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朱德全专栏/

家乡故事多(之九) 乡村大舞台 大戏唱起来

作者:铁四师 朱德全 发布时间:2024-03-13 点击数: 稿件来源:推送:程玉常 责任编辑:蕾蕾

 戏曲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长期存在并活跃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戏曲诞生于民间,成长于民间。长期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广大农民群众,对戏曲有特殊的感情和爱好。  戏曲最早存在于农村的民间小调,后来逐步发展成长为中国的国粹,国家文化中的精华。  中国戏曲历史非常悠久,文化积淀非常丰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古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源于民间

  戏曲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长期存在并活跃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戏曲诞生于民间,成长于民间。长期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广大农民群众,对戏曲有特殊的感情和爱好。

  戏曲最早存在于农村的民间小调,后来逐步发展成长为中国的国粹,国家文化中的精华。

  中国戏曲历史非常悠久,文化积淀非常丰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古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源于民间艺术,根植于群众生活,经过长期传承、交流、吸收、合并,逐步演变成为各类门派的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最初存在的形式是华夏民族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表演。周朝的“皮影”“二黄”,秦朝的“俳优”、汉朝的“百戏”和唐朝“参军戏”,都是我国戏曲最初的存在形式。到了宋朝,杂剧和“话本”的兴起,元朝元剧和元曲的诞生,对戏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戏曲开始走向成熟和完美。明清白话传奇小说和板腔调的出现和流行,特别是皇亲贵族对戏曲的偏爱、喜好和支持,为戏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充分的活力和强大的动力。于是,宫廷戏曲出现了,新剧种、新腔调、新剧本不断涌现,最终在全国形成了以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流派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河南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也是戏曲大省。戏曲文化在中原大地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河南拥有最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和最广大的戏迷观众。戏行中原,戏沃中原,戏利中原。戏曲文化在河南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家乡故事多(之九)  乡村大舞台  大戏唱起来(图1)

戏曲演员合影

 

  河南之所以被称为戏曲大省,我认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河南戏剧种类繁多。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戏剧种类繁多。据全国戏曲普查得出的数据,在全国流行的348个剧种中,河南占了80多个,有31个剧种正式被纳入国家戏曲保护范围,16个剧种被编入中国戏曲大全。其中有:太康道情戏、扬高戏、罗卷戏、宛梆、豫南花鼓戏(光山花鼓戏)、落腔、怀梆、越调、豫剧、大弦子戏、怀调、曲剧、坠子戏、四平调、大平调、二股弦等。

  以上这些剧种被称为河南地方戏,其中豫剧、曲剧、越调在河南较为普及,被公认为河南省的“省戏”。另外,河南省在戏曲的保护、流行和传承方面,没有地方保护主义,从不排外,善于兼收并蓄,引进和吸收外地剧种和剧目,使得京剧、评剧、黄梅戏、花鼓戏、晋剧、秦腔、二人转等外省剧种也在河南落地开花。

  二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多。河南省的戏曲文化长期存在和发展,积淀丰厚,杰作不断,好戏连台,不断有新的、好的作品推出。河南始终有一批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戏曲评论家、戏曲表演艺术家活跃在戏曲文化的舞台上,他们通过创作、继承、移植和改编,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百听不厌的好戏,从而营造了河南戏曲舞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好戏连台、生动活泼的局面。群众喜爱的剧目中,既有传统的历史古装戏,也有不少反映新时代、新思想、新人新事的现代戏。许多剧目深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常演常新,百看不厌。其中有《朝阳沟》《花木兰》《白蛇传》《考红》《西厢记》《红灯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卷席筒》《秦雪梅》《清风亭》《倒霉大叔的婚事》《秦香莲》《陈三两爬堂》《打金枝》等。近几年新推出的现代戏《焦裕禄》《红旗渠》《重渡沟》《李豁子娶亲》等,已经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群众爱看戏,好戏才能赢得观众。

  三是名家演员多。河南戏曲之所以长盛不衰,欣欣向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批德艺双馨的名家演员长期活跃在戏曲舞台上。曾经的豫剧六大名旦、十大名角享誉全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申凤梅、牛得草、陈忠和、金不换等,唱、念、做、打,功夫了得,对河南戏曲的繁荣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可喜可贺的是,经过名家的“传帮带”,各个戏曲的流派均后继有人,传承不断。有的流派已经传承了几代人,门下群星闪烁,明星、新星、童星不断涌现。河南戏曲文化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传承有序,新人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梅花绽放,百花争艳。所以,河南的梨园之春常在。

  四是爱好戏曲的戏迷多。戏曲是高雅的艺术,又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在河南戏曲舞台上,既有阳春白雪、高山流水,又有基层群众的随时随地即兴表演,百花齐放、雅俗共赏。戏曲文化根植于群众,贴近群众;根植于生活,贴近生活,从而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河南戏曲的繁荣离不开基层广大群众的热爱和支持。河南的老百姓爱戏,爱看戏,爱看家乡戏,爱看好戏,同时也爱唱戏,大批忠实的戏迷和观众营造了河南戏曲文化浓烈的群众氛围。广大农村既是戏曲的广阔天地,也是戏曲的民间大舞台。在乡村、在基层,在田边地头,在城市公园,到处都可以见到戏迷的影子,听见他们的演唱。他们的表演不受场地限制,不用化妆打扮,随时随地引吭高唱,南腔北调,曲剧豫剧,才子佳人,自由发挥,自娱自乐。

  我的家乡河南武陟县也是河南戏曲的大舞台。武陟人爱戏、爱看戏、爱唱戏。据有关史料统计,明朝中期以来,武陟的戏曲文化一直很活跃,流行在武陟民间演唱的剧种有14个。除了豫剧、河南梆子、曲剧、四平调、道情调、越调等在比较流行的剧种外,武陟本地土生土长的怀梆、怀花鼓戏(亦称武陟花鼓)、二股弦戏曲,以及外省的旱船、京剧、秧歌、山西梆子等剧种也受到普遍受欢迎。

  从武陟戏楼、戏台、剧场的存在货发展也可以看出武陟人民对戏曲的热爱。明朝洪武年间,武陟县的城隍、关帝二庙就存在戏楼。到了清末民初,全县共有古戏楼62座,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又新建戏台和剧场44座,合计有106座,基本覆盖了全县的主要村镇,满足老百姓看戏的需求,为群众看戏提供了方便,不用跑路、不用出村就能看戏。现在,美丽乡村建设,各个村庄都建有文化广场。文化广场是群众性的综合广场,其主要功能是演戏、看电影和表演文艺节目。

家乡故事多(之九)  乡村大舞台  大戏唱起来(图2)

农村看大戏

  武陟县的戏曲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群众基础,日本入侵中国时,武陟沦陷为敌占区,戏曲文化遭到敌人的极大破坏,许多戏班解散,戏台毁坏。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0年,武陟县就恢复成立了26个剧团,到了1958年,发展到66个,许多村庄建立了“响器班子”和剧社、剧团。我老家的村庄不仅有戏楼戏台(大庙),还有曲剧团,演员全部由本村人担任,演出的曲剧《秦香莲》《陈三两爬堂》在周围村庄很有名气,百听不厌,唱的观众鼻一把泪一把的。每年春节,剧团忙得不亦乐乎,附近村庄排着队请他们去演出。小时候,我还看过附近村庄如西滑封、古樊、寨上、大司马村的曲剧、怀邦和二股弦剧团的演出。

  二股弦,又叫二夹弦,纯属地方戏,起源于武陟县的大司马村,是国内稀有的小剧种之一,现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股弦形成于明末清初,表演行当比较齐全,共有18个板式和曲牌,其中既有北曲弦索的遗存,又受板腔体戏曲的影响而形成的“五板”“八板”“散板”等板式。在19世纪初达到成熟,清道光前曾一度辉煌,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重创,几乎销声匿迹,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才开始得以保护和传承。经过发掘整理,大司马村重新建立起了二股弦剧团。

  武陟县民间自古有唱戏、看戏的习俗。春节期间,是唱戏、看戏最集中的时间段,可以说村村都唱戏,而且相互比着唱,轮着唱,现在仍然保持和延续着这种风俗。过年的时候,在外面打拼的人回来了,家家团圆了,人们也辛苦忙碌了一年了,都有收获,该庆祝庆祝、高兴高兴了。欢乐庆祝的主要方式是请戏班子来村里唱戏。唱戏的资金由村民自愿捐款集资或个人赞助,请来专业的或业余的剧团来村里演出。一般情况下,要连唱三天,也有连唱七天的。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看戏,其乐融融。平时,村里哪家有大事、哪家有喜事,也会请戏班子来热闹热闹。

 

家乡故事多(之九)  乡村大舞台  大戏唱起来(图3)

武陟二股弦剧团演出剧照

 

  我每次回到家乡,无论是住在城镇还是住在农村,都能感受到家乡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农村的大喇叭里经常播放耳熟能详的戏曲唱段,激昂高亢的唱腔和美丽的旋律饱含着乡音乡情。我也经常碰见晨练的老人,手里拿着个小收音机,一边走,一边听家乡戏,那是一种家乡的情调和韵味。县城公园里的广场上经常举办戏曲擂台赛、戏曲沙龙和戏迷选拔赛。戏迷们的演唱,有板有眼,不化妆,不走场,不分男女老少,弦子一拉,板子一敲,唱起来,简单灵活的方式吸引了不少戏迷和观众参与。

  生活好起来的广大群众把看戏、听戏、唱戏看作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家乡人爱看戏,爱看家乡戏,就像山东人爱吃大葱一样。我曾经在山东工作过几年,听当地人说过一段笑话:两个人打架,怎么也拦不开。有人出了个主意,拿一根大葱往两个人中间一杵,俩人不打架了,都去抢大葱了。家乡也有类似的笑话,两个人吵架,咋也劝不下来,戏台上弦子一拉,锣鼓家伙一响,戏要开场了,俩人不吵架了,都专心听戏了。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悲悲喜喜,都在戏中。戏可解闷,戏可解忧,戏能去烦,戏能助兴,戏能治病。引吭高唱,烦恼丢光,心情舒畅,锣鼓家伙一响,好运齐来,共同分享。

 

(文中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蕾蕾)
上一篇:人间济楚馒头香
下一篇:人情世故
友情链接/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