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郑焕清专栏/

李白的黄鹤楼

作者:铁二师 郑焕清 发布时间:2023-09-27 点击数: 稿件来源:推送:国伟 责任编辑:蕾蕾

酒入豪肠,吐出半个盛唐,明月入心,酿成黄鹤楼的璀璨。一个人同一座楼的关系,可能没有谁有李白同黄鹤楼之密切的。王勃让滕王阁名闻遐迩,但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年绝唱。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岳阳楼千古不朽,但范公没到过巴陵郡。李白不仅十数次登临黄鹤楼,而且留下众多诗词和传说故事。黄鹤楼浸润李白的精神情感,充盈李白的生命气象,闪耀李白的诗性光芒

李白的黄鹤楼  (图1)

酒入豪肠,吐出半个盛唐,明月入心,酿成黄鹤楼的璀璨。一个人同一座楼的关系,可能没有谁有李白同黄鹤楼之密切的。


王勃让滕王阁名闻遐迩,但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年绝唱。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岳阳楼千古不朽,但范公没到过巴陵郡。


李白不仅十数次登临黄鹤楼,而且留下众多诗词和传说故事。黄鹤楼浸润李白的精神情感,充盈李白的生命气象,闪耀李白的诗性光芒。李白给黄鹤楼带来灿烂古今的最美风景。

李白的黄鹤楼寄寓明月万里故乡情


李白故乡情浓郁而热烈:

蜀国曾闻子规啼,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忆故乡,月亮就出场:

“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

故乡不可见,肠断更西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言月不言人,浪漫、深沉、幽伤,读来令人肠欲断。


月亮是故乡的象征,黄鹤楼的月亮是天下最美的月亮,最能聊发李白的故乡情思:


月出峨眉忆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黄鹤楼的月亮就是万里相随峨眉月,是李白故乡的月亮。


爱月及楼,李白对黄鹤楼有一种故乡的认同与亲切。20多年后,他在吴中《送儲邕(友人)之武昌》: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对黄鹤楼的思念,对楼前月光的思念,宛如滚滚长江水,送我万里相思情。他自视为“楚狂人”,黄鹤楼就是他故乡情的心灵寓所。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

这君是人,何尝不是楼呢?黄鹤楼是李白心心念念的乡愁。

李白的黄鹤楼  (图2)


李白的黄鹤楼洋溢日月同辉诗性光芒


李白第一次登黄鹤楼,眼前景象令他震撼,看到崔颢题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脱口而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眼前有景道不得,是否真是李白所言?无从考证,但李白的震撼是一定的。


黄鹤山“瞰三江而呑九津,控西蜀而踞东吴”,自有巍峨霸气。李白诗云:“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升白云,中峰倚红日。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白云悠悠,仙风缈缈,“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月;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这样的奇雄神韵,无以伦比地契合了李白的仙侠气质。


楚地十年,是李白诗歌型塑期。大江交汇,凤鸟飞腾的天下绝景和瑰丽奇伟,狂放不羁的楚地文化,滋养李白精神气质,催生李白诗歌灵性,成就李白诗歌的浩荡气象。


李白离开楚地15年后,“紫袍不绶身,炼丹愧葛洪",失意彷徨时回到黄鹤楼,作《江上吟》: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做官与学仙,两者皆茫茫,命运不公,但有诗,有酒,有江,有月…他要用摇动五岳之笔,写下与日月同辉的诗章…


“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诗人不幸斯楼幸,李白诗歌光芒万丈,灿烂古今黄鹤楼。

李白的黄鹤楼氤氲明月入心洁白情怀


李白理想是挂金印,济苍生,“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但纯粹诗人的膝盖骨往往缺乏旋转力,李白的政治抱负注定无法实现。因而在“狂歌痛饮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表象下,是格外强烈的精神突围,是情怀大众的真挚热烈,是灵魂深处的洁白无瑕。


李白的洁白情怀在与朋友交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叶孤舟飘流天际,孟浩然早已远去,李白却还在黄鹤楼久久怅望…


道友元丹丘(《将进酒》中的丹丘生)离开江夏,李白以诗相赠: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翅。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

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雪花飘零,你去长安,我无宝物相赠,唯有酒一杯,泪千行。


宋之悌(宋之问之弟)贬去交趾(河内),李白在黄鹤楼送行:

楚水清欲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天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一別去万里,何日再相逢?劝君更尽一杯酒,顾盼相怜泪无穷。


李白本质是大众的,他与上流社会“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对普通民众却充满同情与温暖。


酿酒老臾去世,他写诗悼念,“纪臾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真诚纯洁,情如温玉。他同情弱小:

黄云城边乌鸦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贺之章说,读这诗“鬼神也会为之落泪”。安史乱起,他愤怒疾呼,“苍生竟何罪?白骨如丘山”。


心中有百姓,百姓爱诗人。搁笔亭、放鹰台留下的传说故事,至今仍在黄鹤楼上传唱。李白冰清玉洁的情怀与心系苍生的温暖,如清风洒兰雪,温润黄鹤楼。

李白的黄鹤楼  (图3)


李白的黄鹤楼挺立昂扬不屈生命气象


一生坎坷,两次放逐,生命中的失意多于得意。黄鹤楼是其释放生命情绪的精神处所。他憋屈时,将怒火喷向黄鹤楼: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如同久别归来的游子,在亲人面前,毫无遮挡地将委曲、痛苦、愤懑和盘托出。面对现实的铜墙铁壁,“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怒火中烧,但烧过之后仍旧昂扬:


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时,与君烂漫寻春晖。


高楼再雕饰,游子有所依,新图粉壁还芳菲,白云绕笔窗前飞…李白的心,春风又绿江南岸了。


乾元二年(759),贬去夜郎途中遇赦的李白,回到黄鹤楼写下他的最后一首黄鹤楼诗: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59岁的李白忘却了仕途险恶,又在西望长安,忧国忧君忧民,做着“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的大梦。李白昂扬不屈的生命气象,宛如大鹏临风,扶摇直上九万里,千年风光黄鹤楼。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2023年9月26日写于汉口)


(责任编辑:蕾蕾)
上一篇:名 舰 之 殇
下一篇:吃茶去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