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友情来稿/

为由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作者:解茗 发布时间:2011-01-23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观北京卫视台《我爱你,中国》之成昆铁路和大三线建设节目有感 2009年9月18日,适逢我们的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她的60华诞之际,北京卫视台制作的《我爱你,中国》大型专题节目播放了成昆铁路和大三线建设一集。在这一集里采访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观北京卫视台《我爱你,中国》之成昆铁路和大三线建设节目有感
   2009年9月18日,适逢我们的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她的60华诞之际,北京卫视台制作的《我爱你,中国》大型专题节目播放了成昆铁路和大三线建设一集。在这一集里采访了许多位当年成昆铁路的建设者们及其他相关人员,带我们重温过去,走进了那段充满汗水、血水与泪水,光荣与梦想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采访者回顾,1954年6月,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川滇交界的暑期找矿实习中,意外的发现攀枝花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源,这对当时经济水平低下,能源紧缺的中国,可说是一个极大的惊喜。后来,由于中国当时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关系敏感紧张,出于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需要,中共中央提出要进行“大三线建设”,即将一部分对国家经济及安全有重大影响的电子、能源、航空、兵器等相关工业相继内迁西南、西北等战略纵深地区的决定。因此,无论是为了实现将攀钢这个聚宝盆中的宝藏运输出去的目的,还是为配合“三线建设”的需要,修筑一条可以改善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密切西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且经过攀枝花的成昆铁路,就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事情。据当年铁道兵十师战士,后任职于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的许铁生先生介绍,在当时,这条势在必行的铁路却被很多人视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最终确定被选择修筑的西线所要经过的青藏高原边沿破碎的板块冲突带更被外国专家形容为“地狱之门”,中国要修成昆铁路的念头也被讥为“中国人简直是疯了”……,声称即使建成了铁路也会被狂暴的大自然破坏。
     40多年过去了,成昆铁路已承载了无数人员和物资的往来,为西南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以及资源的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送给联合国的第一件礼物,就是一件象牙雕成的成昆铁路模型。它与美国的阿波罗宇宙飞船带回的月球岩石、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模型一起,作为人类征服大自然和进入宇宙空间的证明,于1984年12月8日,被评为联合国特别奖,放置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大厦中。这段铁路的建成,并不是什么上天独厚中国、天赐奇迹的神话,而是中华无数好儿女用他们的青春、汗水、心血乃至生命,所浇灌出来的一朵最美丽的鲜花。
   被采访者北京第一批奔赴北大荒青年志愿垦荒队队长杨华所说的,当年成为志愿者所要遵循的三大原则让我印象深刻:第一,自愿;第二,不要国家一分钱;第三,去了就不回来。这三条原则,不仅属于所有的拓荒者,同样也是所有参与成昆铁路建设的人们心中共同的信念。在那样偏远的荒山野岭,简陋的条件下,去修建一条被很多外国专家认定为修路禁区,不可能修成的铁路,前路的艰辛与困苦、流血与牺牲,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但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的去了,完全将个人的利益与得失抛诸脑后,只为心中的一个意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正是在这样的信念的鼓舞下,原本娇弱得连鞭炮声也会害怕的年轻女孩胡清碧变成了一个冷静出色的铁道兵一师的爆破技师。她在一线工地当技术员,人精干泼辣,完全不像个女孩子。什么重活累活都抢着干,打隧道时粉尘沾得全身都是。打眼放炮充满危险,她也没退缩一步。每天施工完毕,她跟战士们一样都是一身泥,照样爱说爱笑。后来她因为表现优异,被解放军选为九大代表,她是铁道兵部队的荣耀。
       本以在家庭的护佑下安然生活的高官幼子铁道兵五师的孙剑明却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永远的留在了那段铁路。原本在修通成昆铁路后还要准备到坦桑尼亚去修建坦赞铁路支援世界革命的孙剑明,却在成昆铁路通车前的两个月,与另外两名战士在九道拐隧道施工中被巨石砸死……。直到为孙剑明处理后事时人们才知道,这位烈士是当时四川省民政厅厅长最小的儿子。铁五师师长顾秀闻讯赶到成都,面对老领导一脸愧疚,说:“首长,对不起。这种事怎么出在咱们家……。”这位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老厅长却沉下脸来:“这是什么话?别人家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吗?”这种情操令人感佩。
      采访中,很多人都说,这种精神现在的我们无法明白。是的,对已经习惯了为自己打算,以“用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为原则的年轻一代来说,这种精神、这份无条件的付出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看着节目的我们,在被先辈们感动震撼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与羞愧,去思考一下在物质水平飞速发展的今日,我们是否失落了一些最为宝贵的精神和品质?我们又该怎样寻回……。
   成昆铁路是一个奇迹,是中国人用智慧与勇气、汗水与鲜血创造的一个奇迹,而这奇迹的背后,是太多人的付出与牺牲了。节目中,冷长明先生那只嵌满了石子的手臂让人怵目惊心。二等功臣冷长明当时是铁道兵五师的一名参军不久的隧道兵。他们连队负责施工的枣子林隧道按照预定计划要在当年10月1日前完工,向新中国成立20周年大庆献礼。在学雷锋纪念日的1969年3月5日的排除哑炮的施工中,突然,一声巨响在冷长明耳边响起。……他的全身一共有大大小小的伤口100多处,爆炸巨大的威力把无数块小碎石深深嵌进了冷长明的整个左半边身子,从脸,到脖子,再到肩膀、胳膊,还飞进了双眼和耳朵里。因为块头太小、嵌得太深,绝大多数碎石无法取出,只能一辈子留在冷长明的身体里。将近40年过去了,逢到变天就会疼。可想而知,当年修成昆铁路的危险与艰辛。
      采访中人们述说的小战士临死仍念念不忘毛主席的事迹让人动容。那是大相岭隧道塌方,一个小战士胸部以下都被埋住了。塌方还在继续,四周险象环生。战友们跪在他身边,想用双手把他刨出来,却被小战士制止了。他问战友,我们修成昆,毛主席知道吗?战友哭着回答,毛主席知道,毛主席还说,成昆铁路一天不通车,我就一天睡不好觉。小战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随即抓起手边一块尖利的石头,狠狠向自己的头部砸去……。另据铁道兵十师老兵沈绍国讲述,当年有一位班长牺牲在隧道施工的大塌方中,在清理施工现场时,这位烈士已经被巨石压成了一个平面。为了开追悼会,把烈士遗体做成一个人形。讲述到这里,使我深受触动和感动。而一次山洪爆发带走了一个排45条年轻鲜活的战士生命的惨剧则不仅让荧幕前的我们唏嘘,也让节目中一直表现冷静的胡清碧女士,在事隔40年后讲述此事时仍难抑激动,潸然泪下……类似这样的故事,在成昆铁路的修建中,发生得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我的老师,蔡方鹿先生,当年修筑成昆铁路铁道兵部队十师中的一员,也是这次电视节目的受访者之一。他曾对我们讲过他在修建铁路时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说的人语气平淡,听的人却感惊心动魄,深深体会铁道兵们的付出与艰辛。蔡老师幸运地躲过了那几次死神的招手,而今,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已成学术界人人敬重的一位专家。但有很多很多的铁道兵们,却没有这份幸运,将他们年轻的生命早早定格在了某个意外的瞬间,将他们的鲜血永远洒在了成昆铁路线上。几个月前,我们8位同学曾随蔡老师一起到德昌县烈士陵园为他当年牺牲的63名铁道兵战友扫墓,望着那一座座墓碑,上面简单的写着他们的名字、生平及牺牲时的年龄:21岁、20岁、19岁……很多同学都不由湿润了眼眶。他们的事迹没有在节目中被提及。但,他们不会被遗忘,在每一位他们的战友、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他们永生不朽,与祖国山河大地同在。节目中说,成昆铁路每2.5公里便有一位烈士牺牲,坐在车上的每分钟都有可能与一位烈士的英魂相遇。那么,请各位英灵,仔细的聆听,每一位乘客的心底,对你们的感激与敬意。你们的付出与牺牲,换来的是铁路沿线整整2000万人命运的改变,使原本闭塞的西南地区整整前进了50年。正是由于有了你们和像你们一样的热血青年,贫穷落后的中国有了今日的富饶强大,而我们这一代所要做的,就是沿着你们所铺就的路,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走下去,让我们的祖国,在下一个60年,更好、更强!
      很喜欢节目的其中一个片段,几位昔日的铁道兵们一人一句,再度唱起当年那首感染激励了无数人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唱者已从青葱少年到两鬓染霜,歌声中的勇敢与激昂伴随着他们走过多年来人生路上的风雨。在歌声响起的刹那,歌者与听者都一同回归那个火红的年代,还有那为了理想与信念、家国与人民而无怨无悔付出的青春年华。“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人生一世,曾做铁道兵,值得!足矣!
      这就是那首动听的军歌:《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作词:黄荣森 作曲;郑志洁
      背上了(哪个)行装扛起(哪个)枪,
      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
      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哪个)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了(哪个)行装扛起(哪个)枪,
      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
      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
      今天汗水洒下地,明朝(哪个)鲜花齐开放。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啊,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作者解茗: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二年级研究生  】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