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吕恭专栏/

清明时节说杜牧

作者:罗光明 发布时间:2018-04-05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每逢清明,看到如潮的祭扫人流,脑海中便情不自禁想起晚唐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诗: 清明时节雨纷飞,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穿越时光的隧道。千年前的那个清明,芳草萋萋,阴雨霏霏。诗人小杜在乡间小路上踽踽独行,纷飞的细

清明时节说杜牧(图1)
   
        每逢清明,看到如潮的祭扫人流,脑海中便情不自禁想起晚唐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诗:
清明时节雨纷飞,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穿越时光的隧道。千年前的那个清明,芳草萋萋,阴雨霏霏。诗人小杜在乡间小路上踽踽独行,纷飞的细雨打湿了衣衫。他漫无目的地走着,内心充满孤独和伤感。
        那时,他在远离家乡的外地为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漂漂洒洒的雨丝如情丝,使他对亲人的思念更加“断魂”。他急切地想一诉衷肠,可知音在哪?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于是,他走向路边的放牛娃:“小朋友,哪里有酒家呀?”
        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手指远处杏花盛开的村庄:“呶,那里就有”。
        后来怎样了?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伟大的唐诗中,又多了一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小杜没有想到,他不经意间的这次低吟浅斟,竟使得“杏花村”名满天下,成为享誉华夏的名酒产地和品牌。
        以诗为酒代言,小杜当是中国“植入式广告”的开山鼻祖。
       当然,这是戏说。杜牧即非酒商,亦非酒托,而是响当当的大诗人,文学大咖。之所以称其为小杜,毫无不敬之意,盖因在唐代诗人中,他与李商隐原本有“小李杜”之称。
       唐代诗坛,星河璀璨,能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大李杜”,同为“双子星座”,小杜诗才可见一斑。他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啸”;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等一首首隽永诗篇,刷屏了晚唐诗坛,圈粉无数。
        小杜出身官宦世家,是个典型的官N代。先祖杜预乃司马昭妹夫,西晋著名军事家,曾率荆州大军,与上游成都发兵的王濬一起,攻灭东吴,统一全国。曾祖父为开元年间朝廷重臣,爷爷当过三朝宰相,老爸是负责皇帝御用轿车的大管家。
       在仍旧讲门第的唐代,显赫的家世,无疑为小杜赢得了人生起跑线。他26岁以第五名成绩进士及弟,同年又拿下制科文凭,那是由皇帝主考的选试,比科举更难。一年两折桂,拿到“双学位”,学霸小杜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才华出众的小杜,诗赋俱佳,精通兵法,是个名符其实的复合型人才。注释过《孙子》兵法13篇,被视为权威著作;多篇论文被收入《资治通鉴》;草书与李白齐名,其《张好好诗》书卷,被宋徽宗、乾隆多位大腕收藏,为当今故宫镇馆之宝。
       张好好,豫章歌伎,13岁与小杜相识,两人一见倾心,恩爱有加,本可成为一段佳话。不料,他人横刀夺爱,两个有情人最终劳燕分飞。多年后,两人在洛阳重逢,张好好已沦为卖酒女。故友相见,执手相看泪眼。小杜感旧伤怀,写下五言长篇《张好好诗》,赠给昔日红颜知己。
       倘若有幸,我们在故宫可欣赏到这件唐代诗人中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通过泛黄的麻纸,去感受千年前大诗人笔端中流出的至爱真情。
       与同宗的大杜一样,小杜同样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在他的许多诗作中,我们都能读出诗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经典传世之作《阿房宫赋》,更展现了他出色的政治才华,“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人也……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这是小杜对天下兴亡之道的深刻揭示!回顾历史长河,在起起落落的王朝更替中,哪朝哪代最终不是被自己打败的?鉴往知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方可长治久安,江山永固。
      我想,这也是小杜写《阿房宫赋》的初衷吧?那年,他才23岁。
      小杜虽有匡世济俗、治国安邦之才,却生不逢时。晚唐的政治腐败,令他空有满腹经伦,却无以施展。
       李白曾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也是小杜的境遇。自26岁拿下科举成为公务员后,十几年里他一直做幕僚,当跟班,无所事事,碌碌无为。
       人生苦短,十几年的光阴虚度,足以磨掉一个人的锐气,使之消沉颓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没有了精神寄托的小杜,就象断了线的风筝,放纵自我,自暴自弃,沉缅于青楼酒肆。曾经的有志青年,成了风流浪子。
        这是小杜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在给淮南节度使牛僧儒当掌书记时,小杜游走在扬州十里烟花巷,夜夜笙歌,日日风流。爱才的牛司令兼牛省长怕他出事,专门派人暗中保护他。
        后来,朝廷调小杜任监察御史。临行前,牛领导语重心长地叮嘱小杜:“去中纪委工作,今后要注意自身形象啊。”
        哪知,小杜脖梗一挺:“领导放心吧,我一向洁身自好,从不光顾娱乐场所。”
        牛领导没吭气,让人抬出一筐“平安帖”,那些帖上都写着同样内容:杜书记某日,去某处,平安。原来,自已泡妞的时间地点,领导早已了解的清清楚楚。  
        那一刻,小杜脸红了吧?
        部下去风月场所花天酒地,领导安排保镖护卫,这类奇葩只会在开放风流的唐代才有。
        当然,古代青楼女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象唐代的薛涛、鱼玄机,宋时的李师师,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等,虽出身青楼,棋琴书画无一不精,才情个个不让须眉。    
        对扬州纸醉金迷的放荡生活,小杜后来是有所追悔的。在《遣怀》一诗中流露出自责之意:“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或许扬州的那段醉生梦死,只是他生命旅途的一次歇脚吧?
        实际上,小杜后来在外放黄州、池州、睦洲主政时,兴利除弊,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至今在当地青史留名。
        人,其实自己就是自己的上帝。
        晚年,小杜调任中书舍人,成为中央“两办”大秘。这是他人生的高峰,也是最后的绝唱。耗光了能量的小杜,在晚唐的暮色中,走向人生终点。
        去世前,他将大部分诗稿焚烧,只留下十之二三。是什么原因,令他将毕生呕心沥血之作,不惜付之一炬?
        不得而知。
        总之,小杜在天命之年走了,留下一个辉煌的背影,也留下一个千古之谜。
        据说,张好好得知小杜去世后,瞒着家人来到坟前祭拜,痛不欲生,当场自尽。
        我宁愿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
 
2018年4月5日写于北京
 
     (作者简介:1973年1月入伍,原铁道兵四师十九团新闻干事,《铁道兵》报社编辑)
 
(责任编辑:)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达坂城的姑娘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