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战友风采/

黄嘉善——铁道兵版画领军者

作者:  王秉良 发布时间:2022-11-01 点击数: 稿件来源:徐国伟推送 责任编辑:春伢子

已经年过八旬的黄嘉善老人,是铁道兵版画的领军者和代表人物,是大路画展的奠基人,他以对大路画展开拓性的贡献,成为一个高标、一座峻峰。黄嘉善不仅有对大路画展筚路蓝缕的首创之功,更以自己守正创新、光华熠耀的艺术成就,卓立于当代画坛。 

守正创新开大路,壮心诗情画铁魂  

  ——记原铁道兵美术组组长、铁道兵版画领军者、大路画展奠基人黄嘉善


守正创新开大路,壮心诗情画铁魂(图1)  

 

  已经年过八旬的黄嘉善老人,是铁道兵版画的领军者和代表人物,是大路画展的奠基人,他以对大路画展开拓性的贡献,成为一个高标、一座峻峰。黄嘉善不仅有对大路画展筚路蓝缕的首创之功,更以自己守正创新、光华熠耀的艺术成就,卓立于当代画坛。

  黄嘉善称自己是“大罗山的儿子”,1941年,他出生于浙江温州龙湾。“永嘉山水钟才贤,盛美由来多可传。”自晋代谢灵运以来,这里成为“中国山水诗的故乡”,风景秀美的家乡给了他最初的艺术滋养。他在少年时代就酷爱绘画,被保送入学温州师范学院音体美专业,后被分配到了温州市美术幻灯公司。1962年底,已经在家乡小有名气的黄嘉善入伍铁道兵,可谓“带艺从军”。入伍后,铁道兵丰富的生活体验、广大的建设空间给了他更大的创作舞台。从福建的东海之滨到西藏的喜马拉雅山下,他用画笔再现着铁道兵改天换地的英雄史诗。他的作品《喜马拉雅山上铁九连》参加第三届全军美术作品展并获得最高奖,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扬。1969年初,黄嘉善被调入铁道兵政治部文化部任创作员,并负责铁道兵的美术创作,之后又成为铁道兵业余美术创作组负责人。黄嘉善到铁道兵各指挥部动员、发现美术人才,组织部队美术创作骨干六十人到北京参观学习“海军美术作品展览”,在大兴安岭、陕西安康等地举办铁道兵美术学习班。组织战士业余美术骨干到施工部队深入生活、采风创作。

守正创新开大路,壮心诗情画铁魂(图2)

  1972年,为了备战全国美展,铁道兵文化部选调铁道兵美术骨干吕文生、李德波、季源业、胡必书、王铭、王方廉、白海等21人集中到北京创作。这些美术骨干大部分只是在基层连队搞过墙报、黑板报,画刊头、布置俱乐部,缺乏绘画基本功训练。有的同志对黄嘉善说:“我们这样的连队水平,能参加全国美展吗?”黄嘉善回答:“咱们白纸一张,没有包袱,选上选不上无所谓,至少是一次学习与提高,一个沙场练兵的好机会”。他从来自各地的战士作品中敏锐地发现了亮点和优势,他们的绘画技术虽然稚嫩,但生活气息浓郁,线条粗犷,黑白对比分明,富有冲击力。黄嘉善想,必须发挥长处,规避短处,油画、国画的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而木刻版画初学者容易上手,这种艺术形式曾因其朴素、粗犷、战斗性强、易于复制传播,而被鲁迅先生大力提倡,在革命年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木刻版画呈现的艺术风貌也更能表现铁道兵的精神气质、建设生活。黄嘉善说:“如果说油画是交响曲,国画是田园诗,那么版画就是山号子。”于是,原本主攻国画的黄嘉善,也开始身先士卒,带领大家一起研究、创作起版画来。除了几位坚守国画或油画的同志以外,其他18人都搞版画,后来发表作品,这个创作集体就署名“石巴人”。

守正创新开大路,壮心诗情画铁魂(图3)  

  黄嘉善版画《第一声汽笛》

  黄嘉善确定了集体协作创作10幅组画的思路。创作时,黄嘉善按国画的习惯采用立式构图,画幅尺寸大小一致,在展览时会给人形式的震撼。大家一起研究讨论,把带来的草图、素材摆出来,从中找出最有表现力的画面,富有诗意的内容,凡符合组画构思的画面,都给吸收过来。如伍法勋的一幅表现夜间高山上运输筑路物资车队的画稿,是反映汽车兵生活的。他在汽车连队待过,熟悉汽车兵的生活,那场景生动,情趣丰富,给人深刻的印象。后来在此基础上,修改加工,增加了一些细节,成了一幅很好的版画,即《雪夜运输》。还有很多作品,画面细节都是取自大家的素材里。经过集体讨论,分头起草。十幅小稿确定之后,绘画基础较好的同志画大稿,完成彩色版画稿。然后确定谁绘主版,谁绘副版,谁磨版子等等,都有了明确分工,互相配合也很默契。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版画,当第一张第一版印完之后,等了半个月,油墨竟然还没干,第二版无法进行,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黄嘉善只好去问大院的《铁道兵》报印刷厂师傅。师傅说,调油墨时要加入速干剂,他这才恍然大悟。创作时正值炎夏,大家激情满怀,赤膊上阵,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加班加点45天,从没有人叫过苦。创作现场,宛如一个忙碌的艺术大工厂。完成组画后,黄嘉善给作品取名《战斗在崇山峻岭》铁道兵生活组画,10幅画分别为《上工》《壮志豪情》《峡谷战斗》《激流勇进》《工地小后勤》《雪夜运输》《洪浪丹心》《排除险情》《登高之前》《山寨喜讯》。组画创作完成后,一经展出,立即名震美术界,铁道兵版画和户县农民画被评为全国典型单位,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铁道兵版画选》专辑。应文化部要求,还复制了8套80幅《战斗在崇山峻岭》,出国展览。

  “我们铁道兵常年战斗在崇山峻岭、林海雪原、戈壁沙漠、辽阔草原,生活虽然艰苦,但充满诗情画意。沸腾的工地生活,时刻激荡起每个战士的心。我们这些业余作者,来自各个施工部队,他们都有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曾连续创作5组47幅版画”。黄嘉善回忆道。

  还从没有哪个美术群体像他们一样,他们的画室是祖国的山河大地,他们自身就是改天换地的画面主人公之一,他们“走小路、修大路”,将激荡人心的壮美河山和火热的劳动场景呈现在画笔下,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时任美协主席江丰说:“你们这些以生活的真切感受作基础的作品,是鼓舞人奋发向上的,是有持久生命力的,看后印象深刻”。美协副主席华君武也感触颇深地说:“你们这样的版画,往往是有些专业作者画不出来的,因为你们在生活中”。著名版画家李桦说:“看了你们的画,使我想起了延安的木刻运动,我们的版画后继有人”。版画家古元也说:“你们的画很新,很美, 人民能看懂。希望你们今后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的反映火热生活的作品”。

  黄嘉善还带领美术组同志,完成了《南瓜生蛋的秘密》《为祖国造大梁》《春暖播种的时候》《带响的弓箭》《锁金峡》《追汽车》《不停的车轮》《惊雷》等多部连环画,均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

  他和战友们创作的另一经典《万水千山只等闲——铁道兵战斗在成昆线》套色木刻组画(共14幅),参加了当年的全国、全军美展,并被国家送往法国、意大利等国展出,《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等予以刊登,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在美术界和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期间,黄嘉善请中国美协和中央美院古元、李桦、王琦、周思聪等多位名家,开办美术学习班,将集中骨干培训创作和深入部队施工现场采风结合。先后又创作了以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大兴安岭为背景的铁道兵生活《边疆战歌》;反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道兵修建的条条铁路运输大动脉的战斗场面《志在四方》《铁路西进》等。

  在他的辛勤努力下,1979年铁道兵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了青藏、南疆、通霍建设工地美展,即第一届大路画展。此后第二届铁道兵大路画展在北京中山公园与太原展览馆同时展出,第三届、第四届大路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逐渐形成定例,确立了大路画展独特的创作、策展方式。十多年间,黄嘉善为大路美术呕心沥血,献出了最美的青春年华。从雪域高原到瀚海戈壁,从南海之滨到白山黑水,他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以他为首的铁道兵版画群体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创作的一大批版画作品视野宏大,设色鲜明,洋溢着豪迈、乐观的激情,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美术风貌,给铁道兵留下了不可替代的艺术瑰宝,活化了铁道兵的精神风貌,记录了铁道兵的伟大历史功绩,也成为一个时代的艺术经典,被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甚至被印在传单上,撒到宝岛台湾。

  1986年,黄嘉善转业回到家乡工作,曾担任温州市文联副主席、美协主席。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初,浙江温州以“先行者”“探路者”的姿态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创造了“温州模式”。黄嘉善敏锐地把握艺术和商品经济的契合点,首创了以“温州人”为命题的《温州货艺术广告展》《温州人书法展》《温州人摄影展》,先后在温州、天津、北京开展。被华君武、李桦、王琦、李铎等众多名家赞许,认为不仅展示了温州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也为艺术界开辟了“新的探索、新的尝试、新的路子、新的形式”。他还创办了“温州艺苑”,以文化市场的形式让艺术作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铁道兵转业之后,铁道兵画家们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有的成为大学教授、有的成为专家画家、有的成为地方文化干部,多数人都取得了不俗的艺术成就。退休多年的黄嘉善老人,对铁道兵美术和大路画展始终满腔热忱,他与时俱进,利用网络平台,凭借自己的组织力、号召力,把失散多年的铁道兵画家又组织到了一起。他建起了“铁道兵美术”微信群,100多名铁道兵画家济济一堂,大家回顾峥嵘岁月,畅谈艺术观点,将铁道兵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黄嘉善还主导开办了微信公众号,开办网上“铁道兵美术馆”,分期推介铁道兵画家的艺术成就,呈现铁道兵美术的珍贵遗产,不遗余力地向社会、向公众推介铁道兵美术,让这个优秀的美术群体继续保持青春活力,放射出持久的正能量。

  黄嘉善的艺术之路,更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他的作品,从国画起步,到套色木刻、水印版画,再到水墨山水,表现形式是多元的,以更好地达到艺术效果为目的,体现出层次丰富的艺术面貌。而他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是两个旋律的融汇,一是浑厚刚健的正大气象,二是清新俊逸的秀美风貌,融浑厚华滋于一体,集雄奇秀美于一身。中国新兴木刻曾以犀利的革命性、战斗性,产生了强大的影响,黄嘉善和他同时代的铁道兵画家,则将浪漫的抒情性注入版画中,画面中飞旋着战士激昂的壮歌,流动着豪迈乐观的诗情,成为一个激情燃烧岁月的真实写照。

  黄嘉善的作品,往往视域广大,“盈尺之纸数寸管,便有江湖万里天”。他把铁路建设的宏大场景纳入画面,给人以胸襟开张的舒朗之感,同时又总是以生动的地域人物、动物形象来破题,给画面增添生趣,平添美的回味。如套色版画《银花朵朵》,画面从山顶俯视的角度,铺展出青藏高原山原之上的铁路和铁道兵营房场面,铁路和河流的曲线构图,显得舒缓而空阔。近处,则重点刻画两位藏家牧羊女和洁白羊群的形象,美丽的姑娘,活泼的小羊,充满了温馨和欢乐,表现出“天路”“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的动人内涵。

  “画山画骨更画魂”,黄嘉善的笔墨中,充溢着人文内涵。他创造性地把版画语言和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语言结合起来,甚至在中国画中引入西画的透视、明暗关系,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表现力。我们从他近年来创作的“雁荡山水”系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变化。国画《万水千山只等闲》也呈现出这种风貌,画面高处着眼,俯视峡江,铁路穿山越壑,飞渡关山,展现出“咫尺应须论万里”的壮阔场面。

  近年来,黄嘉善出版了《刀笔艺路》《水墨情缘》画集,将大半生的艺术瑰宝奉献给社会,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将博大胸怀、雄浑笔墨和飞扬激情融汇,大山大水真气弥漫,让人心魂激荡、豪情顿生。

  正所谓艺老笔精,画意忘形。黄嘉善老人以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已到了“人画俱老”的境界,但是铁魂犹健,壮心未已,仍在艺术的大路上意气风发地阔步向前。“看君老笔如并剪,割取浮岚暖翠来”,我们期待着老人为铁道兵、为中国铁建创作出更多的艺术佳构来。

守正创新开大路,壮心诗情画铁魂(图4)  

  作者简介:王秉良,河南延津人,“具象中国”油画双年展和著名铁路美术品牌“大路画展”学术主持人,大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学会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党委工作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教授级高级政工师。曾出版《心灵版图》《烟云》等文学作品集。先后获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铁路优秀新闻工作者、首都市民学习之星、中国铁道建筑报十佳记者等荣誉。发表文学作品、美术评论数百篇,并在《中国青年作家报》开设专栏连载“悟画记”。长期担纲大路画展美术评论工作,为扩展这一中国铁建重要“文化名片”的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春伢子)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