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学兵战友/

刻骨铭心的记忆

作者:时根荣(铁道兵八团学生十三连) 发布时间:2023-03-23 点击数: 稿件来源:徐国伟 推荐 责任编辑:郑建军

网络图片 五十三年前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告别了学生生活,离开了大城市,投入到襄渝铁路建设的大会战中。那是一个精神至上、人人上进的年代,我们162名学生和3名带队干部来到汉水之滨安营扎寨,同饮一江水,同顶一片天,同修一条路。同样的工装,同样的口粮。那时我们有伟大的抱负,干起活来不要命,犹如铁打钢铸,面对各种困难危险我们无所畏惧,用我们还未成熟的肩膀挑起了祖国建设的重担,用汗水和热血谱写了一篇惊天地、

刻骨铭心的记忆(图1)

网络图片


  五十三年前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告别了学生生活,离开了大城市,投入到襄渝铁路建设的大会战中。那是一个精神至上、人人上进的年代,我们162名学生和3名带队干部来到汉水之滨安营扎寨,同饮一江水,同顶一片天,同修一条路。同样的工装,同样的口粮。那时我们有伟大的抱负,干起活来不要命,犹如铁打钢铸,面对各种困难危险我们无所畏惧,用我们还未成熟的肩膀挑起了祖国建设的重担,用汗水和热血谱写了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乐章。我们从硝烟中走过,在汉江边搏击,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的铁路建设贡献了青春年华。那时我们多数人还未满18周岁,在那里我们收获了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秦巴山间留下了奉献的足迹。那里是我们终身难忘,尤其是退休后魂牵梦萦的地方。每当我们想起那段历史,都不由得热泪盈眶,感慨万千。特别是经历过的两件事,使我刻骨铭心

隧道抢险

  在大竹园白岩寨隧道时,我们配合铁八团十一连施工。那时机械化施工水平极低,开始解放军战士负责打炮眼放炮,我们主要承担用手工扒渣,再用矿车将弃渣推到洞外。隧道里接有临时用电、排风管道、给水管道,在掌子面可以说基本是摸黑干。1971年6月的一天,我们上6点到0点的夜班,我们早早来到洞口,准备随时接班。在等待过程中,听到隧道中发出几声巨响,开始我们还不以为然,过了一会儿,有人从洞中出来说洞里发生事故了,这时我们才发现洞里一片漆黑。此时负责接班的十一连的一位排长,要求我们全体立即进洞救人,电工负责修理被毁的供电线路,其他人员负责修理被毁的通风管道和通往掌子面的排架和其它路障,直到晚上12点我们才赶到掌子面。在抢救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名被矿车挤压头部的死者,还有两名被压在倒塌排架下的死者,两名被哑炮炸飞的重伤者。经过我们的奋力抢救,直到天亮,我们才将三名死者的遗体移到洞外。此时,我们发现胶鞋上和身上的工服满是血迹。稍微休息后,我们又投入到制作棺材的工作中,将工地的圆木锯成板材,用钉子钉起来,很快完成了三副棺材的制作。又将死者遗体进行了整理,穿上了服装,轻轻将人体放进了棺材中。三位烈士的棺材埋在离洞不远的山坡上,后来襄渝铁路通车后,又把烈士统一迁移到了安康烈士陵园。

献血救人

  在白岩寨隧道施工告一段落后,我们连于1971年10月份受工程指挥部安排,从驻地大竹园转场到大道河魏家沟,归属铁道兵二师八团一营。学生十三连和学生十连,同时开始了蓼叶沟隧道的掘进施工。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增加工作面,十三连在开凿的隧道横洞中向东掘进;十连则是向西掘进。当时的施工条件极差,整个施工过程全靠人力,加上蓼叶沟隧道地质条件恶劣,整个山体基本都是片岩结构。11月的一天,学生十连的六名学生因突发炸药提前爆炸事故而受伤,被紧急送往团部卫生队,抢救需要大量血浆。当时卫生队没有血库,团部紧急电话打到我们连,连长得知消息,立即召集正在休息的一排和三排部分学生,坐上大卡车赶到卫生队。兄弟连队的人闻讯(包括女学生连的战友),也争先恐后,报名献血。通过体检,我连的翟荣山与其他连队的十几位战友献出了宝贵的鲜血,使事故中的伤员都得到了及时救治,全部保住了性命。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当年为抢救战友排队献血的动人场景仍历历在目,那生死关头的战友深情,更是终生难以忘怀!

  三线建设的经历,融入了我们的一生,使我们锤炼了不怕困难、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奋进时的一碗“垫底”酒。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们的连长和指导员,在那么艰苦和充滿挑战的环境里,把162名学生全部带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完全是一个奇迹!



校对:张润洲


(责任编辑:郑建军)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