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友情来稿/

参加“成昆铁路与凉山的变化”研讨会各位同学的发言——4

作者: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博士生 陈曙鹏 文建刚 发布时间:2023-04-25 点击数: 稿件来源:站长推荐 责任编辑:元子

 钢铁血脉—“成昆铁路”助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博士生 陈曙鹏  基于文化类型学的视角 , 就其特征而言中华民族属于典型的复合型民族 , 同时具有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双层结构。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有力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与稳定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是多元通和的文化,其丰富多样性为各单元民族共同创造 , 并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参加“成昆铁路与凉山的变化”研讨会各位同学的发言——4(图1)

  钢铁血脉—“成昆铁路”助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博士生  陈曙鹏

  基于文化类型学的视角 , 就其特征而言中华民族属于典型的复合型民族 , 同时具有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双层结构。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有力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与稳定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是多元通和的文化,其丰富多样性为各单元民族共同创造 , 并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各族人民相互依存而交流融合地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我们应当认识民族存在形态的复杂结构,认识民族关系的交错重叠从而增加理论对实际生活生产的解释力。民族认同是一种建立在国家疆域之内的共同文化和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共同体“认知”与“想象”,是一种“因情景而动”的情感和身份认同。由于诸多客观原因,汉彝兄弟族群在历史上由于缺少大体量、高频度的信息交换和情感交流,在知识背景、心理结构、道德判准、信仰习惯、民俗风情存在不同程度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隔阂,兄弟之间的差异隔阂只能通过交流合作来弥合消除。“一根筷子容易断”我想这是大家最易熟知的道理,中华民族遭遇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以历史使命要求中华民族更应该史无前例的团结来应对国际上各种联合势力对我们的压迫和绞杀。铁路开建前,外国专家断定这是条“修不成”的铁路。在缺乏现代大型筑路工具的情况下,铁道兵战士和铁路工人肩挑背扛,克服了在地质复杂的横断山区修筑铁路的种种难题, 30万人劈山架桥,历时12年,付出巨大牺牲,建成成昆铁路,缔造了“ 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 1970 年 7 月,成昆线正式建成通车。自此,满载着钢铁、煤炭、粮食、木材等货物的列车便蜿蜒于群山峻岭之间,铁路沿线也随之崛起了一条“川西工业走廊”,民众经济生活水平也随之显著提升,生命健康状况也极大改善。 其实“成昆铁路”修建通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在有力保障和改善本地区彝族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为汉彝深入交流和通力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交通平台,更像是一条壮阔绵延的“钢铁血脉”把我们联结成密不可分而又活力四射的民族肌体,为依遵“和而不同”主题旋律而演奏新时代民族美妙华章提供了物质上的可能,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段可歌可泣的史诗巨著,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交通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卓异创举,而通贯其中熠熠生辉的“铁道兵精神” 也将指引和支撑我们昂扬挺进、一往无前,攀登一个又一个历史高峰,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有利于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融合国内各民族共同利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源远流长,成为世界文明历史上的一大奇观。《诗经》所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正是中华民族生命日新不已、绵延不断的写照。民族的主体性是当今争取民族国家发展富强的基础,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资源。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其实就是中华民族追求统一与富强的历史,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这是爱好和平、反抗压迫、走向开放的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内在要求,一切集团和个人都要在这一要求面前受到检验,任何别的东西都不能代替这一要求。任何不以这种要求为最高要求的集团和个人终将在历史中被中华民族所淘汰。只有超越各种个人和利益集团的利益,以全民族的根本利益为第一原则,一切从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繁荣、富强的最高利益出发,民族生命才能畅通发展,人民生活才能安宁幸福,国家才能无愧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应当是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的崇高责任,我们应当向“成昆铁路”每一位建设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参加“成昆铁路与凉山的变化”研讨会各位同学的发言——4(图2)

  若无愚公志,哪得此通途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博士生  文建刚

  中国有铁路,是从1876年英国人修建吴淞铁路开始;而中国人有自己的铁路,是从1909年詹天佑建成京张铁路开始。中国铁路历史尚不足150年,但在这150年的短暂历史当中,成昆铁路实在是与众不同。

  1950年代初,党和政府为了填补西部地区铁路事业的空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前后完成了成渝、成昆等铁路干线的修建,开启了发展西部的宏大历史征程。可以说,成昆铁路是新中国铁路事业在党的英明领导、国家重点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茁壮成长的典型代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更加伟大的成就。

  从地理位置上看,成昆铁路连接四川省省会成都和云南省省会昆明,全长1090.9千米,为中国铁路主要干线之一。线路北起四川成都,纵向贯穿被高山峡谷、大江大河封闭着的四川西南部和滇北地区,穿越地质大断裂带,设计难度之大和工程之艰巨,前所未有;沿线山势陡峭,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而它的修筑,为人类在复杂山区建设高标准铁路创造了成功范例,堪称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

  从现实意义上看,铁路是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大动脉。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完工通车,铁路沿线储量丰富的煤炭、铁、钒、钛等多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在新中国国家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大的推动作用。在铁路兴建和资源开发的同时,西部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和极大改善。“想致富,先修路”,成昆铁路让“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让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真真正正地走向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

  一路走来,最令我震憾的是铁路沿线险峻的山势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尤其聆听蔡老师、刘老师和各位铁道兵英雄讲述当年穿山筑路、战天斗地的种种故事,可以想见当年修建铁路时更是何等的艰苦卓绝、可歌可泣。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奖典礼上曾讲:“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全党同志都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回首过往,铁道兵战士“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吗?如果没有铁道兵战士敢于奉献、敢于牺牲、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披荆斩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如何能有这样的大道通途?如何能有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因此,我们要铭记这光荣伟大的革命传统,发扬好铁道兵精神,珍惜当下,更加努力地建设好家乡、建设好祖国!


(责任编辑:元子)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