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友情来稿/

徒步金沙道,瞻仰锦川桥,再续铁兵魂

作者:沈小鸿(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 发布时间:2023-10-05 点击数: 稿件来源:站长推荐 责任编辑:郑建军

2023年7月6日,在德昌县烈士陵园凭吊铁道兵烈士活动结束后,伴着灼灼骄阳,“重走成昆线”暑期实践团队跟随铁道兵老战士蔡方鹿教授乘车前往金沙隧道和锦川铁路石拱桥。如果把铁路修筑比喻成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工程,那么隧道的建造则是整个工程中最为艰难的部分,就如同蔡老师所说:“成昆铁路建设过程中隧道塌方是司空见惯的事。”正如1969年的春天,金沙隧道发生了大塌方,4连当时正在隧道里面施工,一些战士根本来不及

2023年7月6日,在德昌县烈士陵园凭吊铁道兵烈士活动结束后,伴着灼灼骄阳,“重走成昆线”暑期实践团队跟随铁道兵老战士蔡方鹿教授乘车前往金沙隧道和锦川铁路石拱桥。如果把铁路修筑比喻成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工程,那么隧道的建造则是整个工程中最为艰难的部分,就如同蔡老师所说:“成昆铁路建设过程中隧道塌方是司空见惯的事。”正如1969年的春天,金沙隧道发生了大塌方,4连当时正在隧道里面施工,一些战士根本来不及躲避,就被掉下来的石块砸中。全营为牺牲的烈士开了追悼会后,加紧抢险制止塌方。听蔡老师讲述:“抢险的时候,我在施工面,上面塌方处突然掉下来个大石头,离我一尺远,擦肩而过,如果把我砸到,我就完蛋了。”年过七旬的蔡老师在讲述到这段经历时,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的光景,但仍然眼角泛着晶莹的泪花。时间的车轮向前滚动,记忆却历久弥新,在那段峥嵘岁月里,铁道兵战士们抬水泥、填塌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自己平凡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成昆铁路顺利运行通车的坚强保障,尽管每一公里就有两名铁道兵战士的英魂埋藏于轨道之下,但是他们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大无畏精神却熔铸进飞驰的列车在历史的铁轨上逐日追风,恰如孟子所言:“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徒步金沙道,瞻仰锦川桥,再续铁兵魂(图1)

金沙隧道口合影(右三为本文作者沈小鸿

夏日的酷暑并没有消弭同学们参观隧道的热情,在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结成长队有序地进入隧道。从我们踏上蔡老师亲身修建过的路基的那一刻起,我们便开始用脚步去丈量这片铁道兵战士们曾经倾注他们汗水和生命的土地,用心去体悟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忠心,生命的长河伴随着时间的消逝奔流不息,而那些经过岁月洗涤的陈迹却仍旧焕发出勃勃生机,成昆铁路矗立于长河之中,成为历史的一座丰碑,深深烙印着铁道兵战士的英名,刻下这段难以消磨的历史记忆。我们一边静静地走着,一边听蔡老师讲述过去发生的故事——他说,多次采取各种方式填补隧道塌方口无果后,领导和技术人员就商量从源头上用混凝土浇灌来固定住塌方口,不让石土继续往下塌。他们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2连8班。当时他是8班的副班长,代理班长。他们8班有十多个战士,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要把山脚下安宁河边的这些抢险用的物资运到塌方的山体斜面上去,才能止住塌方。于是蔡老师他们把五十公斤一包的水泥和搅拌混凝土用的河沙装在麻袋里背上肩,山坡就有七十度, 也没有路,很陡。把上百斤的东西背到半山腰的塌方口,实在是很艰巨的任务。他们一个班干了三四天,昼夜施工,把水泥、河沙都背到塌方的地点,搅拌成混凝土,灌注到塌方口,使下塌的山体凝固下来,不再往隧道里掉石土了。于是隧道掌子面的施工人员抓住机会,用钢材、木材堵住下塌的石土,最终战胜了大塌方,使工程进度继续向前推进。

慢慢地,我们跟随蔡老师的步伐走进金沙隧道内,蔡老师再三叮嘱我们要注意前后方来车,还派同学专门负责留意火车动向,以便及时提醒大家躲避火车。大家观察到隧道两边有一些圆拱形的洞,蔡老师便为我们介绍说:“这是隧道里的避人洞,60米左右就有一个避人洞,一个避人洞能容纳七八个人,主要是为了维护铁路建设的工人在隧道检修遇到火车来时可以及时避让。”

为了我们的安全,蔡老师让我们短暂的参观完隧道后便退出到隧道口并在隧道口旁为我们讲述他当年修建隧道的亲身经历。蔡老师作为一名老铁道兵,他对挖隧道的工序了如指掌,他指出挖隧道的步骤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打眼放炮、出渣倒料。蔡老师说到他以前主要是负责爆破任务的。为了安全,以前炸药库是独立的,离部队驻地大概有两三公里外。他每天要去领炸药,要登记。炸药、雷管、导火索分别保存在不同的地点,不能放在一起,放在一起有危险。他分别领来,然后把它们组装起来,导火索插上雷管,并根据施工需要,掌握炸药的使用量。安放到需要爆破的隧道掌子面或洞外路基施工开挖的爆破点,然后再人工点炮。“我这个工作是最危险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炸药装少了就炸不下来,装多了就会引起塌方,造成人员伤亡。”听着蔡老师充满真情实感的话语,我禁不住狠狠共情,思绪也飘向那段艰难而美好的回忆,正是由于有这样一群战士在默默牺牲奉献,我们现在才能享受铁路带来的方便快捷,才能去向远方,看盛大的世界。聆听完蔡老师当年的奋战往事,大家无不肃然起敬,坚持以蔡老师为榜样,接续奋斗,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徒步金沙道,瞻仰锦川桥,再续铁兵魂(图2)

蔡教授讲述修建金沙隧道经历

徒步行走金沙隧道后,我们来到了当年的亚洲第二大跨度的铁路石拱桥——锦川铁路石拱桥。锦川铁路石拱桥全长67.31米,跨度48米,它是成昆线上11座石拱桥中仅有的两座空腹桥的其中之一,远远望去,它嵌入于山体之中,被群山拥入怀中,是大自然的接纳,亦是人类建筑史的奇迹之一。它跨立在成昆铁路上,两侧连接的是悬崖峭壁,下面是湍急的河流,激流穿行而过,拍打在巨大的岩石上,激起白色的水花。据资料显示,锦川铁路桥使用了钢拱架,钢拱架的厉害之处在于其为不落地拱架,可以像桥梁一样直接跨河而去,而这正是被写入教材的“分环分段砌筑”法。蔡老师为我们讲解道:“锦川铁路桥于1969年完工,这是当年亚洲第二大跨度的铁路石拱桥,由我们铁道兵46团施工完成。”成昆铁路建成通车以来,锦川铁路桥承载着南来北往的火车,搭建起了成都-昆明沿线人民交往互市的通道,成为了成昆铁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徒步金沙道,瞻仰锦川桥,再续铁兵魂(图3)

在锦川铁路石拱桥桥面合影

 

心得体会

参观完金沙隧道和锦川铁路石拱桥之后,我被铁道兵战天斗地的精神所深深打动。在我看来,铁道兵精神不仅体现在打通隧道、修筑桥梁中吃苦耐劳,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精神,还包括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钻研业务,精通技术的科学精神。这与成昆铁路被誉为人类二十世纪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相关。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作为哲学专业的学生,我要通过参加这次来之不易的徒步金沙道,瞻仰锦川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再续铁兵魂,把铁道兵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科学精神落实到日常学习工作中。不忘本来,走向未来,在工作学习中取得新成绩!


(责任编辑:郑建军)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