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援越抗美】/

【援越抗美55周年】援越抗美——座高耸的金色丰碑

作者:专项团队 发布时间:2020-06-30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铁道兵战友网纪念援越抗美55周年专题活动总结 撰稿:专项活动管理团队 由铁道兵战友网组织开展的援越抗美55周年专项征文活动,自5月17日进入筹备阶段,5月22日全面启动以来至6月30日结束,展开了为期40天的广泛而隆重的 援越抗美 纪念活动。 回顾一个多月来
【援越抗美55周年】援越抗美——座高耸的金色丰碑(图1)

铁道兵战友网纪念援越抗美55周年专题活动总结
  
撰稿:专项活动管理团队

 
  由铁道兵战友网组织开展的“援越抗美55周年”专项征文活动,自5月17日进入筹备阶段,5月22日全面启动以来至6月30日结束,展开了为期40天的广泛而隆重的“援越抗美”纪念活动。
 
【援越抗美55周年】援越抗美——座高耸的金色丰碑(图2)
 
  回顾一个多月来专项征文活动的开展情况,在活动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广大读者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征文的数量还是作品的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和历史性的突破,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可贺的显著成绩。
 
  一、铁道兵战友网高度重视。
 
  在项目提交办公会讨论时,站长刘政湖就开始全盘策划,精心组织,修改细则,关注进展。并通读每篇作品,及时提出作为资料留存提供作者简介。设计表彰程序,注重活动效果。
  在网站编辑部主任陈大瑗、副主任贾庭心的精心安排下,全体编辑快速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特别是在后期稿件井喷、编辑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主任、副主任亲自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加点,保证了第二天及时和读者见面。编辑部的效率受到了援越老兵的一直赞扬。
  对外发布厅主任李玉树在启动初期就制定好了跟进方案,指定郑建平、杨绍富两名新华编辑全程跟踪发布。两位编辑在40天内连续发布了176篇征文,工作强度之大不言而喻。特别在初期,无数次修改稿件,更是增加了工作量。
 
  二、组织架构创新。
 
  援越抗美55周年专题活动的组织架构是本次活动成功的亮点,供今后组织大型活动参考。
  建立专项征文活动群。本次项目负责人郑建平群主牵头操盘,具体指导,周密谋划,立体布局,注重创新,措施有力。特别是组织对每篇稿件的集体修改、审定,对提高稿件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效果。人员组成:顾问(含特约)、联络员、主力写手、编辑,集指导、论证、纠偏、宣传、推送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功能性群。在本次专题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群里的每一个战友都是可圈可点:高俊玉、邱祥发是大家公认的高产作者;女将纪晓荣拿下了几篇重量级的稿件;看似啰嗦实则认真的胡泽亮;毛树忠文风严谨;陈绍斌身患重病判了死刑坚持完成一支队高机连的四篇连史;更令人感动的是二团姚尚明,一个没有参加过援越抗美的战友,用十几年的时间写出了38万字的反映一师二团援越抗美历史的《西线烽火》一书,在活动中完成1万3千多字的二团援越抗美概述。
  更为可观的是专项群友不但自己写稿,还通过身边战友征集到大量优质稿件,也是本次活动涉及面广的重要因素。通过他们的努力,让我们有幸看到许多优质稿件,并通过稿件的得知许多感人的故事。
  成立活动管理小组。组长王抗林倾注热情,克服眼病几次手术视力严重下降的困难,为征稿改稿日夜操劳,在她的建议下,设立了统计岗位,亲自设计表格。王林山负责统稿,把拟刊发的稿件提前发到管理群,对每篇文章都逐一审核,对重头作品都论证修改,对每个名字都核对准确,对每张照片都核实鉴别,对每个标点都严格把关,对每条线索都深入挖掘。当得知九团九连完成抢修任务最后回国的情况后,联系到亲历者周振伦写了“为援越抗美划上完美句号”一文在新华网刊发,使战史更加完整。
  聘请顾问团。为使纪念活动深入,聘请了8名顾问,3名特约顾问。他们中有两次参战的老功臣张锁龙;有父子同上战场的将门之子又亲历战火洗礼的罗旭东。顾问们或亲自撰文,或出谋划策,或校正史实,或“会诊”疑难,发挥了高屋建瓴地引导和把关纠错作用。
  张锁龙政委做为顾问,亲自代表一支队完成了洋洋洒洒一万多字的巨篇,并担任视频组的文字顾问。欧阳干政委率先代表六支队给予本次活动充分的肯定,并作了总结。特别是赫赫有名的湖北荆州援越抗美博物馆馆长、收藏家张金春战友,更是在百忙中找历史文件,找图片,找资料供组委会参考。张金春战友和一些老同志为本次活动历史资料的真实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组建了联络员团队。以陈登辉、刘金龙、王抗林(女)、杨业新、赵发秀王布刚等为代表的联络员团队,充分发挥人脉广文笔好的特点,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特别是六支队联络员,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在起步晚的情况下,组织起六支队的工作团队,奋起直追,在活动的中后期表现得十分抢眼。我们的联络员在本次活动中完美履行了职责,而联络员团队,则是本次活动的中流砥柱。
  建立了观察员机制。王林山、潘寿军擅长写议论文,是快乐写作群言论组的主力写手。几次活动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凭着敏捷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活动进展,及时发现闪光点,觉察不足,适时发表观察评论,共撰文十余篇,对活动深入开展起到了引领、呼应、助推、纠偏、鼓劲的作用。
 
  三、体裁多样化。

       援越抗美55周年专题走立体化宣传的模式,除了传统的文字作品外,还吸收了视频、图文、歌曲等作品的参与。

 
  四、团队精神突出。
 
  线上活动人员天各一方,互不见面,由于组织严密,架构创新,立体布局,在整个纪念活动中,专项活动团队、管理团队、顾问团队、联络员团队、观察员团队、编辑团队、校对团队、稿件统计团队等,既各负其责,又整体发力,向纵深推进,各团队成员在不同的地方,按照统一的琴谱,按下和谐的琴键,奏出了宏壮优美的纪念进行曲。良好的团队效应为线上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五、援越抗美,一座金色丰碑。
 
  当年参战官兵,经过血与火的磨砺,分部在全国各条战线。这次纪念活动中,又聚集在兵网上,怀着满腔激情,把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埋藏在心里的记忆,通过不同体裁展示出来。他们中有已96岁高龄的原十三师总工程师徐俊彦,所撰写的《难忘的援越抗美岁月》,感动了许多读者。有患青光眼住院还坚持撰文多篇的高俊玉。有当年任指导员的二师政委何海涛,把挂在家中长1.5米的像框取下来分段拍照又请人合成后投稿。有写出“功勋团的血性”系列文章的杨芳琴烈士之子王布刚。有将珍藏的大量照片制成美篇的史锡腾、张忍干。有的老兵不会打字,就花钱请人打出文稿再拍照投稿……
  据统计,此次专项征文活动期间,共刊发各类稿件176篇(含视频、诗歌、图文、歌曲),并在《新华网》《今日头条》等全国性高端媒体刊发。从而使专项征文活动宣传的范围之广、层面之宽、力度之强、影响之大、效果之好,都达到了空前的效果 。
 
【援越抗美55周年】援越抗美——座高耸的金色丰碑(图3)
  老兵老了!他们用尽生命的余晖挖掘出珍藏于胸的金砖,一块块垒起了一座高耸的金色丰碑。铁道兵战友网推出的纪念活动,是对全体参战老兵的鼓舞,是对4200多位作战负伤官兵的慰籍,是对1446名光荣牺牲的烈士的缅怀,是对铁兵军魂的继承和弘扬。特别是在新华网平台上推送的作品,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弥补了对这场秘密战争的宣传。
  2020年6月30 日18点30分,随着最后三篇稿件的发出,铁道兵战友网纪念援越抗美55周年专题活动圆满结束。活动结束了,我们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的初心还在延续。
 
【援越抗美55周年】援越抗美——座高耸的金色丰碑(图4)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