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友情来稿/

歌声飘四方,铁魂永长存

作者: 陈欣雨 发布时间:2011-01-23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真诚推荐 : 有时,我常问自己,我们铁道兵给社会给人们留下了一些什么?在祖国大地留下了一条条铁路?在丛山峻岭留下了一缕缕忠魂?在共和国发展的历程留下了一段独特的历史?都是,又都不是。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铁道兵在整个中华文明进步的谱系中,留

      真诚推荐有时,我常问自己,我们铁道兵给社会给人们留下了一些什么?在祖国大地留下了一条条铁路?在丛山峻岭留下了一缕缕忠魂?在共和国发展的历程留下了一段独特的历史?都是,又都不是。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铁道兵在整个中华文明进步的谱系中,留下了一种精神。令我们特别感到欣慰的是,这种精神,社会没有遗忘!人们记住了我们;时代记住了我们!纪念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四十周年战友重走成昆线那些感人的场面和情景,显示的是社会和人民对我们的记忆;今天我们应方鹿战友之约,推荐发表的陈欣雨同学的这篇《歌声飘四方,铁魂永长存》文章,以及前面由他推荐的几篇他的学生的文章,就体现了时代对我们的记忆。陈欣雨同学以本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力压其他全国重点大学的考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不愧为时代的骄子,成为今天这个知识时代的代表性缩影。我们从她(以及她的学友)——这个新生代的文章里,从字里行间,我们很清楚地体味到当初我们老铁历史对她的感染;也深深地感受到一种铁道兵整体生命的历史延续——我们铁道兵精神的传承。这,就是时代对我们的记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铁道兵的精神,是共和国发展中积累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是我们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陈欣雨同学的这篇文章,以“一首歌曲,一世相随; 一里铁路,一座青坟;一条成昆,一种精神;一次经历,一生鼓励”为四个小标题,谈到了我们熟悉的那首军歌、谈到了我们那些牺牲后静静躺在成昆的战友、谈到她理解的铁道兵的精神、随同老师行走成昆的经历及其对她人生的影响。在清丽流畅的文笔中,洋溢着真情的缅怀和纪念,读来令人感动和温馨、非常值得认真一阅。
    编发这篇文章之际,除了一如既往,对陈欣雨同学表示我们老铁们的谢忱和祝福外,我还想表达对蔡方鹿战友的深深的敬意!作为我们战友的杰出代表之一,在他的身上,不仅体现出不怕艰难,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个人奋斗精神,更重要的是,他自觉地用真挚的战友深情、用铁道兵精神来感染和引领他的学生,告诉他们作为一个人对情感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困难的坚韧.......。从而反映出一个曾经的铁道兵人的纯洁的价值理念、终极性的人文关怀、以及高尚和博大心胸。他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我们对我们的下一代,是不是也有某种义务,告诉他们父辈曾经的艰苦奋斗和不屈不挠的坚定与奉献呢?!......。
  我们真诚、隆重推荐陈欣雨同学的这篇文章!    
                      
                                                 【编者】
方鹿战友来信转载如下:
政湖战友:您好! 
    我含着热泪读完了我指导的硕士生陈欣雨同学写的《歌声飘四方,铁魂永长存》一文,很受感动。本来这次纪念成昆铁路通车四十周年活动,因陈欣雨同学要办理毕业及转移档案等手续未能成行,但她结合自己去年走成昆线的感受和受到的教益,对她考上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本专业博士第一名的帮助,有感而发,写了这篇文章给我。她取得的这一成绩确实来之不易,我校只是一所普通师范大学,她能够只用两年时间就提前一年毕业(这在我校也是第一人),并力压其他全国重点大学(211、985大学)的考生,以本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博士,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确实难能可贵。从她文章中可以看到铁道兵精神(铁魂)对她的激励和帮助,这是我们老铁们都引以为骄傲的。当然,她自己的刻苦用功、锲而不舍也是很关键的。现将此文发来,特向您推荐,请修改指正为感! 专此 顺颂暑安!
                                                                                                                                                   方鹿
                                                    歌声飘四方,铁魂永长存
                                                                      ——纪念成昆线通车四十年有感

      今年成昆铁路通车四十年了,我的研究生导师蔡方鹿教授于6月下旬又带领着我的师弟师妹们一起赶赴西昌参加“重走成昆线”的纪念活动,很遗憾由于其他的事情我没有跟随,但是一想到去年的这个时候同蔡老师一起走在成昆线上听他讲述那段铁道兵生活的情景,思绪不由得飞向了那座满是红艳艳的三角梅的城市,伏案提笔,感慨万千。
一、一首歌曲,一世相随
    “背上了(那个)行装,
    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
    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第一次听到《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这首歌是在去年6月我们师生一行九人从西昌出发,前往德昌烈士陵园的路上,蔡老师在车上深情而又激动地唱起了伴随他一生的壮歌,这首不知道激励了多少战士的勇气,也不知道鼓舞了多少铁军的干劲的歌曲。听他讲述,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仅铁道兵爱唱这首歌,其他的军人甚至中央首长也喜欢唱这首歌,而且连老百姓也爱唱这首歌。这首歌,一唱就令人振奋,气壮山河,勇往直前!蔡老师说,“每当回想起这首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歌,眼前仿佛就浮现出当年和战友们一起战天斗地的情景,现在虽然过去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但我们仍然没有淡忘!”
      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感情让人难忘,亲情与生俱来,爱情可遇不可求,友情让人回味良久,而其中的战友之情,那种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建立起的同生共死的赤诚之交,让人弥足珍贵!这真是一首不老的歌、一首振奋精神的歌、一首值得永远怀念的歌!每当回忆到蔡老师唱这首歌,我仿佛听见了那永恒不变的“铁兵情结”,还有那遥远的岁月追忆、火红岁月中的青春年华和今天依然还在的豪情,我能够看到蔡老师眼睛里莹莹的泪光以及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二、一里铁路,一座青坟
      铁路,蜿蜒在高山深谷之间,德昌烈士陵园,坐落在茂密葱郁之中,六十多位铁道兵烈士,就这样静静地躺在那儿。听说为了让他们看到成昆线,所以陵园修在这个山头,这样他们就可以一直俯视着那条用血肉筑成的铁路。让我最触目惊心的是我刻意的去观察了他们的出生日期和牺牲日期,大多才十七八岁,那是怎样的意气奋发的年月,那是怎样的豆蔻年华!“在我们修铁路的时候,平均下来一里铁路就要牺牲一名战士!”蔡老师的话让我心里五味杂陈,既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可爱又可敬的战士而感到骄傲,更为如此年轻的生命就永久定格而感到难过和悲痛。但是,我更明白,那是祖国的需要和时代的使命让他们为之不顾一切,为之奉献生命,墓碑上的一个个名字已经渐渐模糊,我的眼泪里出现的是两个字:“英雄”
三、一条成昆,一种精神 
      青藏铁路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海拔最高、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可是又有谁会想起那条全长1090.9千米、从高原到盆地,北起四川成都,南止于云南昆明,纵向贯穿了四川西南部和滇北地区的长龙、被联合国确认为人类在20世纪征服自然而创造的三项最伟大的杰作之一的成昆铁路?更不会记起、甚至脑中根本就没有关于“铁道兵”的任何概念。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陆军的一个工程技术兵种,(包括铁路、隧道、桥梁、建筑、舟桥、通信、工程等部队),他们以“大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为铿锵誓言和战斗口号,经历过抗美援朝,援越抗美,血洒邻邦;随后,他们又以“汗水溶化千层岩,风枪打通万重山”的气概,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为祖国的锦绣山河编织万里铁路网,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筑路生活的锻炼和生与死的考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用一腔热血谱写着筑路春秋!
      我近距离了解铁道兵和成昆铁路是通过跟随蔡老师走成昆铁路德昌段得知的。在炎炎烈日下,蔡老师带着我们徒步行走了金沙隧道和腊鹅二号隧道,以及沿途的路基、桥梁。我们只能按照机械的记忆一步大概迈多大步地走在漆黑的隧道里。一路上,蔡老师给我们讲述着当年打隧道的艰辛,由于地质破碎,经常塌方冒顶,伤亡了多名战友,尤其是1969年春发生的金沙隧道大塌方,蔡老师率领2连8班奉命抢险堵塌方口的惊险情景。我仿佛能够听到哗啦啦巨石落地的塌方声、战士们用木料填堵塌方口掌子面铛铛的敲打声和战友们之间奋不顾身的鼓励声……金沙隧道对于蔡老师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他亲自参与了这条隧道的修建与抢险。“等我百年之后,我的骨灰就洒在这里,永远和牺牲的战友在一起……。”蔡老师的话让我的眼眶湿透,我很庆幸在我的读书阶段遇到这样的好老师,也为我有这样的好老师而感到骄傲!
四、一次经历,一生鼓励
      在回来的火车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窗外的风景不停交换,但是无论是怎样的景色,都有一条铁路蜿蜒伴随,那是多少青春和生命换来的啊!他们战胜了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在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冒着塌方的危险、泥石流的冲击,怀抱一腔热忱,硬是用自己的肩膀和身躯创造出人间奇迹。点缀在绿色之中的山区村落,也许我们可爱的铁道兵战士曾经路过那里,热情地和乡亲们打招呼,帮彝族同胞干农活……。也正是怀抱着这种大无畏的铁道兵精神,才成就了如今的这条己建成通车四十年、为彝汉各族群众带来幸福的钢铁长龙!
      去年6月到今年3月,正好是我考取博士的准备阶段,感谢有这样的一次经历,不止是蔡老师,还有数十万的铁道兵战士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我在复习期间更能够忍耐枯燥和艰辛,让我也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在铁魂精神的感召下,我克服了种种困难,用两年时间完成三年硕士生学业,提前一年毕业,以综合成绩第一名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为博士生,导师为当代著名哲学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奠基人张立文教授,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感谢蔡老师,更感谢珍贵的西昌之行对我一生的鼓励!激励我永远前行! 
                                                                                                  【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   】

 

(责任编辑:)
上一篇:那里花正红
下一篇:汽笛为你们而鸣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