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旅游随笔/

读书分泾渭 天地之间有杆秤

作者: 白宝存(铁十师学兵 发布时间:2020-02-27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距咸阳20公里的底张镇,有一座唐墓,叫顺陵。唐顺陵是武则天母亲的陵园。 武则天,这个一生嫁了两代皇帝,生了两代皇帝,自己又篡位当了皇帝的女强人,连自己的名字都硬生生造出一个明月当空照 的曌字,一生是何等的霸强。她为其母三修陵园,名曰顺陵,但当
       距咸阳20公里的底张镇,有一座唐墓,叫顺陵。唐顺陵是武则天母亲的陵园。
       武则天,这个一生嫁了两代皇帝,生了两代皇帝,自己又篡位当了皇帝的“女强人”,连自己的名字都硬生生造出一个明月当空照
读书分泾渭 天地之间有杆秤(图1)的“曌”字,一生是何等的霸强。她为其母三修陵园,名曰“顺陵”,但当地老百姓千百年来却一直口口相传,叫它“碑塌寺”。寺中供奉的不是声名显赫的武后母亲杨氏,却是一个普通农民,人称“黑驴他爸”。这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团,直到细读了《咸阳古迹趣话》、《故乡钓沉》,查阅了《新唐书》有关章节,听了当地老乡讲了典故,才了解了个中缘由……。
       初知“顺陵”是在1969年,那是我还在读初中。深秋的一天,我们学校文艺队收到邀请,要为泾阳县第二天成立“革委会”演出。可不巧,行进途中,因车坏受阻,我们夜宿在一个叫坡头的地方。第二天晨练,我漫跑在乡间土道上。深秋的田野,一片萧瑟。猛然间,我发现不远处玉米地里露出一排排高大的翁仲、石马、石狮、还有叫不上名字的石雕。好威武呀。这是在哪呀?我有点恍惚。一个拾粪的老者让我记住了它的名字—— “碑塌寺”。可是回去的半道上,我却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顺陵,1961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有点犯糊涂。古时,能成为陵的,必定是帝王了。这说的是一个地方吗?
       时光荏苒,几十年挥手之间就过去了。一次,我对在文物局工作的朋友提起这事,他笑着拿出几本书对我说,先好好看看,我再领你到实地考察一番你就清楚了。
翻开书,我知道了武则天之父名叫武士彟,是山西文水县的木材商人。因唐高祖在李渊任并州刺史,上任太原时住在武家,见他“才气祥敏,少有大节,及长,深沉多大略。”便封其为“铠司”(后勤官),跟随李渊起兵打天下。天下安定之后,其原籍夫人去世。爱将岂可无妻?李渊亲自撮合了他和前隋朝宰相杨达(隋炀帝杨广堂兄弟)女儿的婚事。她们在一起生活了13年,杨氏为他生了三个女儿,二女便是武则天。武士彠59岁病故,葬在山西文水南徐村武氏祖茔,称攀龙台。33年后,92岁的杨氏病故,以“王礼葬咸阳”,称“太原王妃墓”。后来,武则天执政,将国号改唐为“周”,三次对其母追尊增封,称其为忠孝太后、孝明高皇后。封建时代,埋葬死者的陵、墓、坟、冢名称有严格区分,以死者生前身份、地位定名,不可随意僭越。对此,天下多有异议。但武则天的一生,爱过恨过,胜过败过,唯独没有服输过;强封!追封圣旨到,何人敢言!三次追封,三次修陵,挑选天下能工巧匠。大动土木,比原墓扩建12倍,建起唐代最有代表性的陵园之一——“顺陵”。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地面遗存的丰富精美的石刻群。顺陵石刻形体高大,姿态生动,异常雄健,制作精美,可谓唐陵石刻之冠。其中高4·5米,重四十吨的石狮,号称“中华第一狮”。石刻均由整块青石雕刻而成,形象逼真,显示了博大雄浑的气魄。另外,武则天还为其母修建了一座高大的墓碑,又在上面修建了一座华丽的碑亭。谁知,一群野蜂占据了碑亭,野蜂飞起来遮天蔽日,蜇人伤畜,使当地村民无法生活。守陵官却无可奈何。这时,人们发现,有个人称“黑驴他爸”的赶车老汉,每日夜间赶车回来,都要悄悄将一大捆蒿草放在墓碑两旁。天长日久,蒿草竟然堆得和碑亭一样高。一天夜里,老汉拿出火种,点燃蒿草,将蜂窝烧个干干净净。可不幸的是,碑亭倒塌,老汉被埋在火海之中。为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好人,当地人自筹银钱,为老汉塑了泥像,在此修了一座寺院,起名“碑塌寺”。每逢年过节,老百姓便敲锣打鼓,前去烧香,唱戏,献贡品,耍社火。至今当地还流传着“火烧碑炸,塌死黑驴他爸”的口谣。
       看到这里,我哑然失笑。问文物局的朋友,没得到正面回答,却要带我一起去看看。一个天高云淡的中午,他驱车带我再上“顺陵”。在明媚的阳光下,占地110万平米的“顺陵”,树木茂密,华表高耸,石雕群更显精美威武。这地方修建的实在是美。朋友果然是文物专家,讲解的有根有据,有正史,有传说,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朋友带我来到离此不远的坡头农家乐。坡头村在二道塬坡上,下面是几十米高的土山崖,清亮亮的泾河水,弯弯曲曲地从崖下流过。往远处看,炽烈的阳
光下,一条黄带与泾河交汇。一清一浊,对比强烈。“看。那就是泾渭交汇处,泾渭分明一词就是从这儿来的。”接着,他指着下面的一读书分泾渭 天地之间有杆秤(图2)个村子说,这儿就是书中所说的 “修石渡”。书中记载,当年修建顺陵时,从耀州运到此处的巨石难以运上高原,不知累死了多少苦役。也不知在此因耽误工期杀了多少人。后来工匠们提议,将石料在此加工成毛坯后再渡河上塬,分量会减轻许多。此后这无名渡口,遂改名“修石渡”,一直沿用至今。        
       在农家乐,我再次求教店主的父亲。这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拿着长长的铜锅旱烟袋,美美的咂了一口,吐出长长一道烟雾。慢慢对我说:光景,就像这烟,一会就散了。人呀,不管官大官小,年龄长幼,也不管古代还是现在,事大事小,只要你能真正为老百姓干点好事,老百姓就会从心底想着你,念你的好。尽管有时候在某种压力下,逼迫说出违心的话,做出不愿意干的事。但是,心里头还是泾清渭浊,泾渭分明。自然界是这样,人心更是这样,谁再搅也“然”(混)不到一块!
       瞬间,我明白了,我也读懂了:天地之间有杆秤啊!

校对:舒湘华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