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友情来稿/

石磨的记忆

作者:秦世江 发布时间:2020-12-08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新的一年就要到了,老伴回到郊区乡下家里,淘洗了自己种的一编织袋小麦,又装了一编织袋玉米,我俩骑着电动三轮车运到电磨房。电磨房有磨玉米的,有磨麦子的,除磨玉米几乎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协助,不到1个小时,200斤的小麦和玉米全部加工完毕,面是面,麸

石磨的记忆(图1)
 
       新的一年就要到了,老伴回到郊区乡下家里,淘洗了自己种的一编织袋小麦,又装了一编织袋玉米,我俩骑着电动三轮车运到电磨房。电磨房有磨玉米的,有磨麦子的,除磨玉米几乎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协助,不到1个小时,200斤的小麦和玉米全部加工完毕,面是面,麸是麸,分离的干干净净。我们付款装车返程回家,心里赞叹着电器化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在村头,我看到一片被土埋了大半的石磨盘,不由沉思勾唤起对儿时石磨的记忆。
       我家有个石磨,安放在院子里西南角。原先是露天的,由于刮风下雨都不能磨面,父亲便找来几个木料,搭个棚子,上面盖点玉米秸秆,周围用高粱杆围着,能遮风挡雨磨面就不受天气影响了。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家饲养着两头牛和一头毛驴,磨面时有时套着毛驴,有时套着牛,无论用毛驴或牛拉,需要蒙住他们的眼睛,否则它们就不转圈儿,不仅不拉磨转圈,还要贪吃磨盘上的粮食。它们欺骗我年纪小、个子矮,拉不走推不动,急的我哇哇大哭,只有爷爷和父母亲赶来,给它们带上蒙眼,吆喝一声,它们才围着磨道乖乖转圈圈。
      
石磨的记忆(图2) 拉磨毛驴走得快些,一斗多粮食,从早晨到半晌午就可以磨完。牛走的很慢,早晨套上,中午卸下让它吃料休息,下午还要继续,直到掌灯时分才能结束。
磨面时要把粮食堆放一些在磨盘上,随着吆喝声和驴踢的嗒嗒声,磨盘的上片开始转动,粮食顺着上面的磨眼缓缓流下,从上下结合的缝隙间落下,然后收到箩筐里来回晃动,面筛过后再倒上磨盘,这样反复操作,直到粮食变成面,剩下麸才算磨好了。
       用毛驴和牛拉磨也需要科学安排时间,一般都要在农闲时。若农忙,老牛和毛驴需要拉力耕耘田地,或拉石磙在场上碾压麦子、谷子或豆子。农活很重,担心驴和牛体力有限,吃不消,累病了,就不会再使用它们拉磨。若急需磨面怎么办?只得人去推磨。记得我和小三岁的妹妹推过多次磨。一圈又一圈,转得头晕眼黑,推一阵歇一阵,筛一阵再推一阵,那时的孩子特别能吃苦,能干活。后来成立了互助组,又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和牲畜都入了社。我家也不例外,两头牛和毛驴都归了生产合作社。公社化后改为生产队,磨面用牲畜需要提前向饲养员申报,饲养员向生产队长汇报批准后,由饲养员统一安排。有时用马,有时用驴,有时用牛,无论用什么牲畜,我印象中的磨面都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
       上世纪60年代中叶,村里通了电,也在村西头的庙里安装了电磨。当时人们习惯把电磨称作钢磨,由村里的电工管理,全村200多户人家磨面都找电工排队,排在白天就白天,排在夜里就夜里磨,虽然筛箩仍是人工,但比石磨快多了,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发展进步。
       一次我家排在后半夜,母亲照顾家里的小弟弟去不了,我和妹妹去磨。我们住村东头,电磨在村西头,街上没有路灯,黑洞洞的。我让妹妹在磨房磨面,我摸黑挑面往家送,走到一个无人处,不知是鸟还是兔子,忽的窜出吓的我头皮发麻,头发似乎都竖了起来,当时不知道是怎么走回的家。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孩子实不易啊!


 注:作者原铁道兵四师战友,转工后调铁十五局二公司宣传科任科长、项目书记、项目长、高级政工师等。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