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杨庆华专栏/

多识君子亦宽忠 ——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人物素描之三

作者:杨庆华 发布时间:2022-11-28 点击数: 稿件来源:王云祥 推荐 责任编辑:郑建军

壬寅年的生日之日,捧读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放翁几经沉浮,流落巴山,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无限感伤,其强自宽解、故作旷达之态,跃然纸上。而我等平庸之辈则不然,只觉没有那份抱负雄心,一年痴长一岁,糊里糊涂中把自己的日子料理得鲜亮一些也就罢了。 不巧,此时同学加战友上门,硬是接住了话题:有人陪自己变老,为何不好?老算什么?“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才得一青

多识君子亦宽忠 ——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人物素描之三(图1)

    壬寅年的生日之日,捧读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放翁几经沉浮,流落巴山,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无限感伤,其强自宽解、故作旷达之态,跃然纸上。而我等平庸之辈则不然,只觉没有那份抱负雄心,一年痴长一岁,糊里糊涂中把自己的日子料理得鲜亮一些也就罢了。

    不巧,此时同学加战友上门,硬是接住了话题:有人陪自己变老,为何不好?老算什么?“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才得一青衫。”茗饮太平猴魁,兴致勃勃地调侃。

    话题在延续、在拐弯。“是啊,做人最重要的是念旧情。念旧的人,对待一切的人和事,都格外真诚……”

    思考也在延伸。区区退休之小人物,我的“旧”在哪儿?唯此欲何往?

    青春往事在念旧中交替闪现,也是在这个当口,经同学加战友的推荐,我“溜”进了铁道兵战友网。

    初来乍到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在不经意的浏览中,我选择了网名山高林茂的作品细读。为什么呢?心儿回答:不张扬,却情深意长;不做作,且自然而然。

    他执笔的会前卷首语与活动开场白,篇篇文章清新,文笔细腻,论事的角度,心事的剖析,处处引发我之共鸣,处处涌现我之期待的感觉,使人一见钟情,顿时爱不释手,不忍心错过任何一行文字。

    他倡议的写短文,成为读者的喜好和期待。茶余饭后,见缝插针,一支烟的功夫,便可一览无余。既需文字功底,又显写作技巧。于是,呼唤老铁作者,多创作一些诸如“火柴盒”、“豆腐块”、“肥皂头”式的老年朋友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颇见成效。

    他的那些简洁峻切、短小精悍的散文,或说理、或论事,或讲文章标题、或谈符号标点,针砭时弊,平实简明,不枯不燥,实不啻一股清新、务实之风,吹得人浑身上下舒服。

    尔后得知,山高林茂者,实名王林山。曾任铁道兵四师司令部科长、中铁十四局处长,铁正工程检测中心党委书记。正宗的面朝黄河背靠太行的中原汉子,河南辉县人也。

    王林山作为铁道兵网文学创作中心的常务主任,事无巨细,千头万绪,一末带十杂,文武昆乱不挡。如果说郑建平主任是领头人,那他就是大管家。两人心胸宽广,配合默契,共同把关定向,驾驭全局,给文创中心带来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文创中心是一个大群,是兵网文字类稿源的供给主渠道,必须保证其健康、安全、持续、稳定运行。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要关注中心的运行状态,根据新老作者频繁交替的实际,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带有共性的问题和苗头,先后发出100多条友情提示和温馨提醒,从正面加以引导,并为此适时修改、完善、细化相应的规章制度,这需要付出多少精力,克服多少家庭困难啊!

    有人说,秩序是怎么形成的?是在竞争中形成的,而不是什么都需要别人来提醒、督促的。可在文创中心则不然,面对一群年到花甲甚至古稀之上的老兵,轻,轻不得;重,重不得。往往一件事一个通知,反复说,反复叮嘱;一个标点符号一个行文规范,反复强调,反复举例说明。尽管如此,仍苦口婆心,谆谆善诱,真不知那大度、那耐心、那不愠不火恰到好处的言辞是如何修炼的。

    《管子》有曰:“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每当我走进散发着祥和融洽、笔墨馨香的文创中心时,我的感觉就像坐在温馨的餐厅里,尽情的享受着厨师们送上来一道道独具风味的佳肴,一看就想吃,吃后则余味无穷。而他则是营造如此氛围的主人之一。

    他的为人,他的朴实,来自于难忘的岁月……

    他有儿时跟随父亲做月饼模子的故事,富有创意。苦中有乐,回味悠长。

    他有少年背着粮食上学换饭票的经历,苦了娘亲。“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他为战友缝衣衫、修水壶,写家书,情出自然。

    他为早日进入工程调度的角色,攻读《铁路工程常识》《工程识图》,不舍昼夜。

    他的执着,他的认真,来自于军旅生涯……

    他为志愿者立规矩:怎样当好志愿者?必须尽我所能,力所能及。要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情,必须具有奉献精神、敬业态度和服务意识。

    他有着常人没有的“认真”和“较劲”,为了弄明白“助勤”“住勤”“驻勤”等词语的关联和区别,他查《汉语字典》、翻《辞海》,最后发现居然连《辞海》这样最具权威的综合性辞典都未收录其中,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汉语中一点小小的缺憾。

    在细枝末节的小事上,他还有另外一种认真。对于退群者,一概随其所便,持宽容和理解态度,赋予不问原因,不去猜测,不作评论的“三不”原则,大有宽容能松弛别人,也能抚慰自己的心胸。

    他是一个严谨的人。2021年,负责编辑的建党百年专辑《光荣在党50年  心中话儿对党言》,请出150多名老党员,佩戴金光闪闪的纪念章,一展风采。2022年,组织创作的《文创中心作者名录》上下集,文不加点,技巧纯熟,备受青睐。

    他是一个时间观念极强的人。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管是年年评优表彰,还是新近筹备的《致敬战友》,各种讲话、文稿、规定,每每保质保量,提前完成。

    他的谦逊,他的忠厚,来自于个人修养……

    人说,所谓修养,就是看你对细微之事的感悟心态,谨宽则心宽,心宽则气宽,气宽则万事宽也。

    他的怀念领导和战友的《他把毕生献给铁道兵事业》《忘不掉的记忆 磨不灭的印象》等文章,一经文创中心、新华网转发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点评、发帖、留言者众多……

    2022年“三八”征文活动,声势浩大,轰轰烈烈。作为组织者,他恪守好事须相让,先人而后己的古训,写好追忆母亲的文稿却没有投,试截取一段,可见一斑。“当我匆匆赶到家时还未盖棺,看到娘安祥地躺在那里,半睁着眼好像在看我。我下意识伸手抚摸一下她那冰凉的身躯,便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得知她只到临终时,枕下还放着用手帕包裹舍不得花的几百块零用钱,心如刀绞…… ”即使今日读来,也让人潸然泪下。人们往往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简短有力的祭母文,这个“绕梁三日不绝”的“余音”从何而来?一定是他的心象。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林山常常鼓励战友们多写作、多岀精品,同时,也悉心关注我的写作状态,勉励我挖掘潜力,坚持下去:我们这些老兵,就像一棵秋天的阔叶树,是删繁就简的时候了。落叶纷纷,静观如画,不入画的全然忘记,留下的是点睛之笔。承蒙厚爱,作为回应,也许我该用心的想一想,忙忙碌碌的日子里,我的点睛之笔在哪里?

    林山对人对事的和蔼,犹如家庭的温馨,心灵的坦然,精神的放松,那种养心养性的淡泊,那种田园小径的舒适,恰恰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文至此,想起2021年八一,文创中心四周岁生日时,他的一首即兴述怀:“相缘写作群,耕耘田园间。春夏秋冬季,浇灌忙不闲。四年培沃土,百花斗奇妍。八方聚英才,硕果丰满园。”于是感叹,不常写诗的人,诗意更饱满,诗情更浓烈,共鸣亦共情也……


                                                                      2022.11.26.于武汉


(责任编辑:郑建军)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