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难忘战友情/

【难忘战友情】一件“糊涂事” 成就两贤能

作者: 姚才昌 发布时间:2023-02-28 点击数: 稿件来源:兵网编辑部 责任编辑:飞扬

向德荣 陈汉彪 一声战友,一世兄弟。当战友变成一种回忆,就代表着那段岁月,那一群人,不因时光流逝、路途遥远或整日忙碌而淡忘,并且日益增进真挚思念,这就是战友情。这里讲述向德荣与陈汉彪不寻常的战友情。他俩都是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人,入伍时,向德荣的家是冯桥公社前进大队,陈汉彪的家是中南公社三利大队,两家相距八公里路程。在援越抗美烽火岁月里,有一年半时间他俩同住一个房

       【难忘战友情】一件“糊涂事” 成就两贤能(图1)

向德荣     陈汉彪 

       一声战友,一世兄弟。当战友变成一种回忆,就代表着那段岁月,那一群人,不因时光流逝、路途遥远或整日忙碌而淡忘,并且日益增进真挚思念,这就是战友情。这里讲述向德荣与陈汉彪不寻常的战友情。他俩都是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人,入伍时,向德荣的家是冯桥公社前进大队,陈汉彪的家是中南公社三利大队,两家相距八公里路程。在援越抗美烽火岁月里,有一年半时间他俩同住一个房间,回国参加襄渝铁路建设的时光里,向德荣任团管理股文书,陈汉彪任上士、司务长,他俩的床铺仅隔一面干打垒的土墙壁。日常里同吃一锅饭,同队列出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1973年3月向德荣退伍后不久,陈汉彪的父亲驾鹤仙逝,陈汉彪因公务不能回家为父亲扶柩安葬,向德荣前去陈汉彪家吊唁并送老人最后一程。向德荣上完大学并参加工作后的岁月里,陈汉彪只要因公务或探亲路过武汉,总会抽时间看望向德荣,在你来我往中两位老战友无话不说,互叙别情,续写友情融融历史。

       他俩之间有一段佳话。那是在1968-1969年参加援越抗美的时候,他俩同在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二大队(第二师第六团)司令部,通过专业培训合格后分配在作战股情报哨所任战士,共5人,班长是吴繁新。在值班参谋赵云成、张荣成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他们的职责是全天24小时轮流值班,准确无误地接收来自广州军区司令部发来的敌机情报信号,标出敌机的飞行走向,由两位参谋向团参谋长姜朝生报告,以便及时组织部队防空和高炮射击。 

【难忘战友情】一件“糊涂事” 成就两贤能(图2)

 

【难忘战友情】一件“糊涂事” 成就两贤能(图3)

       情报哨5人在越南一个山头上的合影。前排左起:谭自恩、吴繁新(班长)、田文才;后排左起:陈汉彪、向德荣。 

       陈汉彪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在完成情报之余喜欢下军棋,还喜欢唱歌拉二胡等。向德荣自我调侃没有音乐“细胞”,不会识谱唱歌,合唱也是五音不全、滥竽充数,读读写写就是他的业余爱好。所以每当陈汉彪拉二胡时,向德荣就觉得拉杂得很吵人。因为陈汉彪是初学,弓弦摩擦跳动出来的音符不怎么悦耳。不管演奏者拉得如何沉迷与陶醉,对向德荣说,入耳生燥入心生烦,索然没有兴趣。于是每当休息空隙有二胡响起时,他就到炊事班帮厨,帮忙洗菜或从井里提水等,算是找到一种各享时空的方式。

       向德荣平时有写日记的习惯,在援越抗美一年半时间,挤出时间写了3万多字的日记,那字里行间流泻着硝烟气息,也记录着战地的生活点滴。

      一天,向德荣值完班后在营房里休息时,思绪正飞扬在文字的激情里写日记,不经意间陈汉彪的二胡响了起来,也许是打断了思路,也许是阻断了灵感,他听了心生恼火,但只是隐忍不发。过了一会儿,陈汉彪值班去了,宿舍里只有向德荣一个人,当他写日记写了一部分后,就站起来伸了伸懒腰,手一挥,无意中打在挂在墙壁上的二胡上。这下提醒了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心想是做“糊涂事”的时候了。 于是,他从针线包里拿出一根针来,在二胡的琴筒前口蛇皮上扎了个小眼。陈汉彪回宿舍后,随手取下二胡拉起来,二胡却变成了“哑巴”,怎么也拉不响了。陈汉彪问:“我的二胡怎么不响了?”向德荣若无其事地说:“怎么会不响呢?” 陈汉彪似乎有话要说却欲言又止,没有追究什么原因,从此以后没有了拉二胡的声音,也少了下军棋场面,把更多的业余时间用于学习和帮厨,努力上进,日积月累中丰富着自己,表现得越来越好。

       陈汉彪于1969年11月7日入党,后来提了干,先后担任团司令部管理股司务长、团作训股参谋、六连连长、团作训股副股长、三营营长、二师作训科副科长、科长。1984年1月“兵改工”后,历任中铁十二局施工技术处副处长、处长,局副总经济师,局副总经理。陈汉彪任副总经理时主抓施工生产,曾兼任渝怀线、甬台温、沪杭高铁、海口美兰机场等工程建设的指挥长。2015年底,47年的职业生涯正式结束。几十年来,陈汉彪为我国铁路建设和其他工程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向德荣于1969年8月2日入党。当了五年兵就退伍回乡务农。半年后,有幸推荐选拔上了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 ),毕业留校当助教,后调到湖北省总工会工作,历任省教育工会干部、科长,民主管理部副部长、部长,调查研究室主任,省总工会副主席、巡视员,2011年1月退休。退休后,他勤耕不辍,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职工道德四字经》《工会工作四字经》《劳模精神职工读本》和《识·记》丛书四册,即《识己:人生所贵在知己》《识德:德不孤兮必有邻》《识势:此日中流自在行》《识苦:看似寻常最奇崛》;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党员干部道德修养四字经》《公民道德三字经》《父母三字经》(与华伟芬合著);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向德荣寓言》。还写了许多文章发表在报纸杂志上。他通过写作,留住时光在自己生命中的痕迹,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受到了有关领导和媒体的高度评价与大力赞扬。

       陈汉彪与向德荣是在战场上生死与共的战友,后来都在不同的岗位上有所成就。一个只有5人的情报哨班出了2名厅级干部,也算得是一个传奇。  

       几十年来,这件“糊涂事”,向德荣可谓“守口如瓶”,直到2016年,陈汉彪将传记《感悟人生》初稿传给向德荣阅读时,他才大胆地向陈汉彪“坦白交代”,请陈汉彪写进传记书,可他没有写进去,可能是他听到实情心里也回味吧,否则,后来也许完全有可能成为二胡高手 。向德荣做的这件“糊涂事”埋在心里47年,不好意思跟任何人说,不“上纲上线”,也是“好心做坏事”吧!

       陈汉彪在传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情报哨里,“开始我们几个人都比较爱玩,特别喜欢和班长下军棋,几乎有空就下。有一次我们结束下棋时,向德荣口里冒出一句‘老像这样玩,以后怎么办啊?’他不经意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是啊,老这样玩,以后怎么办?下决心,坚决不玩!从那时起,不下棋,不玩扑克,一直坚持几十年。”

       2017年,2019年,铁道兵六团勤务连老战友聚会时,向德荣、陈汉彪又见了,双方都没有说起这件事。


【难忘战友情】一件“糊涂事” 成就两贤能(图4) 

      2017年5月,战友王祖平、李淑红负责组织的铁道兵六团勤务连部分老战友在江西聚会,在井冈山景区,向德荣(左)与陈汉彪边走边交谈。

2020年上半年,向德荣的初中同学许先林为其写了一篇2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德行唯美 荣光闪耀——执着奋进的荆楚楷模向德荣的非凡人生》发在仙桃市作家协会公众号《复州文苑》上,文中写了这件“糊涂事”,并评说道:“一段战场趣事,传为一段战友佳话,引出了浓浓的战友深情!这样的情谊一直存在,无论年纪多大,也无论生活在哪里,总会念念不忘!战友之情的确胜似亲情,犹如一饼陈年的普洱茶,只有懂得珍惜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的芳香,回味里面的甘甜。”

       2020年10月1日,陈汉彪看到这篇报告文学后,满怀深情地写了留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向德荣的奋斗史,给了我极大的振动和启示。感谢一路走来认识了你,既是缘分,又是一种幸运。你在越南对我做的“糊涂事”,正是我的‘奋斗始’,休息时我拉二胡你帮厨,你那不友好的几针,让我与你一样——不拉二胡同去帮厨,把贪玩的时间用去学雷锋,才有了后面的征程。我现在应该对你道一声:谢谢!你以‘用针挖井’的精神,博览群书,联系社会实践,吐出自己真言,从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慧。你留住时光在自己生命中的痕迹,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你是我的榜样!我现在问自己,我还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陈汉彪的留言很生动感人!向德荣接着留言:“一件‘糊涂事’,几十年才说出口,如同几十年的陈酿醇香悠长。回过着来看,通过二胡蛇皮上的针眼戳出了缘分,微小的起点促成了未来的宏大。”

       一件“糊涂事”成就两个人,称得上天下美谈,可载入人生的励志故事。战友吴宏成留言:“光阴荏苒机遇瞬间,人生态度决定命运。”战友陶作美留言:“有心刺胡针眼小,糊涂造就大事业,一生共事好战友,回头相见五十秋。”

       几十年了,一段往事历历在目,一个小小的“糊涂”恰逢其时,两人事后觉得这样的“糊涂”具有人生意义,几十年前的事情告白于当下,无需释怀却更成了两人更加亲密牢固的战友情粘合剂,这份战友情值得珍藏,更值得宣扬。 

       作者简介:姚才昌 大专文化,1976年服役铁道兵二师六团8年,历任战士,技术员, 1984年1月随部队集体转业为中铁十二局一公司职员,工程师,中心试验室主任。数次参加清华大学高性能砼技术研讨会,参与了多项重大铁路工程建设,解决了多项相关技术难题,发表多篇论文在不同的刊物上。现退休,居住西安市。

 

(责任编辑:飞扬)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