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襄渝·50】/

【襄渝·50】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

作者:13师62团 秦厚全 发布时间:2020-09-05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参加襄渝铁路建设已有五十年了。近半个世纪的光阴不算短,但在襄渝线上度过的三年峥嵘岁月,至今仍记忆犹新,如同发生在昨天一样。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参加襄渝铁路建设已有五十年了。近半个世纪的光阴不算短,但在襄渝线上度过的三年峥嵘岁月,至今仍记忆犹新,如同发生在昨天一样。
       我们13师62团是1969年底接上级命令离开山西灵丘移师湖北郧县,与先期到达的师部及61、63团会合,投入襄渝铁路的建设。
       郧县地处武当山脉边缘,山势险峻,土地贫脊,连绵不断的大山里,除了光秃秃的石头,就只有稀稀拉拉的草,路旁见峭壁,江畔是悬崖。要在这样的地段修建铁路完全难以想象,而更意想不到的是沿汉江南岸长约20公里的我团管段内,竟然找不到团部机关的安营扎寨之地,不得已,只好选择了隔江相望的郧西县羊尾公社(相当于镇)作为62团团部驻地。
 
【襄渝·50】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图1)
 
       羊尾因背靠羊尾山而得名,依山傍水,南面就是水流湍急汉江,奔流不息的汉江是武当、秦巴山区民众千百年来通向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我们团部驻地选定后, 机关人员的办公住宿用房又成了问题。受地理环境的制约,羊尾的发展极其落后,虽是公社所在地,但人口不多,居民住房均为小平房,公社原有办公用房面积虽然不算小,但瞬间进来了上百号人的部队团部机关,解决用房问题还是给公社带来很大压力。为保证部队住得下,能办公,公社领导一切从部队需要着想,主动把公社机关用房腾出,搬到山沟里的一座祠堂办公,并动员公社机关各单位和单身职工能让则让,能并则并,总算解决了团机关安身立足问题。机关人员都在床边上放张办公桌,足不出户就可兼顾白天办公和晚上睡觉,团首长和参谋干事一个样,谁也不特殊。
       团部机关进驻羊尾时,当地还没有通电,群众还是点煤油灯照明,部队初入时也不例外,不长时间,团里从机械连调来一台发电机,从此团机关才用上了电。当时团首长还号召大家少拉灯头,节约些电,让羊尾公社的机关也能用电受益,公社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也为之感动,兴奋不已。
修建襄渝线的年代,整个国家经济都比较困难,而地处鄂西北的郧西县、郧县又属于老、少、边、穷地域,落后得难以置信。羊尾
到县城不通公路,生活、上学极不方便,如要去县城,沿汉江走水路要绕道很远,陆路虽近却都是山间小路,要翻山越岭四五个小时才能到达。因此,羊尾百姓一般情况下不会去县城,日常生活缺点什么,就在本地供销社买,或者到近一点的陕西省白河县城买,有很多老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进过郧西县城。
       还是因为交通不便,羊尾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极度贫乏,难得看到县里剧团的下乡演出,看电影也成了一种奢望。部队进驻后,极大丰富了羊尾人的文化生活,团宣传队常在驻地演出自创的歌颂部队中的好人好事及反映军民团结的文艺节目,深受群众喜爱,而最受欢迎的还是部队的露天电影。每当部队电影组同志在羊尾河滩上挂起银幕,羊尾的孩子们就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全村群众扶老携幼,扛着条凳聚到河滩,和部队指战员一起看电影,对他们来说,看电影就是过节。
      羊尾滩,在千里汉江上小有名气,在枯水季节河滩上能放电影,但渡江行船就非同寻常了。羊尾百姓过汉江,祖祖辈辈靠的就是小木船,人民公社成立后新买了条略大一点的木船,有三名船工,一个把舵,两个划桨,部队到羊尾初期也是乘此船往返。羊尾地处汉江北岸,江南岸均为悬崖绝壁,且仅有一处人工开凿的小码头,船工技术不熟练是很难将船靠岸停泊的。因滩浅流急,船无法直接往对岸划,必须靠纤夫把船拉到上游,再用力往对岸划去,形成一个顺三角,船工技术稍逊就很难靠岸,有时还得再次重来。枯水期是这样一幅画面,雨季的羊尾滩又是另一番景象。江水猛涨,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浪花滔天,船行江中,搖摆不定,坐船的害怕,划船的紧张,真是命悬一线哪!为解决渡江难题,部队特意从外单位租了一条机帆船用于摆渡,船体大,动力强,速度快,稳定性好,方便了部队也方便了群众,羊尾群众拍手称快。
       团部机关设在羊尾,而铁路工地却在汉江对岸的郧县境内,部队各营、连驻地则沿着工地线路分布在各小山沟,往返过江靠渡船,组织指挥、服务协调还是不便,效率也不高。好在部队一进驻就在勋县胡家营设立了指挥所,由团首长轮流值班,保证了指挥与部队的上下通畅。
我们团在襄渝线上担负的是从胡家营到白河段的桥、隧、路基的基建任务,在20公里的管段内,除了我们一个团的兵力,还配属了湖北黄冈民兵师的黄陂、孝感两个民兵团,工地上只见彩旗招展,歌声、号子声、机器的轰鸣声、还有施工放炮的爆炸声,交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那大建设的红火场景确实令人热血沸腾。
       为鼓舞士气,提高部队战斗力,我们政治处从主任、股长到干事,坚持深入基层,深入连队,与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发现典型事迹及时总结经验,宣传推广,充分发挥了政治工作的强大优势。特别是我们群工股干事肖峥嵘,通过下连队走访当地群众,发现部队在施工中出现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部队施工能顺利进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那时,虽然政治处全体同志的工作热情都很高,但因工作量大,人手不够,有时主任就把我这个内勤也拉去搞突击。记得1971年春末夏初,2营8连的几名战士上山砍柴,其中一人被“五步蛇”咬伤,毒素迅速蔓延,如救治不及时将危及生命。战友把他抬下山准备送往卫生队,驻地一位生产队长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并胸有成竹地主动承诺用草药祛毒救治。队长紧接着就跑步上山,不一会儿采回一束草药,当即用药罐捣碎后敷在战士的伤口上,过一会儿,伤口流出黑色血水,肿胀也渐渐消退,不到半天功夫就能下地行走了。真是神奇!据队长讲,被这种蛇咬,一般的蛇药根本治不了,就是送到卫生队也无药可救,这次用上了家里的祖传秘方。群众热心救治8连的铁道兵战士,这是体现军民鱼水情的典型事迹,这经验值得好好总结宣传,时任政治处主任石周卿同志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几次到8连,深入了解,多方求证,写出了一份有质量的部队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材料,由8连指导员在一次政工会上作典型发言,有力推动了全团的群众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襄渝铁路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我们铁道兵62团与湖北孝感的两个民兵团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很多战友因此受伤,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修建胡家营隧道时,1营2连木工班的两名战友在修理弃渣滑槽时,不幸滑入水流湍急的汉江,岸上的战友还来不及反应,水中的战友己被大江吞没,一瞬间两位生龙活虎的战友就从身边消失了,这种痛是刻骨铭心的。后来,经多方努力才在遥远的汉江下游找到了两人的尸体。事故发生时,排长吴开兴就在现场,直到如今,每当说起此事他就泪流满面。
       军队本是男儿奋斗的疆场,铁道兵团级建制是鲜有女兵的,当年我们团只有卫生队有几名军中之花,她们都是青春少女,活泼美丽。然而,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团卫生队一名十八岁女兵张爱勤,在一次上山采药时失足掉下悬崖,壮烈牺牲,她是我们团、也是我们师唯一牺牲在襄渝线上的女兵。好可惜啊!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钢铁大动脉——襄渝线,他们的身躯至今仍长眠于襄渝线上的白河县烈士陵园,他们的英名将与襄渝线同在!
       铁路修好了,部队要奔赴新的战场,我们乘坐列车奔驰在亲手建成的铁路新线上,心中充满了自豪!我们离开了,还有一些战友却不能随之同行,我在心里说,亲爱的战友们,安息吧,我还会回来看望你们!


 
 【襄渝·50】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图2)
2020年8月31日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