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李汪源专栏/

五十年放歌

作者: 李汪源 发布时间:2023-06-09 点击数: 稿件来源:推送:李汪源 责任编辑:鲁一兵

——铁道兵七二年万荣籍战友入伍五十周年庆典主题诗五十年前,我们六百壮士从孤峰山下启程,从黄河岸边出发,西出风陵渡,驰出阳平关,奔向激情燃烧的筑路战场。从此,我们开始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军旅生涯,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我们砥砺前行,铁石生光。我们曾在巴山夜雨涨秋池的黎明练习刺杀,我们曾在汉江明月照归人的夜晚放哨站岗。我们曾在两岸青山如马走的太古岚铁路劈山凿隧,我们曾在三月汾水流杏花的南同蒲复线铺轨架梁


五十年放歌(图1)

——铁道兵七二年万荣籍战友入伍五十周年庆典主题诗


五十年前,我们六百壮士从孤峰山下启程,从黄河岸边出发,

西出风陵渡,驰出阳平关,奔向激情燃烧的筑路战场。

从此,我们开始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军旅生涯,

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我们砥砺前行,铁石生光。


我们曾在巴山夜雨涨秋池的黎明练习刺杀,

我们曾在汉江明月照归人的夜晚放哨站岗。

我们曾在两岸青山如马走的太古岚铁路劈山凿隧,

我们曾在三月汾水流杏花的南同蒲复线铺轨架梁。


我们最爱读的书是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

它是灯塔,照亮了我们人生路上的前进方向。

我们最爱唱的歌是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背上行装扛起枪,我们满怀豪情,奔向初升的太阳。


我们最爱喝的茶是汗水泡出来的紫阳毛尖,

润心如玉,做事磊磊落落,做人坦坦荡荡。

我们最爱吃的饭是掺了红小豆的二米饭和南瓜汤,

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在我们身上扬花灌浆。


感谢爱兵如子的王丰团长刘庆棠政委,

感谢以命换命的一等功臣张邦登连长。

在铁道兵的大学校里我们学文习武军政兼优,

在革命的大熔炉里我们淬火成金百炼成钢。


中央军委一声令下,我们脱下了心爱的军装,

浴火重生,军营里飞出了金色的凤凰。

于是我们把自己绘进了八纵八横的宏伟蓝图,

向世界展示风驰电掣的中国速度和雷霆万钧的中国力量。


我们中间走出了赵金茂李社荣李学驹吴建昌这样的人中龙凤,

我们中间走出了王汉林董裕国贾喜恩秦世昌这样的国之栋梁。

我们中间走出了尚仲鸣王兰生李宝贵苏全仓这样的杏林圣手,

我们中间走出了孙铁虎曹玉珍薛登庭史宗直这样的大国工匠。


我们中间走出了李汪源李有根贾寅泽这样的军旅诗人,

我们中间走出了吴都管黄全义张道敬这样的运动健将。

我们中间走出了贾鹏翼孙克平高新林这样的才艺大咖,

我们中间走出了贾建民李庆平孙军晓这样的巨贾大商。


李运旺李敬生关满义董树勋为官一方,为父老乡亲撑起一片蓝天,

郭贵学秦明海畅敬祥席学勤辛勤耕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薛顺生王喜贵李敬亮贾建设床前奉茶,堪称德孝文化的楷模,

董福民孙志谦畅国荣含饴弄孙,还在为小家大家发热发光。


我们同乡战友有的以身殉国,永远留在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我们回乡战友有的积劳成疾,倒在了脱穷致富的路上。

他们是我们同根连理同气连枝的兄弟,

行军路上,永远和我们并肩挽手,步伐威武雄壮……


老骥伏枥,我们仍是有召必回的忠诚战士,

老而弥笃,我们仍是冲锋陷阵的铁血儿郎。

兵心不改,我们仍是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军魂永驻,我们仍是保家卫国的铁壁铜墙!


李汪源,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共党员。山西省万荣县人。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应征入伍,原铁道兵二师六团政治处创作组成员。现主持铁道兵战友网文创中心自由诗创作部工作。有作品在兵报、志在四方、市报、省报、诗刊副刊等书刊排成铅字,并在新媒体平台多次获奖。近年来作品多在网络平台上展示,有数十首诗作在新华网上刊出,并受到铁道兵战友和广大读者好评。



(责任编辑:鲁一兵)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