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难忘战友情/

【难忘战友情】古稀老翁半世情 单车千里祭英灵

作者:46团学兵 白宝存 发布时间:2023-03-06 点击数: 稿件来源:文创中心王林山推荐 责任编辑:丁芳

秦岭山老国道上,绿树如盖。略显空旷的砂石路,半边公路半边荫。自通了高速公路,这里就车稀人疏了。此时,咸阳三线战友俱乐部单车队的四位骑手穿梭其间,黄红相间的骑行服火把似的,在绿荫中格外醒目。这些老哥们,要前往旬阳,去祭奠长眠在襄渝线的战友们了。顺着50多年前步行赴三线的老路,骑行了三天啦,要说不累,那不现实,臀部都隐隐作痛呢。毕竟都是近70岁的人了,又是山高坡长,路险弯急……。

古稀老翁半世情   单车千里祭英灵(图1)  

  秦岭山老国道上,绿树如盖。略显空旷的砂石路,半边公路半边荫。自通了高速公路,这里就车稀人疏了。此时,咸阳三线战友俱乐部单车队的四位骑手穿梭其间,黄红相间的骑行服火把似的,在绿荫中格外醒目。这些老哥们,要前往旬阳,去祭奠长眠在襄渝线的战友们了。顺着50多年前步行赴三线的老路,骑行了三天啦,要说不累,那不现实,臀部都隐隐作痛呢。毕竟都是近70岁的人了,又是山高坡长,路险弯急……。

  终于,翻过了秦岭,越过了营盘、甘溪、赵湾、小河……

  “战友们,加油啊,前面就是丹凤岭啦!”余音尚飘,挥臂未落,刘东旭、乔顺兴、江卓男三个战友,热带鱼似的,呼啦啦从旬河河道穿出。此时,双脚落地,凝神前望的原铁46团学兵四连的胡建安,用因激动而略带发颤的声调高喊:

  “旬阳,我们来啦——

  丹凤岭,我们来了——

  金邦兄弟啊,我们……看你来啦——”

  环旬皆山,其城之东北,一峰突兀,白云绕腰,林壑幽美。更有一塔钻天,巍然挺立,众山俯首。此山,便是丹凤岭了。山高名远,万人瞩目。然,更令人仰视的,是这里的“旬阳烈士陵园”。

  正值初夏,山区的艳阳,柔柔的,照在峰顶,照在塔尖,照在 “旬阳烈士陵园”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上。

  手搭凉棚,抬头仰望。“好高哇……”正准备鼓劲爬山时,“吱儿……”身边猛然停下一辆出租车。一位豪爽的青年展臂挥手,拉开车门就招呼我们上车。这哪跟那呀,我们根本不认识啊!

  “你们是从咸阳来,要到烈士陵园去,没错吧!”看我们满脸疑云,仍笑着向我们伸着手说:“我是旬阳学雷锋车队队长朱孝斌。你们是不是向一位叫王飞的警察问过路?”他翘起两个大拇指,往下对弯,笑着说:“我--们——,搭档!免费护送!哈哈哈……”看大家满面阳光,随即送我们上山。

  朱队长果然豪爽。笑言自己是“乘凉者”。他是在襄渝铁路建成几十年后才出生的,没见过那”百万军民战襄渝”的大场面。没有经历,却有体会。有太多的长辈和乡亲们在有意无意间给他讲当年“满怀豪情斗志昂扬”的战斗场景,讲艰苦危险环境中,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决心胆略,把生死置之度外浴血奋战的精神。有时,听得心惊肉跳,但过瘾。恨不早生二十载!崇拜英雄的种子就那时发芽的。每年,他都要跟乡亲们前来扫墓,为当年的“植树者”做点事……。

  下车了。紧握他的手,刚说一句,“为送我们,让你……”,

  话没说完,他忙不迭的摇着双手,“嗨嗨嗨,你们当年为了谁?”语噻,百感交集。大家眼睛瞬间湿润了……

古稀老翁半世情   单车千里祭英灵(图2)

古稀老翁半世情   单车千里祭英灵(图3)

  陵园里,庄严肃穆,四处静悄悄。青草绿,花儿红,艳阳光暖,绿荫鸟鸣。清风,拨动着我们的心弦。那绵绵思念,正循着心迹向前。见你想见的人,说你想说的心里话,看你想看的云高长天,忆你在回忆中相见的战友,禁不住泪水涟涟……。

古稀老翁半世情   单车千里祭英灵(图4)

古稀老翁半世情   单车千里祭英灵(图5)

  山风,吹动着陵区四周的松林。翠枝摇曳,荡起层层松涛。厚重沉闷的低啸,亦奏起大家心中的哀乐。轻轻地,一次次用心擦拭着黑色大理石墓碑,“段金邦”的名字跃入眼帘。心,不由得揪成一团。默默地,点燃几颗香烟,立放在碑旁。心香苒苒,潸然泣下……

  “金邦,我给你说说悄悄话。”胡建安眼光划过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放低了声音不好意思的说:“你说咱那时饭量咋恁大?一气儿吃十来个馒头都是一轻松。记不记,咱那次饿着肚子扛了百多斤的木柴在崎岖的山路上爬行;记不记,咱扛着两袋水泥……。爬到半山坡,咱们双手撑着腰,两腿打颤,还相互鼓励着加油…坚持…加油!”

  “金邦,你说,苦不怕,累不怕,危险也不怕,如果能吃饱饭,咱更能干。咱知道挨饿是暂时的,路通了,咱和更多的山民就共奔富裕了,可那滋味……。我怎么也不会忘记,过生日那天,你送给我从口中硬抠下来的半个馒头。递给我时,我感到了你半张着的手指微微动着……我的泪……唉!”他猛拍一下大腿,转身拉开背包。

  “金邦,你看,我给你带来了啥!肉包子,八宝饭、腊牛肉……,你吃吧,放开吃,不用石头剪刀布,我做东,管够。这些都是在县城买的。现在这儿物资可不比城里差,要啥有啥,你说,你想吃啥!”

  ……静寂……。唯有微凉的山风,空气里嗡嗡的颤抖声。

  唉,长叹一口气,泪水涌满眼眶。“吃,吃,你怎么不吃呀!噢,那边……那边呀,也不挨饿了……”。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金邦啊,我和战友们是沿着当年咱们步行的路过来的,我把沿途村镇的巨变都记在心里,让我慢慢的说给你听……”

  双手轻轻的在大理石面的墓碑上摸娑。许久,才喃喃地说:“真快,我们已是满头白发啦。可我怎么也想不出你长满银丝的样子。我的眼前,还是你那张娃娃脸,还是那风华正茂的模样。50多年了,我们都已是古稀,而你,还是19岁。大家都说,英雄的灵魂不朽,青春之树长青。你在人们心间的底片,是19岁,印出照片也是19岁,说出来你还是19岁,你是永远的19岁。” 

呜咽……。

  脸上凉凉的,似乎零散散落下几滴水星。不知是山间的雾气还是苍天也有感应,知战友思你念你,也垂泪与我同悲?

  “金邦,陪伴你周围的,还有我们一同架过桥,打过洞,修过路的404名铁兵、学兵、民兵战友。过去我们是战友,现在你们是好兄弟。如果那边有恶水险滩,高山险阻,你们还会并肩战斗……。”

  金邦,记不记得,七零年八月,咱们连的168名官兵,翻越秦岭到旬阳,和铁道兵一起摸爬滚打,完成了近600米简易公路、14000多立方的土石方,完成了桑园隧道1500米的下道坑掘进任务。血气方刚的学兵,向铁道兵学,跟铁道兵赛,创造了当时下道坑掘进日进度的最高纪录,四个月连创月进度120米的记录,被载入了铁道兵工程史册,《铁道兵报》还报道过我们的事迹。尽管那时很累很苦很危险,但是我们苦并快乐着,累且坚韧着。在人生经历中,那才叫生活,那才是战斗集体,那才叫激情燃烧的岁月!”胡建安不由得攥紧了拳头,浑身充满了力量,仿佛又扛起风枪跨进了隧道……。

  难忘啊,刚跨入1973年,喜讯捷传,桑园隧道就要打通了,襄渝线就要通车了,我们就要回家分配工作了!大家心里充满了憧憬,充满了激情,干起活更是嗷嗷叫。

  110日那天,北风呼嚎,天很冷。5班副班长段金邦5点多就起床了,他为全班打来了洗脸水、早餐。每人一个馒头,一小勺盐水煮黄豆,一碗高粱米稀饭。狼吞虎咽吃完,穿起我们的“标配”:蓝帆布工作服,绿色安全帽,腰系一根导火索,肩扛风枪、钻杆、桃心扒,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发了。

古稀老翁半世情   单车千里祭英灵(图6)

  上午10点左右,隧道里有点小状况,石渣将中槽出渣漏斗堵塞。五班长魏宝弟迅速在漏斗上下半层各装好炸药,先下后上点燃,引爆疏通。“隆隆”两声,呛人的扬尘笼罩了整个上道坑。为抢进度惜秒如金的段金邦不等烟尘排完,就和战友快速冲进工作面。可谁都没注意,刚响的两炮中,有一炮是另一施工单位点的排危石炮,金邦他们并不知情。就在他们俯身围在漏斗口查看时,意外发生了。漏斗上半层的炮突然爆炸!距离,面前半米!一声轰响,前面的四位战友被气浪掀翻,仰面躺倒在血泊中。段金邦气管被飞石割断;连国祥双眼炸飞,魏宝弟、赵加宏石渣嵌面,成了血人……。

  “救人……救人……救人——!”

  刨石渣、搬石块、扯衣捂血,背着、抬着、举着,拦车飞送团卫生队。抢救、输血、手术……。

  两天后,段金邦终因伤势太重,献出了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

  段金邦和哥哥都是过继给伯父的。哥哥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金邦属独子,又是烈属家庭,是能留在咸阳分配工作的。但深明大义的父母,为了三线建设,带着金邦找到学校、老师、军代表,一次次请求说情,金邦甚至写了血书表决心。在襄渝线工地上,他把自己当作接受锻炼的新兵,打炮眼、抬石头,扛超体重的百斤木头、水泥。面对困难、危险、塌方、冒顶从没退缩过,他也曾多次受到过连队、营部嘉奖,可是却……。金邦,你只有19岁呀……。在他仅仅只有五六页纸的档案中,那份《入团志愿书》里铿锵有力的字语,像激昂的音符,跳跃在我们心灵的琴键上,组成了令群情发聩的大合唱:“我是新时代青年,我为祖国多做贡献,甘洒一腔热血,誓让山河开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就是在铁兵熏陶下的学兵情怀,这就是那个时代真实精神境界的历史写照!

  金邦,静悄悄地走了,没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了悲壮,更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像爆竹一样高高跃起,奋力一搏,粉碎了自己,把耀眼的光亮和霹雳响亮留在了世间,

  几天后,战友们化悲痛为力量,再赴战场,以“活着干,死了算”的豪气,提前完成了凿通桑园隧道下道坑的任务;四个月后,我们踏上了返咸的归程,襄渝线亦在桑园隧道东出口处接轨;几十年后的今天,这条洒满了我们青春热血的铁道线,仍是贯穿我国东西的大动脉。

  奔驰的列车,在我们亲手修建的襄渝线上呼啸着,带着我们的豪气和铁兵、学兵不可磨灭的光荣,带着气壮山河的气势向前飞奔飞奔……。

  呜呜呜……

古稀老翁半世情   单车千里祭英灵(图7)

  汽笛声声,在巍巍秦巴山回荡,在秀丽的汉水间回荡,在巨变的山城回荡,在悠悠天地间回荡。

  仰天长啸!金邦¬-——你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群山,回声层叠环绕,拖着长长的余音……

  活在我们心里——心里——心里……

二零二二年,五月

  古稀老翁半世情   单车千里祭英灵(图8)

  作者简介:

  白宝存,原铁105846部队二中队二连学兵。党员。大专学历。高级政工师职称。曾任陕西第一毛纺织厂《金方圆报》总编、闭路电视台台长、党委宣教部部长。被《中国纺织报》等六家报纸聘为特约记者。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多篇,主编《魂萦梦绕襄渝线》散文集和《永远的记忆》诗歌集等,20081228日退休。兵网文创中心成员、专栏作者。

校对:心系远山


(责任编辑:丁芳)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