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综合资料/

铁路进新疆时的机械化

作者:邓 洁 发布时间:2019-07-08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天下第一师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挟胜利之势,迅速南下,百万雄师过大江,5月解放上海。之前的国民政府南京公路总局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筑路机械,产地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地。 在无锡的苏南军区接管了南京公路总局筑路机械管训处所属的
铁路进新疆时的机械化(图1)

天下第一师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挟胜利之势,迅速南下,“百万雄师过大江”,5月解放上海。之前的国民政府南京公路总局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筑路机械,产地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地。
  在无锡的苏南军区接管了南京公路总局筑路机械管训处所属的第四工程队;华东军区在上海接管了南京公路总筑路机械管训处所属的训练委员会、教导队、修理厂、材料库和上海机械筑路总队机关及所属的第一、二、三、五、六工程队。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以此为基础,在上海成立铁道兵机械筑路总队,总队长是大名鼎鼎的李温平博士。这是铁道兵最早的机械化部队,一些工程师曾留学美国、英国、法国。每个工程队有150人左右,他们中有经过战争考验的军人,有掌握现代工程专业技术的工程师,有能够进行资本经济核算的财务审计人员,还有一大批熟练的司机、修理工、电工等各工种技术工人。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礼炮,铁道兵两个工程队留在南京,四个工程队从上海出发,及时修复了国民党撤退时被破坏的京汉铁路和千疮百孔的宝天铁路,将大部分机械设备抢运到陇海铁路的最西端——天水,在三国时的古战场渭水河边的王家滩驻扎下来,向西筑路,开始了新中国的铁路建设。
铁路进新疆时的机械化(图2)
(图—1铁道兵团进军西北  左二是本文主要被采访者邓毅云)
  桥梁专家唐嘉衣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曾公费留学美国实习铁路工程。在解放了的祖国大地上,他身着铁道兵军装,携同中央大学的同学、妻子胡文鸿来到西北。唐嘉衣任桥梁工程队队长,负责铁路桥梁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胡文鸿是新中国西北铁路工程建设中的第一位女土木工程师,也是工地上唯一的女工程师
铁路进新疆时的机械化(图3)
 
(图—2天兰路董家河桥开工纪念,此桥由胡文鸿负责施工)
  1950年5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在甘肃天水成立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修建通往祖国西部边陲新疆的铁路,施工的第一阶段是修建天水至兰州的铁路。伴随着震天动地的隆隆机器声,铁路建设的队伍也在扩大,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具有大中专文化水平的年轻人和技工来到天水,一些日本籍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也出现在这支建设队伍中。
  虽然远在工业落后的西北,但是工程队操纵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筑路机械,修建铁路桥基础是用气压机空气锤打桩,其先进程度在当时全国桥梁建设中首屈一指。因为他们太惹眼了,号称“天下第一师”。
  1952年10月1日,天水至兰州铁路通车,在兰州东站举行了有十万人参加的庆祝国庆暨天兰铁路通车典礼。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将毛泽东主席题词的:“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的锦旗授予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全体职工。当天,兰州至新疆的铁路破土动工。铁路进新疆时的机械化(图4)
(图—3毛泽东主席题词)
  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更名为铁道部第一工程局(一段时间称为“第一铁路工程局”),铁道兵就地军转民,分期分批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其他铁路局的工程队纷纷来到西北,支援西部铁路建设,从南方来的有隧道队、桥梁队等工程队。从东北来的机务、车务、电务方面的人员数量要多一些。
 
  友好国家支持
 
  修建兰新铁路,苏联专家从选线、设计到施工都是全程参与,而且是边建设边运营,在行车指挥及管理方面学习采用了苏联成熟的经验。1953年,第一工程局派人出国学习苏联管理经验后将其经济核算制引入全局的机械管理,对所有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单个经济核算,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保证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第一工程局成立了机械经租站,将全局的三百五十多台工程机械(汽车除外)全部集中,交由经租站管理维修。某个工程段施工要使用机械如水泵、发电机、气压机、起重机、锅炉等,得向经租站租用,由经租站派技工将设备运送到工地并安装,使用设备的工程段只需提供汽柴油。这种管理方法使宝贵的机械设备在铁路建设中正常运转,并发挥最大作用。
  因为修筑兰新铁路的机械设备大部分是接收原国民政府南京公路总局的,厂牌复杂、资料不全。材料人员找到并翻译了残存的英文机械资料,在摸索中了解机械状况,边干边总结。采购材料配件时又遇到了困难,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制造业正在起步,合适的外国机械配件很难购买。还有一个情况是中国和英国、美国、日本没有建交,更不通商,无法进口材料。经租站只能派人到上海、兰州等地去寻找。所幸的是他们在上海的一个旧仓库中找到了部分配件材料,又从私人手中购买了一些,但依然不能满足工地所需。经租站的技术人员想方设法革新改造,用国产和自制加工的零配件替代,保证了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兰新铁路开建后,中国还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购买机械设备并运用于建设之中,崭新的大型机器出现在兰州皋兰山下,非常提振精神。随着机器的到位,他们的技术人员也来到施工现场,讲解机器的使用和保养。这些进口机器中有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南斯拉夫等国的。相比较而言,民主德国和捷克的机械钢材质量好,工艺精良,经久耐用。
  1953年,兰新铁路在甘肃天祝进行乌鞘岭攻坚会战,经租站在山下设了个分站,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但是按当时的技术条件,还无法建设直接穿越乌鞘岭的长大隧道。第一工程局举全局之力,集中了人员、设备,在建造隧道的同时,还以大量的填方来填平沟壑,沿着山坡修筑路基。材料供应人员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采购和运输,日夜不离现场,保证机械配件的及时供应,直到会战胜利结束。之后,成立了机械修理厂。
  1958年3月,第一工程局提出了大跃进口号:“一年跨天山,两年通国境,三年扫尾交运营”,可以想见工期是多么紧张。所投入的施工力量除四个综合工程处外,还有桥梁工程队、机械筑路工程队、铺轨架桥队、建筑工程队、给水工程队、电务工程队六个专业队。4月13日《新疆日报》发表社论《欢呼兰新铁路进疆》。哈密以东、百里风区、天山隧道群、北疆的精河、艾比湖西南面的施工点都相继开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接受了新疆境内的部分施工任务。
  
机声唤醒戈壁
 
  1958年9月14日,甘肃和新疆两省区交界地建起了红柳河铁路大桥,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新疆出现了史上第一支机械筑路队。第一工程局开始往乌鲁木齐搬迁并成立了汽车运输队,负责人员和物资的搬迁转运。经过专门培训,驾驶员都达到了国家二级汽车驾驶员的水准,在荒原中开路,个个艺高人胆大。
  筑路大军进疆后,为了适应在荒无人烟、干旱缺水的戈壁地带施工,广泛采用工厂化、机械化与小型机械化施工。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施工上尽量采用大爆破和机械化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时间。从疏勒河到乌鲁木齐,大爆破施工共有十六处。百里风区的疙瘩台有十三座山梁挡住了前进的道路,而且土质特殊,沙质砾岩坚硬如磐,这里有170万立方米的路堑开挖任务。炸药供应不足,技术人员就自制黑色炸药。在怪石嶙峋的群山中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景象: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烟尘滚滚中出现一条路堑,推土机、铲运机大面积作业,铁路路基很快形成。
  据《新疆通志》第49卷《铁道志》记载:“1958年是全国开展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最红火的一年,铁道部第一铁路工程局对施工现场仍存在着肩背人抬的现象,结合双革运动在全局开展了车子化、滚珠轴承化和各类工程的小型机械化运动,一时间所有的工区、小队和工班,都办起了机械修制厂、业余修配厂,人人动手制造机具,年底就实现了车子化和滚珠轴承化,推广和制造各种小型机械约二百余种,工地上基本消灭了肩背人抬的现象。”这种土洋机械结合、大小机具结合的施工方法,被誉为“创举”,“是土石方工程走向机械化施工的新阶段”。 1960年正是采用这个方法,为乌鲁木齐二工站重点土方工程的按期完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铺轨队1960年6月4日进入自然环境异常恶劣的百里风区,也是铺轨最艰苦的地段。这里“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8~12级(往往有超过12级以上)的狂风一刮就是七八天以上,有时达十五六天。按规定7级大风铺轨队就得停工,然而职工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降低铺轨机龙门架高度、减少轨节车上轨节层数、在铺轨机迎风面增加重量的同时在背风面支顶镐以保持机身平衡等,10级大风天照常施工。经过43个昼夜的苦战,铺轨队创造了奇迹,穿越了风区。
  经哈密、鄯善,筑路大军一路向西,过了吐鲁番,来到天山脚下。天山隧道群的工程是1958年4月份开始的,这是控制全线的关键工程。铁路从山腰上穿天山而过,要修筑总延长4453米的12座隧道,隧道群首尾相距8公里,山体自然坡度在40~60度之间。隧道与隧道之间,除了高填深挖土石方外,还有桥涵21座。施工队依山傍河安营扎寨,工人们用人力、高架线、动力绞车将数百台件开洞机具搬上山。工期紧张,所有施工人员三班倒日夜不下山,机器全天候轰鸣。修理厂的任务是保证所有设备的良好,保证按期打通天山。1960年1月,天山隧道群全部竣工。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国家缩短基建战线,再之中苏关系恶化,新疆铁路于1961年5月正式停建乌鲁木齐西站至边境口岸站阿拉山口的铁路。
  
通车乌鲁木齐
 
  铁路接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的时候,新疆各族人民显现出极大的喜悦和热情。新疆军区部队指战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运输局、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党政机关、厂矿企业、学校等单位都派出人员以义务劳动的形式参加铁路建设。在各族人民的热情参与下,大大缩短了大河沿、后沟、白杨河、达坂城、芨芨槽子等地段铁路路基的施工工期。铁路进新疆时的机械化(图5)
(图—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赛福鼎·艾则孜参加铁路建设)
  十万大军筑路十年。兰新铁路跨黄河,过高寒缺氧的乌鞘岭,经河西走廊伴古长城出嘉峪关,穿行千里戈壁与百里风区后直奔火洲吐鲁番,横越天山山脉,于1962年12月9日铺轨至乌鲁木齐,三天后到达乌鲁木齐西站。从兰州到乌鲁木齐,铁路全长1892公里。在新疆境内长度100米以上的铁路桥有12座,其中大河沿桥最长,17孔,桥长299.42米。座落在昌吉河上的铁路桥是我国第一座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刚性梁柔性拱桥,是铁路科技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之一,长度为255.92米,9孔,主跨孔为56米。这座大桥由铁道部第三设计院设计,第一工程局桥梁工程队施工。队长唐嘉衣于1956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施工中他因地制宜对技术设计作了局部修改。此桥于1961年8月建成,17年后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铁路进新疆时的机械化(图6)(图—5兰新铁路昌吉河大桥)
  兰新铁路沟通了边疆和内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赛福鼎·艾则孜充满激情地写了一篇文章《第一列火车的鸣叫声》,表达了新疆各族人民对通车乌鲁木齐的喜悦之情。1963年1月15日,乌鲁木齐站开办客运业务。乌鲁木齐到兰州、西安、上海等地的直通旅客列车相继开通,新疆与首都、与内地各大城市的距离不再遥远。铁路为巩固边防、发展经济提供了可靠的运力支持。
  第一工程局在修理厂和汽车运输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专业的机械修制厂,厂址在乌鲁木齐市西北郊地窝堡,任务是维修养护全局的汽车、工程机械和机床设备,并制造部分零配件,后来发展到有能力大批量生产内燃机车配件。
  1971年1月1日,在铁路运输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铁道部乌鲁木齐铁路局,担负新疆铁路的客货运输。铁道部第一工程局部分迁往西安,停泊在西站地区的机械筑路队、铺轨架桥队等专业队伍转战内地。
  改革开放以后新疆铁路快速发展, 1990年9月1日乌西至阿拉山口段铁路通车,兰新铁路贯通亚欧大陆桥。第一工程局出现在兰新铁路复线及天山南北的铁路建设工地。当然,筑路装备已经更新换代了。如今,被称之为“中铁一局”。
  南疆铁路从吐鲁番相继通往库尔勒、喀什、和田。2012年12月22日,新疆第二个铁路口岸站霍尔果斯站正式启用。2012的最后一天,随着兰新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工程完满收官,新疆铁路进入电气化时代。2014年11月16日11时,首趟动车组高速列车从乌鲁木齐南站驶出,兰新高铁乌鲁木齐南到哈密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新疆铁路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
铁路进新疆时的机械化(图7)(图—6和谐号动车组)
  2016年7月1日,兰新高铁西端终点站乌鲁木齐站试运营,地点正是1960年的重点工程地段——二工站。这是一座特等级高铁客运站,也是新疆最大的火车站,建筑面积约十万平方米,集高铁、普速铁路、轨道交通、公交、出租、长途客运等多种交通组织方式于一体。
  体制改革后,乌鲁木齐铁路局称之为“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新疆铁路营运里程突破六千公里,中欧国际班列畅行于古丝绸之路。2019年5月30日,克拉玛依至塔城铁路开通运营。至此,新疆所有的地州首府所在地都通行火车,铁路由原来的一条线变为天山南北“四纵四横”的网络。

校对:心系远山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