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军旅回忆/

那时的老乡情谊

作者:李秀峰(原铁道兵独立汽车营) 发布时间:2023-10-16 点击数: 稿件来源:徐国伟 推荐 责任编辑:郑建军

老乡,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想起来就心存温暖。当年从军,乍离故土亲人,见不到父母和兄弟姐妹,还有从小就熟悉的乡亲故友,怎能让人不怀恋故乡。特别是当精神文化生活缺乏,思乡之情就会幽然而生。那么便捷的办法就是找找老乡,叙叙乡情,听听乡音,以解思乡之苦,这也是人之常情。 当年铁道兵独立汽车营组建时,找老乡之风曾一度盛行,不仅在部队内部老乡聚团,成为一种风气,以小圈圈

老乡,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想起来就心存温暖。当年从军,乍离故土亲人,见不到父母和兄弟姐妹,还有从小就熟悉的乡亲故友,怎能让人不怀恋故乡。特别是当精神文化生活缺乏,思乡之情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便捷的办法就是找找老乡,叙叙乡情,听听乡音,以解思乡之苦,这也是人之常情。

当年铁道兵独立汽车营组建时,找老乡之风曾一度盛行。不仅在部队内部老乡聚团,成为一种风气,以小圈圈利益为重,不讲大局,不搞五湖四海,歪风邪气抬头,影响部队战斗力。有人甚至在社会上乱找老乡拉关系,成为影响部队建设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其一是干部战士来自于兵种内各师团,熟悉的人极少。除了新疆西藏外,籍贯遍布全国各地,老乡少了自会加倍珍惜。其二是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报纸杂志十天半月见不到,等到了,新闻己变成旧闻。一封书信,单程十天半月收到是正常行程。文艺活动基本没有,除了一月半载看场电影,还不一定赶得上。其三运输任务繁重,早上起床,有时早饭都来不及吃就驾车上路,归来往往是半夜三更,洗洗上床倒头便睡,有时节假日也不能休息。外部环境恶劣,行车途中经过戈壁雪山大漠等不同环境,一天历四季,气候差,路况差,坑洼路、搓板路、盘山路……随时都可能有意外发生,精神高度集中。地广人稀,有时跑一天车也见不到个人影,与人缺乏必要的交流,造成部分干部战士孤独感不能及时排遣,心灵空虚寂寞。

在这种环境之中,作为新兵的我,自然也不能免俗。闲遐时总想找老乡聚聚,听听乡音。和我一起来到二连的同年老乡,叫小宋。连队组建后,又认识了小安、小韩,还有营部通信员小陈。都是同年入伍的山西老乡,来自铁九师。平时有空会聚到一块,聊聊天,讲讲心里话。或相约到巴伦台镇的商店买点牙膏肥皂等日用品,到邮局寄封家信。老乡之间走动的较频繁,因当时风气就这样,也没意识到有多大问题。

小老乡都是当年新兵,五人中数小宋最特出。人长得帅,国字脸白皮肤,浓眉大眼,一笑满面春风,聪慧大气,是本连有名的帅哥。入伍前在县委当通信员,见多识广,机灵胆大,走到哪里都很有人缘。小韩虽是农村出生,但长的一表人材,一双桃花眼,更有桃花面,白里透红,唇红齿白,秀目精光。虽说个头不高,但身材匀称,是一名俊俏小伙。可惜原生家庭贫困,读书少,文化水平不高,性格倔强心眼小。小安最老实稳重,踏实肯干。平时话少心重,爱岗敬业,一直从事驾驶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从助手到司机,最早领车。小陈是营部公务员,个子虽不高,但人精明强干,秀外慧中,真应了那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华。表现最好,进步最快,入伍当年即入党了,当时营首长要他提干,他婉拒了,坚持到我们连学开车,当司机。而我是老乡中个子最高的,从小在农村长大,平时不善交际,不多外出,宅家。业余时间最大爱好看书读报,练习写字,写点日记或读书随感心得。连队布置的写作任务,如批判会发言稿、学习活动总结、给黑板报供稿等,班长都会安排给我,写作方面小有名气。有此特长,领导安排我当了连队文书。记得部队八月初组建,不久即进入正规。我连接回六十三台崭新的墨绿色解放大卡车,他们几个分别上车跟了师傅,当助手学开车,投入繁忙的运输任务中。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工作,为南疆铁路建设奔忙。记得那是过国庆节不久,星期天,小宋对我们说:在巴伦台镇认识了一个老乡,今天去认认吧!听了就很兴奋,能在驻地附近找个老乡,喜出望外。新疆地广人稀,山西人恋家,一般不会背井离乡,更别说到遥远的边疆生活。找老乡的事,家里还真有交待。从进疆接到第一封家信,父母就要我找找小花姑姑。是我家的邻居,我姑妈同学,小时候经常带我玩。她的事我知道,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跟随丈夫支援边疆建设,从山西来到新疆。多年来从未回乡探亲,家里有个哥哥,兄妹二人,她是家里的独女,母亲想她常常失眠哭泣,眼睛都要哭瞎了。听说我参军到了新疆,又是汽车兵,走南闯北,于是就托我父母让我打听她的情况。地址是:乌鲁木齐市 XX信箱。一次闲聊时,小韩说他的表叔也在新疆XX信箱,也是从家乡兵工厂来援疆的。新疆地域广大,人烟稀少,寻找之事,觉得希望渺茫,也从未放在心上。             

各自请假到营部集齐,坐上当天营部安排的外出班车,一辆带帆布车篷的解放大卡车,一会就到了目的地。顾不上看街景逛商店,我们赶忙找到老乡家,和静外贸巴伦台家属院。敲门后,一位约三十岁年纪的大哥开了门,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室内大约二十来个平方,靠后墙一架大木床,其它物品摆放不多,显得空旷,了收拾的窗明几净,整洁卫生,可以看岀生活并不丰裕。大哥文质彬彬,瘦身长脸皮肤白,带副眼镜,一看就是知识分子。他自我介绍姓尹,外贸中专毕业分配到此,老家山西晋城,和我们同属晋东南地区。妻子是同乡同龄,前年才来新疆团聚,双方父母都在老家。生育有三女,大的四岁,次女刚满两岁,床上躺着小女才过百天。生活来源主要靠尹大哥的工资收入,大嫂有时也打点零工,单位主要加工出口服装,赶工时就让家属们帮忙,给点补偿。娘四个户口还在原籍。家庭收入还不错,粮食可在黑市买到,生活还过得下去。听完尹大哥拉家常,嫂子要留我们吃饭,用家乡手擀面招待老乡。 见此情景,我们连忙拒绝,告别出门。                             

归队当晚,连队指导员找我谈心交流。他首先讲了找老乡闹团伙的危害,不利部队建设。还说不久营部会布置开展专题整顿,坚决打击不正之风,让部队建设步入正规。随后诚恳的指出了我的问题:平时和老乡交往频繁,影响不好。今天外出找老乡,虽未违反规定,但不符合部队要求。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想进步,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小事做起,注意一言一行,要树立集体观念,团结所有同志,而不是沉浸于小圈子,搞团团伙伙。错误不大,影响不好,妨碍进步,不利前程。指导员一席话,语重心长,像重锤狠狠敲击我的心房。我迫切希望进步,况且已迈出了良好的第一步,是所在党小组上报给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同时还是连队提干预备人员。一晚辗转难眠,激烈的思想交锋,促我猛醒,痛下决心,从天亮起床号吹响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凡是不符合部队要求的事,坚决不做。要做一个胸怀大目标的好兵。和老乡关系渐渐疏远,平时尽量避免聚集,即使对我产生误解也在所不惜。

腊月初的一天,正是一年一度年终总结,也是老兵退役工作开始,年终总结报告要写,要多次修改。老兵退伍名册及其手续档案要多次检查,避免谬误。枪支弹药要清查报表,年终值日岗哨要安排……作为文书,忙得焦头烂额。一天,尹大哥骑着马冒着严寒,从巴伦台来到连队,小宋他们几个热情接待了他。我向连首长做了汇报,征得同意,在连队食堂打了饭招待他,我没参加老乡们聚餐。一为避嫌,二因工作太忙难脱身。尹大哥告诉我们春节他要回乡过年探望父母,问我们家乡有什么事?需不需要他帮忙?谢过他的好意,临别时,我把积攒下的四十斤全国粮票送给尹大哥。小宋、小陈也拿出自己的粮票,大约有百斤之多。尹大哥动情地拉着我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普遍贫穷,粮食短缺,全国粮票可是宝贝,拿上它可以买精米白面。此次一别,再也没见过尹大哥一家。在巴音沟驻扎一年多,因施工需要,我们移防到阿拉沟口的鱼儿沟车站。

(后来听说,尹大哥一家调入和静县毛纺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尹大哥下海了,带领全家经商办企业,成为和静县有名的富翁。四个孩子,都是大学毕业,成人成材,一家生活幸福。)

当我驾驶车辆在南疆铁路工地奔忙时,其他几个老乡也分别顶车当司机了。有人带了助手(徒弟)升格为师傅,工作忙任务重。连队各项工作步入正轨,我们也在成长进步,渐退青涩幼稚,再也没有齐聚闲聊。那天我们连为二十四团运送木材,从工地卸载后,已是下午六点。当晚赶回鱼儿沟时间太晚,为保安全,带队的副连长决定住宿二十四团招待所,明天回连。该团部驻在曙光厂,是阿拉沟内几个兵工厂中最后一个,位于沟底。吃过晚饭,看看天色尚早,我和小韩去曙光厂大商店买日用品。进入营业大厅,小韩突然站住了,对面站立的一个四五十岁的大叔也愣愣的站在原地。我正纳闷时,小韩激动的喊出:表叔!是你吗?那个中年大叔也大声喊:狗旦!你是狗旦?话音刚落,两人就相拥而泣。随后表叔邀请到他家做客,家属院就在商场背面的山坡上,红砖瓦房一溜三四排。每家三小间并带一个十来平方的小院。进屋后,表叔介绍小韩和全家见面。我们聊天时,表婶端茶倒水后,急忙去厨房做饭炒菜,忙个不停。等他们叙罢别情,我问表叔:这里有没有个老乡叫小花?他立刻惊喜地说:有!就在后一排第一家。说着带路前行,进的门去,小花姑姑一下愣住了,她做梦也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老家近邻,老乡相见两泪汪汪。她一边哭着,一边打听她妈和哥嫂的情况。我详细的作了介绍。话还没说完,她又张罗着要给我做饭,我告诉她已在部队招待所吃过了。看天色已暗,我和小韩向亲友告别,并承诺有机会再来做客。两家人还有随后赶来的老乡们,拥着我俩送出很远。此情此景,在遥远的边疆,荒蛮寂寞的阿拉沟深处,格外动人心弦。直到今天,半个世纪过去,仍回味悠长。

后来小韩利用出车之机,多次到曙光厂表叔家探望。而我再去是在两年之后,我服役四年第一次探家归队,从家乡带着小花母亲哥嫂给她的特产三十斤小米,以及家人对她的问候祝福。二次到访,简单介绍了她娘家近况,放下小米,我就匆匆告别,运输任务紧不敢耽误太久。我和小陈同在十二班,从此并肩战斗,相互帮助。七六年十月我光荣入党,实现了多年夙愿。当年老兵退伍后,又被任命为班长。当时铁二指在所属部队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四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战士的思想水平,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加快南疆铁路建设步伐。我班也积极地投入了活动。我先从提升内务做起,每天早上早起十分钟,全班练习叠被子。小陈心灵手巧被子叠的四方四正,像机器压出的产品。他主动教大伙掌握传授手法要领,内务卫生流动红旗从此在我班扎根。全班提整信心,士气高昂。小陈建议:做好事义务打扫连队公共区卫生,清扫车场、猪圈,三用堂,房前屋后,使连队面貌一新,受到连领导多次表彰。我班又修定细化了“四学”活动内容,把爱车爱岗,保持车况清洁良好,完成运输任务争先、保证行车安全、外出做好人好事服务群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颗缧丝钉,一粒粮食等内容纳入活动规范内,使活动更加丰富扎实,优质高效完各项任务,取得了良好成绩。我班的做法和事迹,在全营传开,二指后勤处驻队工作组总结了我班的先进经验上报指挥部。七七年十月我作为先进集体代表参加了铁二指召开的“四学”活动表彰大会。披红戴花坐在大会主席台,接受首长亲自颁发的先进单位奖状。当我举臂向首长敬军礼时,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激动不已自豪感油然而生。荣誉的取得当然是全班努力的结果,小陈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为人处事忠诚踏实,技术高行车安全,又是老党员处处以身作则,在连队有威望。各项活动他为我出谋划策,主动做思想工作,团结同志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先进班建设小陈功不可没。七七年底我被提为本连二排排长。七八年老兵退役时,由于超期服役,小宋、小安、小韩都退伍了。小宋、小韩自带档案,留在新疆昌吉州工作,扎根边疆成家立业。小安回到老家,继续从事运输,开车奔波各地,为生活拼搏。而我和小陈随部队裁编,分到铁十一师五十三团汽车连,继续为祖国修铁路。小陈由于技术过硬,转为自愿兵。而我担任连队副指导员,不久又提升为指导员。                             

分别后,几个老乡天各一方,无缘再聚。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以及那时相聚相处的情景,永记心间。这种战友情加老乡情,温暖余生。


(校对:张东)


(责任编辑:郑建军)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