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王开忠专栏/

要 有 激 情——散文写作体会之四

作者:王开忠 发布时间:2022-04-13 点击数: 稿件来源:郑吉辉推送 责任编辑:沙海驼铃

要 有 激 情——散文写作体会之四无论是散文家的创作体会,还是我自己的肤浅感受,写散文必须要有激情;反过来说,没有激情是绝对写不好散文的。......

无论是散文家的创作体会,还是我自己的肤浅感受,写散文必须要有激情;反过来说,没有激情是绝对写不好散文的。

要有激情,首先需要在采访中带着感情。

记者、作家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离不开情感,每采访一个人、一件事,都离不开情感的驱使。譬如,采访群众疾苦,要有同情感;采访先进事迹,要有仰慕感;采访反面事情,要有正义感。抽去感情的因素,就失去采访的动力。无论是写通讯还是写散文,有些采访甚至是在泪水中进行的。新华社河南兰考采访小组的记者曾经说过:采访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时,他们多次流着眼泪记笔记。大家感到,这是自己采访生活中最动感情的一次,而且感情非常深挚。穆青同志事后曾深有体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种和英雄人物思想感情上的息息相通,水乳交融,有时是掺和着血和泪的。它往往产生一种无论如何都抑制不住的冲动和激情,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甚至简直是一种魔力。它能使你如呆如痴,整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周围的一切好像都不存在了一样……这种激情,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像一条无形的鞭子,鞭策着我们去克服一切困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它写好。”

要有激情,特别需要在写作中笔端带着感情。我要着重讲这点。

很多记者、作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心情愉悦、情绪饱满时,提起笔来便会文思敏捷、一气呵成;心绪烦闷、萎靡不振时,往往就文思迟钝、生拼硬凑。正如作家黄宗英所说:“我写《小木屋》,是含着泪水写成的。”她认为,只有人心与人心的交流,笔下的人物才有血有肉。她采写女林学家徐凤翔,首先是和对方交朋友,关心祖国高山森林的生态研究,为对方的事业奔走呼吁,还亲自进藏,先后几次到海拔四五千米的藏北地区采访,最后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中流着泪水把稿子写成。

很多事实都证明,散文是饱蘸着淋漓酣畅的感情墨水写出来的。抒情散文是这样,记叙散文、议论散文也都是这样,都洋溢着浓郁的真挚的感情。许多散文是作者被某些人物、事件、场面和景物所深深感动,感情压抑不住,达到情不自禁的地步才写出来的。虽说文学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都是带有感情的,小说、戏剧的作者把自己强烈的感情倾注在形象塑造上,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一般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隐蔽地表达的。散文则不一样,它往往把作者直接露面公开地诉说感情作为一个重要的特征,有的文章更是把抒情作为首要的目的。散文不仅使读者从形象上、事实上、道理上得到“美”和“理”的熏陶,而且在感情上也受到

“情”的感染和“情”的激励。

一般来说,散文的感深情浓,与散文大都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不无关系,因为这个第一人称“我”多数是作者本人,这就方便甚至于促使作者更多地描摹自己的心态,畅叙自己的情怀。散文的抒情,有的是作者直抒胸臆;有的是结合叙述事件、描写人物抒情;有的是借景抒情、托物抒情;有的是用象征手法抒情;还有的是借助呼告、复叠、排比、层递、夸张、双关和感叹等修辞手法进行抒情。这些,都是表达文章主题、表达作者思想的主要手段。

散文要有激情,在写作中必须要有真情实感。散文强调题材的真人真事、真景真物,但更强调作者的真情实感。这不仅因为散文有着浓烈的感情色彩,更因为散文的感情是由作者出面直接抒发的。读者在散文的字里行间看到作者的内心感情世界,感受到作者的人格力量。所以,散文写作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材料和手段去表露感情,但是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抒情手法、什么样的修辞方法,作者的感情都要保持真实。

葛琴在《略谈散文》中说:“散文写作中间的第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真实的情感,并且我们应该指出,这种情感是和作者的思想力相关联的……一个作家的思想力愈强,他的情感愈高尚、优美、真实,于是文章的感召力愈强烈……”

王西彦则对于散文强调真情实感这一点说得更深刻,他在《赤裸裸的自己》中说:“真挚的感情是最有力量的,应该说是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的灵魂。” 我国著名女记者柏生很重视这种情感因素,她指出:“对采访的人和事,自己在感动着,就有写作的冲动,自己的感情也必然带到了笔下。无动于衷的写作,不仅十分困难,也叫人十分苦恼。”

国外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里有。要使读者感动,自己首先得要有激情。内心无实感,笔下就无实情,当然不会打动读者。”

散文写作要有真情实感,我们从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话中更能感受到。他在《关于散文写作》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在真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朱自清的《背影》,我不知看了多少遍,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感动,请看下面这两段话: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着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两段话之所以打动人心,就在于没有丝毫做作,完全是真情实感。

散文要有激情,在写作中必须善于物事抒情。所谓物事抒情,就是睹物思人、依事抒情的写作方法。我们知道,情感是由一定事物引起的内心体验。离开了一定的事物,什么情感也不会产生。情感虽是由一定事物引起的,而深厚的情感经常是由许许多多的具体事物经过长期的积淀才形成的。情感抒发的时候,不必要也不可能把这许许多多的事物逐一写出来。物事抒情,就是要选择最能引发和集聚情感的“事”和“物”来写。这种选择不仅是写作上选材的需要,而且还能调动作者写作时的感情,写成的文章更能够打动读者。

物事抒情,选择最能引发情感的“事”和“物”之后,叙事、状物过程中,应该在事物的动情点上写深写透,把最牵动情感的地方突出来,加以细致地刻画和浓厚地渲染。同时,还要求在叙事和状物的时候,适当地穿插作者的心理描写、表示作者的感情,以达到借物依事抒情的目的。

在这方面,巴金在《怀念萧珊》一文中的一些话最能说明这点,请看他的这两段文字:

人们的白眼,人们的冷嘲热骂蚕蚀着她的身心,我看出来她的健康逐渐遭到损害,表面上的平静是虚假的。内心的痛苦像一锅煮沸的水,她怎么能遮盖住!怎么能使它平静!她不断地给我安慰,对我表示信任,替我感到不平。然而她看到我的问题一天天地变得严重,上面对我的压力一天天地增加,她又非常担心,有时同我一起上班或者下班,走近巨鹿路口,快到“作协分会”,或者走到湖南路口,快到我们家,她总是抬不起头。我理解她,同情她,也非常担心她经受不起沉重的打击。我记得有一天到了平常下班的时间,我们没有受到留难,回到家里她比较高兴,到厨房去烧菜。我翻看当天的报纸,在第三版上看到当时做了“作协分会”的“头头”的两个工人作家写的文章《彻底揭露巴金的反革命真面目》。真是当头一棒!我看了两三行,连忙把报纸藏起来,我害怕她看见。她端着烧好的菜出来,脸上还带着笑容,吃饭时她有说有笑。饭后她要看报,我企图把她的注意力引到别处。但是没有用,她找到了报纸。她的笑容一下子完全消失。这一夜她再没有讲话,早早地进了房间。我后来发现她躺在床上小声哭着。一个安静的夜晚给破坏了。今天回想当时的情景,她那张满是泪痕的脸还在我的眼前。我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作者在这两段话中,重点写他藏起一张报纸的事,这件事看似一件小事,实则非常动人。那张报纸刊登一篇“头头”“揭露”自己的大批判文章,对自己“真是当头一棒”,但在这个时候“我”不是发泄自己的难受而是担心爱人经受不起,而萧珊确实是经受不了,却是一个人藏在房间里小声哭泣。这就把巴金、萧珊这对夫妻在患难之中,相濡以沫、互相关心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接着叙事后的几句直抒胸臆的话,字字血,声声泪,把作者对夫人的爱和对“四人帮”的恨充分地表达出来。

睹“物”思人也是很多作家常用的手法。章含之在《谁说草木不通情》中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我国著名的外交家乔冠华因癌症去世,妻子章含之说:“我知道宇宙间是没有神明的,人并没有灵魂,草木也不能通情。然而我对冠华那千丝万缕的情思却使我在感情上把他生前抚摸过、钟爱过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觉得是通着性灵的。”所以她在这篇怀念丈夫的抒情散文里,选取了老梨树和柿子树这两种“物”,重点写了老梨树的故事和柿子树的故事。老梨树的故事是写 1975 年庭院要换树,作者把老梨树挖起,准备当柴烧,是乔冠华把它重栽下去,因此年年开出一树繁花,像是为他而开的,以后他病了,树就蔫了,他去世了,梨树就再也不开花了。这老梨树与乔冠华那么有缘,睹物就思人,叙事就传情。她在文中这样写道: 1983年的春天在忧虑中来到我们的小院。这时冠华第二次癌症复发住进医院。我的心情坏极了,我知道诀别已在眼前。每天当我翻过一篇日历,我的心都不禁抽搐,我和冠华的日子又少了一天!那时我天天在医院陪住,中午趁冠华午睡,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为他取衣、牛奶和他想看的书。我无心照料庭院,总是来去匆匆。但是在一个春天的中午,我无意中看到老梨树枯萎了,连树身都佝偻着弯曲下来。只有稀稀落落的一些花蕾无精打采地挂在零乱的树枝上。我不禁惊呆了,马上想起了多年来心里神秘的联想。我诅咒自己为什么把冠华的命运和这棵草木之躯联在一起。我突然再也忍不住心里积压的悲痛,抱住老梨树,失声痛哭。难道这树木真有灵性?难道它真的显示了冠华生命之火正在熄灭?我的心突然一阵阵绞痛得厉害,不敢再往下想……

这段话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作者使用了高超的睹物、叙事、抒情的手法。

我们常常看到,物事抒情法在依事借物的同时,还常常使用呼告、复叠、感叹、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帮助抒情。我们可以从曹靖华的《三五年是多久》这篇文章中强烈地感受到:

“三五年……”

这“三五年”有多久呢?

啊,是了,“三五年”,就是一九三五年!明年就回来了!坚持下去,斗争下去,斗争到胜利,毛主席明年就回来了!

可是……

一九三五年过去了,红军不见回来,毛主席不见回来。那血火好惨啊。血火的日子多难熬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多少人都葬身在血火里没有熬过来啊!

血火里,想念红军、共产党、毛主席。我们的天坍了。毛主席啊,我们由春望到夏,由秋望到冬,眼睛都望穿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三五年……”

这“三五年”有多久呢?

啊,是了,“三五年”就是三年或五年。三年或五年就回来了!坚持下去,斗争下去,斗争到胜利!毛主席三年或五年就回来了!可是……

三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毛主席不见回来。

那血火好惨啊。血火的日子多难熬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多少人都葬身在血火里没有熬过来啊!

血火里,想念红军、共产党、毛主席。我们的天坍了。毛主席啊,我们由春望到夏,由秋望到冬,眼睛都望穿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这些文字叙述的事件很简单,核心就是 1934 年毛主席离开瑞金时说的那句话:“同志,坚持下去,斗争下去,我们终要胜利的!红军要回来的、我们要回来的,三五年就回来的!”但是作者把苏区人民盼望毛主席、红军回来的心情表达得那么强烈、那么充分,原因之一就是运用了复叠、呼告、感叹等修辞手法来辅助抒情。“三五年是多久?”1935 年,三年或五年,三加五是八年,三乘五是十五年。作者利用这种数字计算的不断推算,巧妙地运用复叠的方法建构文章,把盼望的焦急心情充分地表达出来,达到了感染人、震撼人的目的。

我近些年也学写了一些散文,在一些文章中,由于对一些人、一些事感受很深,常常情不自禁地运用了感叹、排比等修辞手法。

如在《乱石滩上的绿洲》这篇文章中,我被全国绿化先进单位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房山桥梁厂的优美环境所感染,一开头就写道:“走进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房山桥梁厂就像进了公园:一棵棵白杨直插云天,一排排柳树婆娑起舞,一行行郁郁葱葱的雪松塔松,像身穿绿色军装的士兵,威武地站立在纵横交错的厂路两旁;还有那遍布厂区的千姿百态、争芳斗艳的各种花卉……”接着,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谁能相信,昔日乱石遍布的荒凉之地,如今成了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的绿洲!”

我过去是一名铁道兵战士,对铁道兵部队有着深切了解和深厚情感。在人民共和国诞生 40 周年的时刻,这支部队走过 41 年风雨里程,我不由得想到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指战员,不由得想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战、铺路架桥的干部战士,不由得想到“兵改工”后风餐露宿、栉风沐雨,为祖国四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 17 万建设者,满怀激情写出《铁军雄风》

(刊于《经济日报》)这篇散文,用一系列排比句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白山黑水到八闽大地,到处都洒下他们的汗水:在大兴安岭…… ;在西北边陲…… ;在长城脚下、太行山区…… ;在大江南北、赣水两岸……”我想读者看完这些文字,对这些建设者们会产生敬佩之情的。

 

要 有 激 情(图1)

2011年6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散文《心中的旗帜》  


我在中宣部宣教局工作期间,参与过很多全国重大先进典型的调查与宣传。这些先进典型,都是从各省、区、市逐级推荐上来的,都是“响”中带“响”的先进典型,事迹感人,催人泪下。我在《心中的旗帜》(刊于《人民日报》)这篇散文中,回忆起我熟悉的那些人、那些事,禁不住泪如泉涌,因此在笔下很自然地就出现复叠、感叹、排比等修辞方法,除了“永远记得”“我忘不了”这些带着浓厚感情色彩的词汇反复出现外,经常写完一些英雄事迹以后发出一些感叹。如在描写保定国棉一厂万名群众哭别老厂长马恩华的动人氛围以后,我说:“这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就是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人的感激之情、爱戴之情!”在回顾完李素芝、王启民、孔繁森感人事迹后,我说:“这就是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的楷模!‘我是党员’‘我是领头的党员’‘我是党的干部’……李素芝、王启民、孔繁森等共产党人凭着这种坚强的党性原则,在亲人和群众之间、小家和大家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舍弃了本来可以享受的天伦之乐,舍弃了较好的工作环境,奔赴条件艰苦的地方,并在那里忘我地、全身心地工作,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这样的共产党人,我们不应该永远铭记吗?”在叙述完抗震救灾英雄和航天英雄事迹后,又这样写道:“这就是我们的抗震救灾英雄和航天英雄!他们为中华民族添光辉,他们为中国人民振声威。他们心里装的是祖国和人民,唯独没有自己。他们把深沉壮阔的无私大爱,写在残垣断壁的废墟上,写在茫茫无际的蓝天里。他们的人生,像朝霞那样瑰丽;他们的心灵,像水晶那样纯洁;他们的胸怀,像广袤的太空那样坦荡无垠……”我认为,这些议论,是能够加深读者对这些优秀共产党员敬仰之情的。

激情往往来自对一些人、一些事的熟悉。我和铁道兵有名的“学雷锋积极分子”刘清林在一个帐篷里工作生活了 7 个年头,对他的事迹和思想非常了解,我每时每刻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写起他来自然会思如泉涌、激情澎湃。在《那颗闪光的螺丝钉》中,当我在刘清林所在公司领导带领下来到厂房,看到年近 60 岁的刘清林正在使劲地搬动着一个近百斤重的机械部件时,那个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望着望着,我的眼窝湿润了:副排长啊副排长,你快 60 岁的人了,和你从烟台一起入伍留在部队的,大都提为师、团级干部;退伍回到地方的,也都当上了大大小小的领导,而你,却在普通一兵、普通工人的岗位上默默无闻贡献了自己的青春,默默无闻地尽着自己的职责……猛然,我的眼光又落到了那些螺丝钉上:它们不因自己渺小而感到卑微,不为岗位平凡而无所作为。人们把它们拧在哪里,它们就在哪里闪闪发光。倏地,一个想法跳上我的心头:刘清林副排长,不就是那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吗?”我想,这段文字描写、情感抒发,对增添文章感染力会有所帮助的。

 

原载《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第十三卷《无尽的思念》。


(责任编辑:沙海驼铃)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