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铁道兵报的故事】/

【兵报故事】不同的年代 相似的经历

作者:铁四师王云祥 发布时间:2019-12-26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1978年,坐着闷罐车到了山西太原,成为铁道兵的一员。 新训结束后,分到老连队,业余生活多用于读报,当时班里有《解放军报》、《战友》报、《铁道兵》报和《山西日报》。读的最多和记忆深刻的是《铁道兵》报,因为她最贴近我们自己的生活。 也许是常给连队
      【兵报故事】不同的年代  相似的经历(图1)1978年,坐着闷罐车到了山西太原,成为铁道兵的一员。
      新训结束后,分到老连队,业余生活多用于读报,当时班里有《解放军报》、《战友》报、《铁道兵》报和《山西日报》。读的最多和记忆深刻的是《铁道兵》报,因为她最贴近我们自己的生活。
       也许是常给连队的黑板报、墙报写点稿件的缘故吧,团里有一次办通讯报道员培训班,连里通知让我去参加,这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可是学到了很多最基础、最基本的写作知识,真是受益匪浅,也许对于别人这些知识算不了什么。
回来后,每天的《铁道兵》报就读的更认真、更仔细了,看看人家的写作手法,都写了那些人和事。同时为了更多的汲取营养也订了几本杂志。可惜自己的水平太低,底子太薄,投了好几篇稿件都如同石沉大海,听不到一点儿响声。
记得我们的副班长很能干,以他为主人公写了一篇稿件,送到副指导员那里,请他指正。他说:“李寿康的事迹不错,虽然很平凡可是有特点,但你写的不行,我改改吧。”过了一段时间他修改后的文章在《铁道兵》报发表了,副指导员把报社邮寄来的两本稿纸(稿费)送给了我,这即是对我的激励,也让我看到了差距。
      1982年退役后,也有过茫然,主要精力是继续写写稿件什么的,还是在本职工作方面下些功夫?最后下了决心,学点手艺吧。几十年来除了紧张繁重的工作以外。其他时间都用在学习业务技术上,疏于动笔。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作为河南六建抗震救灾援建突击队的一员,我押着拉材料的汽车,到了四川的安县,又见帐篷。。。。。。感慨万千。第一反应就是我曾经是个铁道兵,有过住帐篷的经历。当时的条件艰苦到我们连帐篷都住不进去,住在彩条布搭的简易棚子里。【兵报故事】不同的年代  相似的经历(图2)
        铁道兵曾经的艰苦岁月锻炼了我,再苦再难都不算什么。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动了我,不由自主的想把他们记录下来,宣传出去。没有桌子,没有板凳怎么办?在部队写稿件不就是床铺当桌子吗?找了个工具箱当凳子!没有时间怎么办?在部队不就是别人午休咱写点稿件吗?比别人少休息一会儿!没有网络怎么办?谁出去采购找到网络发出去,或者集团公司来人了,交给他们带回去!就这样,把抗震救灾援建火热场面和感人事迹,哪怕是点点滴滴及时的作了报道。
      难忘铁道兵那段军旅生涯,难忘《铁道兵》报赋予我的营养和教育。虽然《铁道兵》报这座山高不可攀,我只能仰望,但不同的年代,相似的经历,一种精神在传承。我怀念当年的《铁道兵》报。
 
     2019年12月21日晚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东区医院工地
校对:心系远山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