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襄渝·50】/

【襄渝·50】(7)少年骑兵(上篇)

作者:常杨 发布时间:2020-09-18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一 襄渝铁路工程之艰巨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是罕见的。 当时出于战备的需要,主干线隐蔽在茫茫大山之中。从湖北襄樊到四川重庆九百多公里的路段要穿行武当山、大巴山、华崟山等崇山峻岭,跨越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沿线深谷险绝,数里百折,奇峰耸立,深涧密

【襄渝·50】(7)少年骑兵(上篇)(图1)

 一

       襄渝铁路工程之艰巨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是罕见的。

       当时出于战备的需要,主干线隐蔽在茫茫大山之中。从湖北襄樊到四川重庆九百多公里的路段要穿行武当山、大巴山、华崟山等崇山峻岭,跨越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沿线深谷险绝,数里百折,奇峰耸立,深涧密布,地质情况极为复杂。要在这种条件下开挖亿万立方土石,掘通405孔隧道,修筑716座桥梁,真如李太白所感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

       襄渝铁路中段的陕西安康地区更是“峰有千盘百险,路无百歩之平”。它虽占全线1/3的路段,可工程量却占2/3。工程量大在隧道,难也难在隧道。

       隧道掘进全靠人持风枪、大锤和钢钎,耗损体力,布满风险。一个2000米左右的隧道需要上万人三年多的艰苦劳作,事故频繁,死伤颇多。而今天在同样的地理条件下掘进18公里的秦岭隧道仅用300人,1365天,联合凿岩机包揽一切,安全科学,无任何人员伤亡。

       两相比较,可想当年的建设者付出的是何等艰辛巨大的劳动。

       学兵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走进隧道的。

     尽管他们经过半年左右的磨炼,已经具备了适应艰苦环境的心理和生理素质,但踏进幽黑潮湿的隧道,完全是陌生、沉重的感觉。洞顶的怪石像悬在他们头上的利剑,脚下的水坑如一片片随时呑没他们的沼泽,许多人闻到呛鼻熏心的火药味就晕头转向,恶心呕吐。扒石渣,一手抓着安全帽,一手握着耙子,3分钟装不满一簸箕;推斗车,一步三晃,走不到10米就晕倒了;打风枪更是洋相百出,三个人抱不住一台笨重的苏式风枪,一开钻震得他们耳聋眼花,浑身颤抖,有的甚至遗精。可怜孩子们太小了,知道这回事的,羞于告人,不懂的还以为这是发炎流脓,大量吃消炎药。

     然而,学兵毕竟是血气方刚的青年,是满怀豪情建设这条铁路的热血猛士,他们绝不甘愿服输,也不信制服不了万千困苦。他们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以坚如磐石的团队精神,以为国家、为民族殉道的信念,以压倒一切的大无畏气概,很快成为打隧道的主力,成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岚河隧道,一条3681米的地下长城。

       其长度在整个襄渝铁路的隧道中排行第三,也是学兵参与掘进的最长隧道。当时铁道兵、民工、学兵共投入兵力44个连,一万余人。是铁道兵10师,乃至全线的重点工程。

       52团学兵20连就是一支在这座隧道里长期作战,屡胜不败的奇兵。

       这个连队的学兵多为贫困家庭出身的子弟,大部分人的父母是在抗战时期从河南逃到西安的。颠沛流离和处于社会下层的家境赋予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到三线后又极其特殊、极其幸运地编入铁道兵连队生活、工作了几个月。铁道兵战士大多来自农村和偏远山区,任劳任怨的性格与学兵水乳交融,并给予学兵更深的影响,自然也授于学兵打隧道的实战经验。但学兵来自城市,文化程度高于铁道兵的优势很快就显示出来。诸如点导火索的方法,这个营的铁道兵多年使用烟头或线绳,这既容易让导火索喷出的火花烧着手,也不便于计算时间,常常没点完后面的炮,先点的炮就将爆炸,为了安全,只好撤出,留下为数不少的哑炮或瞎炮,大大影响了进度。

       有没有科学的点炮方法呢?

       为此,外号“猴班长”的宋远志苦思冥想,琢磨着点子。

       宋远志人瘦小,点子多,在校时就有“猴精”的绰号,到三线后担任四班班长,学兵索性叫他“猴班长”。为了名副其实,他想对点炮的方法来一番改革。

       他点燃一根导火索,发现喷出的火猛烈强劲,对着另一根导火索,很容易就把它引着。到现场一试验,效果确实显著,既节约时间,又不烧手。但由于计算方法欠考虑,仍有哑炮或瞎炮的情况。他进一步试验,按全部炮捻烧的时间,确定引线的长度,并在不远处放一根带雷管的导火索,雷管爆炸就是现场人员撤离的警戒信号。实战后,结果如他所料,大大提高爆破质量和掘进速度。

       铁道兵11师立即召开总结会,得知用导火索点炮的方法也在其他学兵连使用,有的连还根据炮眼的多少在导火索上切割相应的小口,使火药喷出,连续点燃十多个炮捻。铁道兵自然对还未成年的学兵刮目相看了。

       不久,52团学兵20连进入岚河隧道,独立掘进上道坑。

       此前,铁道兵52团17连曾在这里掘进,他们的战绩是月进度200米,据说这是全团乃至全师最快的进度了。

       好胜的学兵一出手就想打破这个纪录。他们走进已经十分熟悉的隧道,没有盲目开战,仔细观察一番后,拟定出分头并进,之泛布兵的战术。

       他们沿山体间隔50米向隧道中心线敲开4个横洞,然后各朝左右打开两个掌子面,这样就可以在8个掌子面上同时掘进。人员照此分布,不但避免了窝工,也激发起相互比赛的竞争态势。下工后,大家都在打听对方的进度,然后暗下决心在第二天超过对方。这样怎能不提高效率,增强每个人的积极性呢?月底一丈量,营部统计员大为震惊:学兵20连上道坑月进度400米!

       独立打隧道的学兵首战告捷。

【襄渝·50】(7)少年骑兵(上篇)(图2)


美篇地址:https://www.meipian7.cn/2xvoq
7hf?first_share_to=singlemessage&first_
share_uid=18906191&from=singlemessage&share
_depth=1&share_from=self&share_user_mpuuid=
d718d34a42d738f0499847870434375c&user_id=
18906191&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utm_
source=singlemessage&uuid=299f386f6e08512c
976d5b6287a53b4b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