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母才有年味
龙年的第一场大雪在正月十一倾泻狮城,为“正月十五雪打灯”打造了一个完美的场景。
我们当地有句老话”不过十五都是年,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与除夕相比一点也不逊色,今天是正月十四,按我家风俗就与除夕等同。
我家的风俗就是86岁婆母的风俗。在我与她成为婆媳关系的四十多年来,无论是她二十年前居住在沧县乡村,还是后来居住在市区,这个风俗一直延续。
这不,今天异常忙碌,清晨她就提前发了面,中午蒸的刺猬,她烙了三个如同锅盖大的素盒子,准备明天包素饺子,这一切都是她在操办,并且亲力亲为,别人只能打下手,不然她一万个不放心。年前腰扭伤20多天四处求医不能动,她担心春节不能干活心急火燎,我对她说:叫别人听到86岁老母还干活,真得被笑话!我送给她老人家一个尊称“总指挥”!真是名副其实!
我家的年味不但浓郁而且久长,实际自腊八就开始了。婆母腌制了几瓶腊八蒜,做了腊八糕,熬了腊八饭,还蒸了年糕,她自己吃得少,都是为后辈准备的。过了腊八就是年,接着她就处理节前亲戚朋友的你来我往。操心准备除夕贡品和素饺子原料。几十年来我家除夕吃素饺子,我们早已喜欢上了这种低油脂的味道,白菜、黄花菜,卡巴(凉粉),果子,豆腐干,豆腐,等十几种,清爽不油腻。与聚餐荤菜搭配很巧妙。
接着初二包肉合子接财神,希望后辈生活无忧,初三吃包子,希望后辈团结包容,初五包饺子“捏小人嘴”人不要背后说坏话,希望社会和谐……每一天吉祥日都安排的头头是道。
她苍白的丝丝头发记载了86个年轮,她脸上的皱纹那是历史文化的堆积沉淀,展现了对故土与根的深深认同,同时也汇集了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我深深体会到:
有老母才有家,有老母才有年味。
校对:张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