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旅游随笔/

感悟北湖

作者:铁三师 赵洪寿 发布时间:2020-09-12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一) 五月的南充,天气变化多端。昨天还是凉爽的阴天,今天却艳阳如火。 满满激烈的一天球赛,让人困乏很多。晚饭后的思绪,仍在赛场上的一球一槌之间。有赢了的喜悦,有失误的叹息;有妙球球友们的喝彩与欢呼,更有因一球而全盘皆输的懊恼和诅丧。 为缓解
  (一)
  
  五月的南充,天气变化多端。昨天还是凉爽的阴天,今天却艳阳如火。
  满满激烈的一天球赛,让人困乏很多。晚饭后的思绪,仍在赛场上的一球一槌之间。有赢了的喜悦,有失误的叹息;有妙球球友们的喝彩与欢呼,更有因一球而全盘皆输的懊恼和诅丧。
  为缓解压力,放松情绪,我们战友三人决定夜游北湖。
  北湖在历史上与南充文化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自西汉初置安汉县以来,即为城内官绅士民往游之处。明宰相陈以勤的别墅即在湖西北畔报恩寺旁。其子陈于陛少时拜任瀚为师,攻读于城西果山下万卷楼旁的金泉书院,常游北湖,至万历二十二年亦官至宰相,历史上父子为相的仅南充陈氏一家。
  陈以勤很重视文化教育,隆庆四年,60岁致仕回南充后,在城西建金泉书院,其时知府饶景晕亦于湖边建嘉陵书院。清乾隆二十九年,知府沈澹园及后任知府沈清仍于北湖附近建懋修书院,光绪二十五年,知县马道节将懋修书院更名为朱凤书院。
  感悟北湖(图1)北湖是一片古老的水域。在汉代是“鱼池”,明代称“北湖”。明万历时知府饶景晕在湖边建《嘉湖书院》,故又名“嘉湖”。民国8年,购乐至天池重瓣置于湖中,故又名“莲池”。1984年再建公园时,定名“北湖”,时任国家主席的胡耀邦题写了“南充市北湖公园”匾名。
  自从1985年9月9日国务院将苍溪划规广元管辖后,有30年没去过南充了。踏进翻天覆地的娘家,真还有不少的陌生,从絲绸宾馆到北湖公园,却不识路径了。
  “过前面红绿灯口左转嘛、向前走一百五十米再靠右就是那儿”。
  在热情大方的美女指引下,我们顺利到达。
  夜幕下的南充,灯火阑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高楼的霓虹灯、各式各样的路灯与车灯交相辉映,五彩缤纷,真是一片光的世界。 
  喧嚣了一天的南充,此时安分了很多。北湖公园,更显那么的安静、清静和文静,愰如一世外桃源。这里没有车声,没有了热浪,没有耀眼的光芒,没有了喧闹和嘲杂。只有林荫与小路,只有游人与静静的湖水,只有荷影与月色。多姿而秀气的路灯,佇立在树下、湖边、桥头和花台中。柔和而明亮的灯光从绿阴中透出,洒向路面,洒在湖中,斑斑点点,树影婆娑。湖水中的圆月不时被三五成群的鱼儿搅得支离破碎,波光鳞鳞。远处亭台楼阁的倒影也被扭曲,平复,再扭曲。平静之后,仍不失在水中的气派与别致。几座造型各异的拱桥,如掛在湖中的月亮。有的月圆如镜,有的弯月似眉;有的灯光明亮,张揚如虹;有的藏在绿水深处,如待嫁深闺,含情默默。三三两两的游人,有的在彩虹之上,有的在圆月之中,有的消失在弯月的尽头,情郎与彩裙掩没在绿叶之间。偶尔一阵清风拂过,荷叶摇曳,翻起一塘绿波。如絲似线的柳枝在微风中飘荡,送来一阵阵柳的清香。
  最有情趣的要数那竹林幽径了。和家乡一样的一丛丛慈竹,粗壮挺拔,节高枝劲,叶绿如染。新竹青粗,昂首挺胸,居高而出。母竹黄中透绿,苍健慈祥。节复一节,千枝万叶,却始终勾头俯视,像是给游人行礼与打招呼。蓦地,板桥先生“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之语犹言在耳。虽后浪推前浪,新人胜旧人是定则,但前辈养育教导之恩,更不可忘矣!
  石板小径,弯弯曲曲通向湖中,通向亭榭,通向夜色的深处。
  路边情侣椅上,有靓男倩女,卿卿私语;有手机族的独侠,机屏闪灼,目无路人;有古稀杖朝老翁,双手扶杖,独享夜色;也有年轻的夫妻,婴儿车留下满脸的光华。
  熙熙攘攘的人流从身边穿过,漾起微微的风。有猛男夜奔的汗味,有白领古龙的水香,有驱蚊防暑的风油精,也有少女清纯的茉莉风新。
  更诱人的,还是路边那簇簇盛开的小花、嫩绿的树叶、青葱翠竹、荷叶莲花发出的清香和湖边泥土的芳香。它们没有化学香那种燥动,那么喧染,隐隐约约,絲絲缕缕,沁人肺腑。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江南风景,在北湖更显其落落大方,端庄秀丽,风姿绰约。
  喜欢留住景色的游人,当然不会放过任何值得留恋的瞬间,闪光灯从不同的方位,把夜色里的景物照得隐约可見。一切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悠闲,那么的自然 ……
 
(二)
 
  跨过曲径尽头的拱桥,便是年轻人宵夜的去处。嗞嗞冒烟的烧烤,让人馋涎;高大轮角分明的啤酒杯,半杯淡黄满杯花,惹人贪杯;更有那峨眉的嫩芽、铁观音的浓香、龙井尖叶的翠绿、茉莉花茶的清香,从关不住的各式茶杯中飘出,使人顿生茶欲。加上那些雅致的桌几,奇异的座椅,错落有致,古色古香,人景交融。时而喝五么六,欢歌笑语,还真吊人胃口。我们东瞧西看,想一品北湖的夜色,却早巳座无虚席,望湖兴叹,让人恋恋不舍。
感悟北湖(图2)  最热闹的要数靠湖边的欄栅处了。许多少儿和弄鱼者,不时撒向湖中一把鱼饵,顿时引来几百条鱼儿争食。鱼儿大小不等,长达半米,重有十斤之多;短不过尺,也斤者有余吧。更有鱼子鱼孙,寸余之躯,称不足两。有的刚劲勇猛,过之起浪。有的轻盈如镖,来去无痕。有色白如雪,有身黑如炭;有红绫裹体,也有黄袍加身;有的纹身花白,有的五彩斑斓。洞观魚儿们的硕健体魄,足见其北湖的水净质优,营养颇丰,它们才会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吧。争食者们的千姿百态,时隐时现,赢得弄魚者们的窃喜与欢笑,引来更多的游客驻足,形成又一道湖中之美景。
  看来水族与人类无异,为了生存,为了点滴利益,什么风险都可能去冒。一把撒下,无数张贪吃的嘴吧立刻吃下,不管是卫生还是不洁,不问是否有添加剂还是有澎大素?不管是自然之物还是转基因产品?它们全然不知与不顾。天上掉馅饼,不吃白不吃。不知是湖小鱼多僧多粥少,还是穷山辟壤贫困所致?那样的你抢我夺,那样奋不顾身。我想,总是为了生存吧。然弱者、小鱼跟本粘不上边,尊老爱幼、礼让在水族可能全然不讲吧。再观之那些抢食的勇者们,尽都是些腰圆膀阔,肥头大尾,衣着华丽,不象是缺衣少食之鱼。而且信息灵通,垄断水面,恃强凌弱。好事一来,它们便一涌而上,一抢而空。一有风吹草动,便逃之夭夭。唉!为鱼之道与某些为人之道颇有相似之处矣。
  不过,“香饵之下,必有铣钩”之警句还是不被广大魚儿们所领悟,更没传递给鱼子鱼孙们。美丽天性的鱼儿,成为弄鱼者们的钓中之物,碗中之羹。更可怜的是,流传千古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古训,也不知被多少自以为聪明的智者、百姓的“父母官”所印证。他们原也出身贫寒,也是莘莘学子,受恩国家,录其为国家所用。开始尚能勤学苦练,洁身自好,信誓旦旦为民服务,永遠做人民的公仆。一旦加冠进爵,便身居庙堂之上,发招于想象之中,自高自大,夜郎自大,见利忘义,贪图享乐,损公肥私,中饱私囊。明知是铣钩毒饵,还狼狈为奸,也照吞不误,成为十足的仓中硕鼠。脱去他们光鲜的外表,里面却是那么的污浊不堪。平时满嘴的道德文章,道貌岸然,正人君子之相,剖开一观,却是一肚子的男盗女娼,口是心非。最终沦为阶下囚,为世人所不齿!
  悲夫!我为为嘴送命的鱼儿悲哀!更为那些敛财成囚的贪官们悲哀!悲哀他们与魚儿无异,枉为人矣!更为他们在做自由人不“觉”,身不由已时才“悟”而感到悲伤。

       (文中插图系艺术现场群李兆聪战友摄影作品,李敏战友推荐)

 
校对:   郭建英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