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国内建设/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

作者:幺树燕 发布时间:2017-06-17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么树燕,她父亲是原铁三师副师长。从小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志在四方,她的血管里奔涌着父亲的血。正因如此,才有了对铁道兵的爱,对八师医院的爱。写出了经得历史考证的大作,这篇史料的每个字,每句话,每张图片,都是她心血的结晶,真情的付出。写回顾历史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1)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2)

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回顾。


在战火硝烟中诞生,在改革开放中涅槃,在市场风云中掘起。

70载曰月盈昃,晨宿列张。一种精神从未远去,以艰苦为荣,以劳动为荣,以当铁道兵为荣。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铁道兵永远镌刻在祖国的史册里。

铁道兵的前身一铁道纵队,1948年7月5日成立大会在哈尔滨"极乐寺"召开。铁道兵从“极乐寺”横空出世那一天,就向世人宣示:"极乐"、"极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继承了炎黄子孙优秀品德的铁道兵,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铁道纵队是应解放战争的大兵团做战,对铁路运输保障的需要而组建的。野战軍打到哪里,铁路就抢修到哪里。铁路抢修到的地方,就是医务人员的战场。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3)

一,枪林弹雨救伤员,抗美援朝铸忠魂。

铁八师医院的前身一47年组建的华东軍区第一野战医院。参加过抗曰战争,解放战争。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立即赶赴到吉林省磐石县。整编为东北軍区第十二陆军医院,共1000多床位,收治从朝鲜前线送下来的伤病员。1954年抗美援朝结束,在医院中抽调整编第51预备医院院长栾兆峰。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4)

二,建院起家黄河边,终身献给铁道兵。


1957年7月5日,中央军委命令第51预备医院集体转业到铁道兵(后又穿上军装),为铁道兵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栾兆峰率朱忠萍,徐凱,于干,袁江,代云,姚敦礼,付冼溶,李占文,王成慧,任洪海,赵彬,王亮飞,孙春阳,曲延英,郑文水,吕道永,赵永贵,扬淑敏,田保忠等200多名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革命们,离开磐石向内蒙古进军。9月在黄河边荒无人烟的磴石县海勃湾(今日的乌海市),负责收治修建包兰铁路土石方工程的劳教人员和附近施工架桥的部队官兵。陈绍朋,肖金玉等多名老革命陆续参加包兰线铁路建设。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5)

三,转战南北忠于党,赤子之心为革命。

1959年7月25日,包兰铁路通車后。铁道兵第一附属医院整编为铁八师后勤卫生营。营长栾兆峰率全营官兵跟随铁八师部队转战到湖南长沙待命。随后转战到杭州金华,修建金华到温州的战备铁路。1963年转战到江西临州抚州等地修建战备铁路。卫生营全体官兵一致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放下自我全身心投入部队的救护伤病员工作。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6)

四,成昆铁路创奇迹,赤胆忠诚救伤员。

1965年,八师卫生营扩编为八师医院。挺进云南,参加成昆铁路建设。医院在禄丰县一平浪镇敦仁的一个山坡上建起医院营房。这里是少数民族彝族地区且经常有狼等野兽出沒。

在成昆线旁;在茶马古道上;在崇山壑谷里书着青春岁月,创造了医疗奇迹。院长栾兆峰,政委张华荣,付院长郑乃沛。医务处主任徐怀印。政治处主任吴庆祥,干事熊建国、黄继才。院务处长柴海春,齐德君,林变昌。
内科辛昌源、陈绍朋、肖金玉、代云、袁江、李辉、易炳才、徐玉兰等。
外科于干、蔡瑞华、姚敦礼、付冼溶、李占文、荣锦、孙宝权、孙立法、柳吉明、鲁连城、李俊红、李殿挺、金连城、曾祥德、田保忠、李崇荣、蒋光富等。
传染科朱忠萍、印广贤、付庆华、刘炳文等。
门诊徐凯、孙秀英等。
口腔科毛医生、张春明、邹金华等。
药房王桂兰、张玉华等。放射科李均烈、左兆彩等。
检验科郑文水、刘连芝、王桂云、刘成富、石光炳等。劳卫所唐燕生、巴德良、冉医生等。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7)

成昆铁路地处世界有名的地震带,滑坡,泥石流,塌陷,频繁的山洪爆发,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外国专家预言此处不能修铁路。工地施工环境极其恶劣危险,隧道塌方频繁发生,工伤及疾病空前的多。面对大量复杂的颅脑外伤,多发性骨折,急腹症,肝炎,菌痢,结核等伤病员,受限于工地处在深山壑谷无法外送。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8)

为了支援大西南三线建设,尽快抢修成昆铁路。65年,66年,68年,69年大批新兵入伍。北京铁道医学院,四军医大等多所大,中专医学院校大,中专学生纷纷参軍来到八师医院。一批批医学技术骨干金连城,孙宝权,张春明,唐燕生,刘连芝等及空軍疗养院2O多名护土调干到医院。
这些科班医学技术人才,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严谨的执业理念,吃苦耐劳,胸怀报国之志,情系铁道兵绿色軍营。全院官兵团结一致。伤病员的到来就是无声的命令。经常废寝忘食连续作战,战斗在临床第一线。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9)


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没有节假日,没有蔬菜吃,喝的水是黄泥汤,早上一盆水洗脸,还要留到晚上洗脚。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及简陋的医疗设备。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就提着马灯查房,打针,手术,清创缝合,换药。没有影响医院救治伤病员的任务完成。在无影灯下,病床旁边,都留下他们的汗水和苦水。一间间手术室,一间间病房,化验室,放射科,药房,劳卫科,供应科,通信班,党办,院办,后勤,炊事班都留下老一辈官兵们艰辛的足迹。

成昆铁路胜利建成被称为20世纪三大建筑奇迹之一。这里也有铁八师医院全体官兵的功劳。真的,祖国不会忘记我们,山河不会忘记我们。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10)

五、巴山风雨情难忘,救死扶伤写青春。

肩上的风尘还没有来的急清洗;几年的夜以继日的连续作战,疲惫的身躯还沒有来的及酣睡;多少战友还没有来的及照张相片。70年就接到修建襄渝铁路的命令。

师医院跟随八师部队同时挺进四川大巴山。来到四川省万源县。医院住扎在万源中学。院长栾兆峰,政委郭怀让。全院干部战士在院长政委和各所(科)长教导员的带领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遵循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精神。一面医院要生存,一面要完成救治伤病员任务。
在万源及以后每年增添的新生力量,这一批批的"飞天"来自北京,四川,重庆,甘肃,东三省,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的男,女兵,及来自山沟跟随部队接地气长大的青年娃。他们憨厚,诚实,古朴,青春活力,阳光帅气,吃苦耐劳,默默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给医院增添了无限的战斗力。一起挖中药,建药厂,打猪草,喂猪,磨豆腐,到炊事班锻炼,打赤脚踩煤作煤饼,晚饭后还要到球场上砸石渣等。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11)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12)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13)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14)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15)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16)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17)

四軍医大毕业的医生谭旭明,1979年考上文革后第一批解放军总医院的耳鼻喉科研究生。一軍医大,四医大,七军医大,哈医大,大連卫校,川医等大,中专院校分来一批批年青医学生给医院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和重要的技术骨干力量。他们兢兢业业,刻苦认真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苦中有乐,又红又专。医院各学科医学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姚敦礼所长带领二所医务工作者,大胆谨慎开展巨大肾囊肿切除术获得成功。二所全体干部战士在创伤外科有所创新和研发,曾派代表参加全軍创伤外科协作研讨会介绍经验。被评为先进单位。辅诊所强艳晨针灸治好聋哑病人,出席铁道兵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大巴山的岁月里,医院全体官兵昂首挺胸,发挥出最大才干,为祖国交了合格的答卷。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18)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19)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20)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21)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22)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23)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24)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25)

六,征途磋跎古木兰,医学史上创辉煌。

1973年部队陆续开往河北围场修建沙通铁路。八师医院也将搬迁来到河北围场,这期间先后担任院长是栾兆锋,曹建华,政委郭怀让,刘汉宫。

1973年副院长师秀林,协理员于钦厚带领王国忠、吕文传、甘建川、李锦萍、何刚太(因表现突出,被批准"火线"入党)等21人组成营建先遣组。先期赶到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四合永镇广字大队。他们放下背包就开始筹备盖手术室,建干打垒的病房,干部战士营房,食堂,盖猪圈,挖菜窖,修操场。为了节约医院的建设资金,营房建设所用的全部沙子都是营建先遣组的干部战士在医院对面边墙山下伊逊河挖的,所用木料都是自己采购自己加工而成。

当时部队施工任务重,工期要求快。伤病员很快需要救治。当地群众也幕名而来。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营房还没有全面建设完工的情况下,这支特殊的部队,干部战士要站岗放哨,传口令,要练兵打靶,要会盖房子,会做饭喂猪。还要尽快接受医疗救治任务。大部队到后即兵分二路。一部分抓时间抢时间营建等。一部分投入临床救治伤病员。栾院长以身作则,带头吃苦卸煤,挖菜窖,抗洪等。只要有危重病人就有栾院长政委亲临病房指挥。夜里抢救伤病员,急症手术栾院长一定会到炊事班交待改善夜班饭。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26)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27)
 

各所(科)长教导员敬业做表率。著名医学专家辛昌源所长带领一所全体医护(卫生员)人员付冼溶、陈绍朋、肖金玉、李辉、孙李法、徐玉兰、谭旭明、李崇荣、张红珍等救治了大量的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泌尿糸统,消化糸统,呼吸糸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成功救治无数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革命姚敦礼所长率全所医护(卫生员)代云、袁江、田保忠、金连城、鲁连城、李俊红、李殿挺、荣锦、柳吉明、徐召浩、于国民、胡响宝、张炎、王光华等抢救治愈大量复杂性骨折,颅脑外伤,急腹症,开放性胸外伤,脓毒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多种肿瘤切除术等等。
传染科工作压力大,条件有限并有被传染的风险。所长朱忠萍、刘炳文带领全所医护(卫生员)谢秀贤、王国忠、李梦龙、金蓉媛、郑更新等收治大量传染病,菌痢,中毒痢,结核,肝炎,亚急性肝坏死,并成功救治重症糖尿病合併急性肝炎病人。
辅诊所:门诊工作量非常大。徐凱、孙秀英等诊治大量常见病,多发病。超声心电图室,放射科,药房,检验科均为临床提供准确无误的科学数据。口腔科的诊疗水平在铁道兵中小有名气。药厂,制剂室为各科临床提供及时的供应。
劳卫所,供管股,院办,政治处都在任劳任怨作着无名英雄。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28)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29)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30)

因为有成昆线,襄渝线的历练。院、所领导以身作则,师卫科给予医院大力指导和支持。301,309医院不断派医疗队指导及培训。医院派出去上大学及分配来的大学生对临床医疗技术提高做出好成绩。

为了适应繁重医疗救治需要及医护专业知识更新。每年医院均举办新入伍卫生员、医助相关专业各类培训班。劳卫所在创新的防治疾病的宣传和深入营,连队指导防治疾病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医院政治处、院办、后勤、财务对医疗业务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八师医院在围场时期的医疗技术达到空前的好水平,在铁道兵各师医院中名列前茅。同时也锻练和培养我们医护(卫生员)人员。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31)

1979年医院有五名战友调入野战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们是乔先立、李继章、黄德林、杨进才、屈关祥。他们的表现也非常突出。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32)

七,通霍线上练意志,如火纯真为伤员。

1977年至1982年,六年多时间。医院组建以二所为主的综合所。全院抽调人员补充。搬迁到科右中旗。承担通霍线部队伤病员的综合医疗救治任务。副院长姚敦礼兼所长,副政委李振洋,副所长李占文(后升副院长),以后调整为所长祝顺香,教导员熊建国(后升政治处主任),医务处主任孙宝权,供管股长柴为民,副股长唐文清。
据1977年第一批先遣医生靖陕零介绍。他们9月到科右中期,医院院址是在长有一尺多高的草地里。连草都来不及铲除就要搭棉帐蓬,因太阳落了以后会很冷,还会上冻。到了当天晚上就在帐篷里做了一台手术。到科右中旗的先遣人员,白天每人要拖200块土坯,晒干后在帐篷里砌墙保暖。晚上两个女兵站一班岗,男兵一人一班岗。寒冷不说,还有野狼。刚开始没有水要到几里路外的地方运冰化水,再用明矾沉淀后才能用。因为寒冷潮湿许多干部战士膝关节被冻肿,有的患上支气管炎。10月下旬,北风呼啸,冰天雪地,零下30多度。干部战士克服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简陋设备等各种困难,收治了大量内,外科,传染科病人。并确保较高的正确诊断率治愈率。确保部队抢修通霍铁路顺利通車。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33)
 

八,燕赵大地志不移,医疗技术攀高峰。

1980年医院从围场搬迁到天津蓟县肘各庄,承担大秦铁路和引滦入津工程的医疗救治任务。1982年科右中旗综合科搬回蓟县医院。姚敦礼任院长,政委付先才。1983年底姜亚田为院长。

引滦入津工程是铁八师在军队序列的最后一项工程。彻底解决天津人民饮用水的问题,造福千秋万代,功不可抹。党中央和部委领导,天津市领导多次视察工程。1984年央视春晚特邀时任天津市长李瑞环,66军长王稼祥,铁八师师长刘敏三人同坐一个茶座。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于淑珍一曲"泉水叮咚"用龙井香茶敬给引滦人。

八师医院经历过几十年的艰难卓绝困苦的锤打,在医疗战线上摸爬滚打,医院全体干部战士在蓟县苦战八年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积极地开展内科,外科,颅脑外伤,妇产科,五官科,传染科,口腔科等综合医疗技术,为保障部队战斗力及解决当地群众医疗需求都做出了很好的业绩。深受广大指战员及当地老百姓的好评。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34)


九,揮热泪告别軍旗,铁軍魂刻骨铭心。

1984年1月1日八师医院随铁道兵部队兵改工。改建制为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中心医院。融入市场经济竞争洪流。医院院长姜亚田,党委书记谢再生。

1999年院长曹明君,党委书记吕文传。2003年5月1日。非典时期,由院长曹明君,书记吕文传率303名职工服从大局,移交给天津市卫生局(是目前铁建10个局医院唯一交地方的医院)组建天津市海河医院参加非典抢救任务。

吕文传任第一副院长。全院职工传承铁道兵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怕困难的精神,冒着被SARS传染甚至牺牲生命的危险。参加非典传染病的抢救治疗。

天津海河医院是天津市卫生局一家以呼吸系统为主集综合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甲医院。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35)


十,展望未来情滿怀,回首往事心彭湃。

曾经的铁八师医院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英雄业绩的医院。是一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医院;是一所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医院。35载铁軍之魂的春夏秋冬,28载八师医院风雨历程,魂牵梦绕,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春蚕到死丝方尽,惜矩成灰泪始干。我们在"血水里泡,在苦水里煮,在盐水里浸,在钢水生练”!28载医院军旅生涯,我们究竟精心护理治愈过多少伤病员?抢救了多少危重伤病员?作过多少台手术?作过多少次检验?拍过多少x光片?接过多少战备电话?那是28载我们全院官兵共同绘制的一幅幅精湛的艺术品,那是我们一代代铁八师医院全体官兵的心血,汗水,魂魄铸成的结晶。真的无法统计。但是我们全院几代官兵跟随铁道兵搬迁10次,横跨祖国南北山河,在广袤的大地上,磨练了我的青春,焕发出人生最大的才干,锤炼了孺子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绽放出我们一心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胸怀。我们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感谢铁八师医院!感谢医院一代代一年年的战友情!不论是每年退伍转业到地方还是集体转业到天津的战友们,我们都在为家乡,为祖国,为人民继续努力着,奉献着!我们不亏是祖国的脊梁,感天地,泣鬼神!铁八师医院的功绩与山河同在!铁八师医院的精神与日月同辉!

特别呜谢珍贵历史资料由抗美援朝老革命付冼溶,郑文水。及刘连芝,吕文传等战友提供。

此文由楚中慧修定。

说明相关资料无法核实仅供参考。

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一 回顾铁道兵八师医院建院史(图36)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