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全站搜索:
郑建军专栏/

戴着镣铐跳舞也乐在其中 ——与填词爱好者商榷

作者:郑建军 发布时间:2013-03-27 点击数: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

然每每在我视野中闪出一首新词,我都要注目流连一番,对照《词牌格律》的规范,感觉有的词填的还不错,而有的就不敢恭维了。因此,我想起自己开始学习填词时走过的弯路。
戴着镣铐跳舞也乐在其中 ——与填词爱好者商榷(图1)
戴着镣铐跳舞也乐在其中


——与填词爱好者商榷

 
 
        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填词内容的日志了,但迟迟未动笔。原因有二:一是自己已走很多弯路,仍属初学者,尚未把握填词的技巧,也不好把握日志语言的尺牍;二是由于自己电脑出了问题,一时无暇顾及到这方面的思考。
        然每每在我视野中闪出一首新词,我都要注目流连一番,对照《词牌格律》的规范,感觉有的词填的还不错,而有的就不敢恭维了。因此,我想起自己开始学习填词时走过的弯路。
        开始我接触古词的创作,只是感觉读起来抑扬顿挫,像散文,很有意思,但并不懂得其中奥妙。于是乎,便开始模仿填词。拿来一首词,对照每句话的字数去填,适当考虑到诗歌的押韵,认为就是一首词了。记得在1987年至1995年在公司从事专职文字报道的工作中,感觉如果在通讯中适当插入一首或几首词,总能给全文增色不少,事实也的确如此。最有意思的是1997年,单位为庆祝香港回归举办征文比赛,很多人采用的是诗歌、散文等,我却出奇的创作了《迎香港回归(词六首)》,并获得二等奖。虽然写出的都是单片,但在当时还以为是很不错的创作,竟然还给《中国铁道建筑报》(原《铁道兵》报)投了稿,且发表了五首。
        其实不然。虽然文无定式,但在词的创作上则非常的不同。词,有着非常严谨的平仄、格调、领格、断句等等的词牌格律。在现在看来,填词有着很多的讲究,确实像戴着镣铐跳舞——这是一位战友赠送了我《词牌格律》(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一书后,让我有的重新认识。回头再看看我二三十年前曾经发表和获奖的词,简直就像小儿科,怎么读怎么感觉别扭,深感脸红。原来我创作的词不仅平仄、韵格不合填词的规范,甚至还把常规分为上下两片的词“创作”成单片词,殊不知,词的上下两片不仅字数不同,甚至连韵格的个数也是不同的。那,我过去创作的词还叫词么?
        有鉴于此,此日志又不得不写了。可是,自认在填词上永远都是一个初学者,实难展纸提笔来高论一番,还是把《词牌格律》一书的编著者羊基广先生的自序摘录如下,也算是一面镜子,让自己自省吧。
戴着镣铐跳舞也乐在其中 ——与填词爱好者商榷(图1)
戴着镣铐跳舞 (标题为本人所加)

——羊基广先生在《词牌格律》一书中的自序(摘录)

 
        词是什么?单从平仄上说,词,有点像格律多变的近体诗。但近体诗,只要知道它是几言的,比如五言或七言,爱好者便或多或少知道它的平仄规律。词则不同。一个词牌,一般情况下格律只有一个,但也有多种不同格律的。反过来,一个格律,有时也有多种不同的词牌名称(或曰“调名”)。随着词牌的不同,格律更是多种多样,绝非一个“模式”,可谓繁杂无比。一下子要掌握好并且记住它,确非易事。
        相对于诗来说,填词难就难在要记住各个词牌的格律。在下是从事文艺编辑工作的,常常收到诸多作者署着“满江红”、“沁园春”、“水调歌头”之类的来稿。乍看真的以为是“词”,读来却令人捧腹不已。有些作者的“词”,字数多少、该在哪儿停顿倒是做对了,可“词”中平仄和韵位,却是牛头不对马嘴。更多的是,连“词”的一点边儿也沾不上。还有,所用词调的韵位应该是平还是仄,以及句子的节奏、词中的领格(有些还有对仗)等等,作者就根本没有弄懂它。这样填来的“词”,怎么读呢?如果不冠以词牌名,其中一些,要当做散文诗来阅读,意境还是不错的,可就是因为冠上了“满江红”什么的,最终成了非驴非马的“怪胎”。作为编辑,只能“一笑置之”。
        词的创作,为什么叫“填”呢?这是因为每个词牌都有它的固定格律——即上面所说的字数、平仄、韵位、句式(节奏)以及领格和对仗等等,都得有一定的讲究。创作时,我们必须按此固定的格律把“词”(或曰“字”)一一填将下去,几乎不得稍有差池,这就是填词。有人把这比做“戴着镣铐跳舞”,似乎有点道理。
       真有心于填词之人,悟性好的,从诸多的词作中去领悟和体会“格律”,也可约略掌握一二。但这往往是不可靠的。因为自唐宋以来,词的作者——有名的、无名的,人数众多,而他们的词作数量(或曰“词书”)更是汗牛充栋。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时代所产生的词作,格律常常小有差异,有些(包括以诈传诈的)还相去甚远。如依某作者的词去“填词”,得出来的就常常不是“正宗货”(这也是一个词牌会有多种体式或格律的原因之一)。悟性不好的就更不用说了,望着别人的作品,欣赏时倒觉着不错,可真要从事创作便毫端见绌,其结果便是叫人忍俊不禁的东西。
        现在,学着填词的人渐渐多了,所以,上面说的那些情况不胜枚举。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造成传统诗词知识“断代”的时间太久了,以致如今真能弄懂中华传统诗词、特别是词牌格律的“读书人”仍然不多。如果不依格律去填词,得出的就必然是上面所述的那种结果。自古至今,都有许许多多“词谱”之类的书籍教人填词,遗憾的是,此类书籍舛误不少。他们大都只“以某词为准”,举出某首例词便标出格律,大有“拾到篮里便是菜”的味道,于是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毛病。(以下略)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作于中铁十二局苍南物资管理站

 
戴着镣铐跳舞也乐在其中 ——与填词爱好者商榷(图1)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Link