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资料库/

三线赋——纪念参加三线建设五十周年

作者:四十八团学兵张伯利 发布时间:2019-03-09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夫三线者,约略为川、陕、鄂、滇、黔等数省地域,时,外有帝修虎视;内遭浩劫肆虐,世事维艰,建设大三线乃国之要策,绸缪于未雨;固垒以御兵。 时值庚戌八月十八日,西安城金风才起,余酷未远。车辆相接,列于长街,学子束装,远行投身建设;槐柳轻拂,尽有
三线赋——纪念参加三线建设五十周年(图1)
 
  夫三线者,约略为川、陕、鄂、滇、黔等数省地域,时,外有帝修虎视;内遭浩劫肆虐,世事维艰,建设大三线乃国之要策,绸缪于未雨;固垒以御兵。
  时值庚戌八月十八日,西安城金风才起,余酷未远。车辆相接,列于长街,学子束装,远行投身建设;槐柳轻拂,尽有惜别之意,辞者虽有壮意,桑梓之情依依;送者俱怀戚容,爱子之心切切,高呼低嘱,泪迹殷然,半纪后忆之,宛若目前。途次,越秦岭,跨汉江,山隔水阻,去家渐远,此情何堪。引颈南望,车行秦岭隘口;回首北眺,心在云外长安。极目处、巍巍乎翠峦层叠翻腾;低眉时、幽幽兮五内纠结凄然。越三日,车舟相间,累步强行,始至旬阳菜湾。
  荒冢几堆,架木而结军帐;青山四围,铺草而寝青坪。碧水如带,濯洗远来赤子;葱岭为扇,惜送爽体清风。乍离高堂,有米粮而无以炊;勉填空腹,餐半熟而慰饥肠,惜乎四体五谷之讽耶?次日,负砖登高,落滚石而伤战友;至晚归帐,降暴雨而淹地铺,初验坎坷人生。
  月余,适逢中秋,众友聚于河滩。望明月而思亲,其情何寄;对旬河而垂泪,唯余无奈,遥念无托,青山为之沉思;相顾无言,明月为之浩叹。
  深山无煤,取薪以炊,时值严冬,单衣便于途远;空腹往复,彼时更觉乏食,四十有五,石凶道险于单程;负重百斤,攀岭渡江于饥羸。十七少年,体味酷情,悲乎?实乃人生之一味。
  若夫工程之艰,境遇之险,至今思之惊心。然,艰中亦有余趣;险处自生豪情,逢山开路,悬身绝壁落胆;居高瞰川,苍鹰合目惊魂。劈山炸石,乱抛遮天块垒;探幽掘洞,充斥呛鼻粉尘。蹈江放排,满把豪气踏浪;拒敦架桥,一腔热血齐云。风钻唱时,高音抖开峻岭;铁锤举出,钢钎凿透乾坤。火车驰来,热泪温润胸次;铁轨延去。冀望伸展无垠。
  劳作终年,偶有闲暇,沿沟登顶,心胸为之一舒。俯首处柔媚流波,悠悠然碧水横一带;极目时峻极怪岭,隐隐乎苍峰藏万庐。豪气顿生,澎湃于胸,耳括无极,伸手触天,一声长啸,华彩应呼。
  窘迫时光阴虽滞,但日月未歇。轮回四季,秋叶催新花竞放;條忽三载,归音与春信同来。惜别处虽五味杂陈,却也难舍;回家时欲千里思归,此心费猜。白发黑发相顾泪目;男儿女儿同一情怀。
  瞬忽间花开花谢已过半纪;眨眼时日出日落屈指万八。功名荣辱,风前暮秋黄叶;青丝白发,梦里昨日韶华。
  悠悠往事,怨乎?悔乎?非也。匆匆三载,于风雨五十年中不居其一,然,安然于半纪风雨者,功在这碗诸味杂陈、厚重醇醪之垫底热酒。为同道中伤者、逝者奠。于大千万象中,此所以平平无奇,不值一提,然于吾辈却永铭于心,此赋。


  编后记:三线学兵连是一个特定历史名词。上个世纪70年代初, 陕西省动员25000名初中毕业生,到秦巴山区修建襄渝铁路。襄渝铁路当时是中国三线建设重点战备工程,代号2107工程。这些初中毕业生按照部队编制,组成了141个连队,直接由铁道兵部队指挥。“2107工程 陕西省建设指挥部”将这些学生连队命名为“学生民兵”连,统一编号,从“2107工程学生民兵第1连”依次排到“2107工程学生民兵第141连”。但在施工中,这些学生连队大部分直接由铁道兵各团直接管理,小部分由铁道兵各师直属营直接管理。为了管理方便,铁道兵又给学生民兵连队按部队团营为单位重新编号,比如“2107工程学生民兵第125连”被铁11师第53团编号为“5853部队学生2连”。 学生民兵连队当时在襄渝铁路建设工地一般被简称为“学生连”,也有被简称为“学兵连”的。学生民兵连队退场后,社会上一般称之为“三线学生连”或“三线学兵连”。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