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友情来稿/

重走成昆路之参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作者:万梅张斌慧 发布时间:2021-08-16 点击数: 稿件来源:邮箱来稿 责任编辑:元子

【代编者按】 政湖战友您好! 现把今年第5篇重走成昆路的友情来稿文章发来。是由我校研究生万梅、张斌慧两位同学合写的《重走成昆路之参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该文肯定了不屈不挠、努力奋斗的航天精神与铁道兵精神具有共通性,成昆铁路通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代编者按】政湖战友您好!
      现把今年第5篇重走成昆路的友情来稿文章发来。是由我校研究生万梅、张斌慧两位同学合写的《重走成昆路之参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该文肯定了不屈不挠、努力奋斗的航天精神与铁道兵精神具有共通性,成昆铁路通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支线就是由铁道兵部队5师修建的。并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线索,记述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对航天精神的赞誉。也颇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现把该文发来,请指正!
  谢谢!
                     方鹿上

重走成昆路之参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图1)
  重走成昆路之参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万  梅(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19级研究生)
  张斌慧(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20级研究生)
 
  从古至今,中国人骨子里充满着对飞天的向往。不论是嫦娥奔月的浪漫故事,还是被称作“世界航天第一人”、要造火箭升天的万户,中国的飞天梦延续千年。2021年载人飞船神州十二号发射升空,习近平总书记在同航天员通话时说道:“永远做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者、攀登者”,中国人征服天空的道路从未止步。
  今年是铁道兵老战士蔡方鹿教授第12年,共计138人次带领学生重走成昆路。每年重走成昆路,蔡老师都会带领学生参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因为这种不屈不挠、努力奋斗的航天精神与铁道兵精神具有共通性。成昆铁路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交通条件,成昆铁路通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支线就是由铁道兵部队5师修建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于上个世纪70年代,确切说是在成昆铁路建成通车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正式开始建设了。此外,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发射的运载火箭最大直径不能超过3.35米,也是由于铁路运输中的隧道可以通过的最大直径就是3.35米。
  2021年6日26日上午8时,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到成昆铁路给西昌带来的影响,同时又怀揣着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崇敬之心,我们跟随蔡方鹿教授一起踏上了去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行程。我们一行人从西昌市区出发,到卫星发射中心,一共65公里。在这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里,导游给我们介绍了西昌这座人文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四川的西南部,川西高原上的安宁河河谷的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卫星发射提供了一个优良的自然条件。在领略了西昌的城市风貌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之后,我们一行人就抵达了此次参观活动的目的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重走成昆路之参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图2)
师生合影,本文作者万梅(左八)、张斌慧(左十)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共两个发射工位,迄今为止,一共承担了157次国内外的发射任务。讲解员从发射工位建造的历史出发,给我们详细介绍了每一个发射工位的建筑结构、运载火箭发射的详细流程以及卫星发射升空之后,火箭掉落部分的回收。以我们耳熟能详的北斗导航卫星为例,从第1颗到第55颗,都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来完成发射任务的。平均每年有18颗卫星从西昌发射场发射出去,所以西昌发射场的两座发射塔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干将。
 
重走成昆路之参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图3)
  师生合影,前排左七为蔡方鹿教授
 
  在参观完西昌卫星发射场之后,我们来到了几公里外的嫦娥工程展厅。这里主要展示的是一些火箭部件、卫星模型以及相关的图片影像资料。讲解员还特别介绍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属于“一个中心、两个发射场”,管理和使用。西昌、文昌两个发射场。海南文昌属于我国第四个陆地发射场,由西昌卫星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它能弥补西昌卫星发射场发射火箭型号较为单一的弱点。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例,西昌发射场因为运输方式的限制,不能发射长征五号和七号,这就需要由主要依靠水路运输的文昌发射场来完成。选址海南文昌,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出于成本的考量,文昌发射场接近赤道,纬度低,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引力相对较小,可以实现节约燃料的目的;其二,地处沿海地区,水路运输发达,交通非常的便捷,可以弥补其他几个发射场存在的发射型号限制的缺点;第三个原因是,它面朝大海,火箭发射后脱落的部件会掉入海中,就避免了对地面设施、设备的意外伤害。
  在完成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参观之后,我们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实现了从一无所有到航天大国、航天强国的飞跃。始建于1970年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到了1980年正式交付使用,被誉为“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地区是昔日红军长征途经的地方,而今成为了中国进行“太空长征”的起始地,这也意味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修建并不简单。
  发射中心经历了三次大会战,第一次是“大干二十天,完成发射坪场的施工任务”;第二次是“37天将77米高发射塔竖立在发射场上”,这个速度突破了我国发射架安装的记录;第三次是“昼夜加班半个月完成地下指挥所施工”。工程进度之紧迫,条件之艰苦让曾经修建发射中心的参与者记忆尤深,他们用一段打油诗形容苦中作乐的时光:“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宁河边扎营房。三块石头支口锅,野菜盐巴下干粮。”
  “突击长征桥”、“贯通专用线”到“会战发射场”、“组建测控网”等等工程的圆满完成,最终实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落成。飞向太空的火箭光辉,交映着当地彝族同胞的火把,把我国航天事业推向了新的征程。
  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是我国高新技术集中体现,各种航天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更加有力,让中国人的腰杆挺得更直了。银河漫九天,叩问苍穹路。西昌的明月见证着一枚枚升天的火箭,寄托着无数国人飞向宇宙、遨游苍穹的梦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顶“风云”、举“北斗”、托“嫦娥”,铸就了今日中国航天长征的坚实步伐。
 

重走成昆路之参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图4)



 


 
(责任编辑:元子)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