我们要划破沉寂提出诉求。
            2018年退役军人进行登记,表中未涉及参战事项,只是发了个《光荣之家》。援越抗美参战人员盼望国家对上述人员给争参战认定,发一纸参战荣誊证书或参战纪念章,这个要求不高,国家应该办得到。
           五盼对“两参”人员取消扶贫式补助,取消城乡、地域、行业、政企差别,制定统一的全国标准。现在的优抚是延续五六十年代的扶贫救济式政策,这与社会进入新时代的音符不相匹配,也很不和谐,有诸多不公正性。我们期盼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倾听援越抗美幸存者的呼声,有失公正公平的政策要进行改革,尽快出台符合新时代特征及“两参”老兵心声的优抚政策。
         我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这种呼吁不是倒行逆施,更不是节外生枝,是为了讨回公道,还其一个清白。 
 
 校对:周振伦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