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我家的故事】/

我家的故事----- 说说我家车的变化

作者: 铁四师 朱德全 发布时间:2019-09-26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我的老家在豫北怀川平原。自古以来,车是农村的主要生产和运输工具。新中国建立后,车辆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从我家车的变化中可以看到新中国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日益繁荣强大。我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我小的时候,记得家里只有一辆木轮小推车。 这种车
      我家的故事----- 说说我家车的变化(图1)  我的老家在豫北怀川平原。自古以来,车是农村的主要生产和运输工具。新中国建立后,车辆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从我家车的变化中可以看到新中国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日益繁荣强大。我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我小的时候,记得家里只有一辆木轮小推车。
        这种车类似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一个轮子,是木头做的,为了结实,轮子周围镶着铁铆钉。这辆木轮小推车是家里的主要生产和运输工具。车架上一边放一只荆条编的篓子,用它往地里送粪,也常用它把收割的麦子、玉米运回家。我家离姥姥家有七八里地,每次去姥姥家串亲,父亲就用这小推车推着我们去。妈妈抱着弟弟坐在车的一边,另一边父亲放个篓子,铺上被子,我和姐姐坐在里边,以保持车的平衡。
       父亲用一根布条编的攀带挎在肩膀上,捆在推车的两个把手上,把车抬起来,双手把着车把弯腰用力向前推。为了保持车的平衡,小车不倒,父亲推着车子不能走直线,总是跟着车子扭屁股掉腰的,就像是在扭秧歌。小车走起来,车轴发出“吱拗、吱拗”的响声,走在不平的路上,车“咯噔、咯噔”的墩人。这种车推起来很费劲,常常看见父亲累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                      过了不久,小推车的木轮子被胶皮轮子取代了。充气的胶皮轮子有弹性,钢轴承的摩擦力小,推起来既省劲,没有了“吱拗”声,坐在车上也不太墩了,舒服多了。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农村开始使用两个轮子的平板车,家乡叫架子车。架子车拉的多,又平稳,大人小孩都可以使用。父亲接受新事物快,也爱赶时髦。这种车子一出现,父亲很快就买了,把门口的大槐树挖了,打了一个暂新的车篷,一家人去姥姥家串亲,我们和妈妈可以暖火火地坐在一起了。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音机、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农村姑娘找婆家,一般都要求男方的聘礼有“三大件”,而且自行车要求“永久”和“凤凰”牌,不要“飞鸽”的。“三大件”的出现引起了农民的极大兴趣,一时间“三大件”成了家家期盼的紧缺商品,特别难买到。记得是1964年,父亲才买到一辆旧的加重“飞鸽”牌自行车,可以带人、驮东西。父亲把它当宝贝一样看待,天天檫拭保养。我家这辆旧自行车可发挥了大作用。那一年,我腿上长了个大瘾疮,走不了路,父亲就骑着自行车到十多里外的村庄去,接医生到家里来,给我动手术、打针、换药,然后用自行车带着把医生送回家,隔三差五就要跑一趟。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用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在我的家乡,一半以上的人家有汽车,街道上到处停着高级轿车,家家户户都有两轮或三轮的电动车。我家的用车更是新潮,各种车辆都有。我家弟兄、姊妹八个,家家都有汽车,除了汽车,农村的弟弟家还有摩托车、电动车、农用柴油车。到近处去,骑摩托车去;下地干活,开电动三轮车去;出远门走亲戚,开汽车去。各有各的用途,真是阔气。
       长大成家后,我在北京,有个弟弟在郑州,有的在县城,有的在农村。虽然住的分散,相距比较远,但如果有事,一声招呼,很快都开着汽车来了。我每年回老家,都要和兄弟姐妹们相,聚在一起,家门口光汽车就停了七八十来辆。想想过去,看看现在,真是发展变化太大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谈祖国的发展,谈家庭的变化,谈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
                                                                                                                                                     2019年9月26日
校对:舒湘华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